结构位移摄像测量温致误差模式研究
【摘要】:位移是结构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大型结构动态位移监测存在较多困难。结构位移摄像测量具有非接触、远距离等优点,有望成为一种实用方法。由于摄像机存在着温度效应,温度变化会对位移摄像测量精度产生影响。开展了实验环境近似工程实际的结构位移摄像测量实验,对长期连续摄像测量过程中由温度引起的位移测量误差现象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变化会造成显著的位移摄像测量误差。为了量化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分别对室内气温、相机表面温度和变焦镜头温度与测得的两个标志点的水平向与竖向的位移测量误差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数据分析表明相机表面温度、变焦镜头温度的变化与位移测量误差呈现高度相关性,尤其以变焦镜头温度变化与位移测量误差之间的相关性最好。鉴于位移测量误差与温度变化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为此将位移测量误差分别与摄像测量系统不同组件的温度变化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建立模型进行短期的线性回归预测。由预测值与测量值对比可以看出线性回归拟合模型的预测效果并不理想,故对模型拟合参数的不确定度进行探讨。通过不确定度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斜率的不确定度较小,而截距的不确定度较大。在温度作用下,利用小波变换对有三脚架情形的位移测量误差模式与无三脚架情形的位移测量误差模式进行探究。结论是三脚架会对竖向位移测量误差造成明显影响,但无论是在有三脚架的情形下或无三脚架的情形下进行位移摄像测量,位移摄像测量误差在温度影响下均会产生周期性的波动。
|
|
|
|
1 |
王亮;;土木工程监测用光纤F—P位移测量技术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30期 |
2 |
谢行;尚凯伦;谢两可;;一种显微状态下的数显位移测量装置[J];工具技术;2012年01期 |
3 |
陆国堡;一种简单的小位移测量方法[J];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1987年01期 |
4 |
梁大巍;陆伯印;金篆芷;;一种高精度三向小位移测量装置[J];计量技术;1987年09期 |
5 |
赵善斋;高彩苓;;结构静力试验位移测量误差分析[J];强度与环境;1987年06期 |
6 |
余官正;用于高精确度位移测量的散斑全息干涉术(英文)[J];计量学报;1988年01期 |
7 |
于振毅;数显高效波纹管刚度分选仪[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88年04期 |
8 |
刘合润;赵希英;张仲彦;;涡流测振仪测量主轴热位移的新方法—双向测量平均法[J];云南工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
9 |
А.Г.ГолованоВ;李世阳;;电容式线值-频率位移变换器[J];国外计量;1988年03期 |
10 |
郭东明,贾振元;位移测量元件的微机精化补偿方法及其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11 |
Б.Б.Чaгaр;柳欣生;;5Д49型柴油机轴承组件齿形接合面微观位移的试验确定方法[J];国外内燃机车;1989年03期 |
12 |
Y. Ohtsuka ;M. Tsubokawa;吴明强;;小位移量的动态双频干涉测量[J];应用光学;1989年03期 |
13 |
袁海文,李荣源,杨顺勇,陈兴波,关镇国,张涌,武元桢;一种新的位移测量方法及其在电磁振动系统中的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0年12期 |
14 |
张新宝,赵斌,李柱,刘晓军;一种基于锥镜的光学非接触位移测量的新方法[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15 |
任冬梅;朱振宇;段小艳;李华丰;万宇;;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位移测量方法[J];计测技术;2018年04期 |
16 |
张恒甫;;微型致冷机位移测量的一种简便方法[J];真空与低温;1985年01期 |
17 |
周万民,任玉波,于敏之;一种大位移测量装置的精度补偿[J];重型机械;2002年01期 |
18 |
李军,王继荣;一种新型角位移测量装置的研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19 |
肖金品;彭文韬;胡春林;张健;;基于桩身位移测量的自平衡试桩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
20 |
常文广;;建筑基坑监测工程中的位移测量技术[J];民营科技;201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