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与学中“平台策略”现象调查研究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数学知识,通过记忆或者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手段予以“理解”,作为保证数学学习进一步顺利进行的“平台”,就是我们所指的“平台策略”现象。由于该现象十分常见,因此调查研究“平台策略”现象在教学中的情况,以及研究教师、学生对“平台策略”现象的认识、态度与应对策略显得十分有必要,为寻求合理运用这种现象,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的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首先,通过抽样分析最新浙教版数学教科书中存在的部分“平台策略”现象后,定性描述该现象背后的教学规律。(1)分析三大类别(超验类、合情类、算法类)的“平台策略”现象分布情况;(2)整理三个阶段(七、八、九年级)和三大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平台策略”现象的分布情况。其次,本研究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两次问卷调查:教师、学生对“平台策略”现象的认识、态度与应对。最后,本研究针对教科书所存在“平台策略”现象的分析结果和师生问卷调查结果,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运用“平台策略”现象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并结合相应的例子进行阐释与说明。结合调查结果与相关文献,得出如下结论:教科书内的“平台策略”现象:(1)“平台策略”现象广泛存在;(2)合情类“平台策略”现象最多;(3)“平台策略”现象在“数与代数”领域分布最多;(4)“平台策略”现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分布呈现动态变化;(5)部分“平台策略”现象之间逻辑相关。对学生关注“平台策略”现象的调查结果:(1)学生承认“平台策略”现象的存在和影响;(2)学生接受“平台策略”现象,配合记忆;(3)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对“平台策略”现象的认识有显著差异性。对教师关注“平台策略”现象的调查结果:(1)教师普遍承认“平台策略”现象存在,但关注不够;(2)提升识别“平台策略”现象能力的方法:研读教材、教学实践;(3)教师肯定“平台策略”现象的积极作用;(4)教师的应对方式:联系生活等相关经验促进理解,不苛求严密证明以作解释。但对可作严密说理的知识,坚持引导理解。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提出教学建议:(1)教师需正视“平台策略”现象的存在及影响;(2)教师要养成钻研习惯,依托教材,及时识别“平台策略”现象的出现并鼓励学生“质疑”;(3)用动态的眼光审视“平台策略”现象,灵活转变教学方式;(4)针对不同类别的“平台策略”特点,选择合理的应对方式;(5)密切关注学生,因材施教,平衡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6)淡化功利权威,摆明数学事实;(7)正确看待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