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区间数的综合评价问题研究

陈骥  
【摘要】: 综合评价的思想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经济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的统计综合评价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已成为各类考核、评比、鉴定识别等活动中行之有效且不失通俗性的定量化工具。在被广泛应用的同时,综合评价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也层出不穷、日渐增多;但也暴露了自身诸多纰漏和缺陷,各种质疑也逐渐增多,这对综合评价技术的应用及科学化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根据笔者的理解,制约综合评价科学化的因素,除了制度层面的原因外,还有单一化现象的存在。所谓单一化是指采取单一的技术手段对综合评价的一个或几个步骤进行处理。综合评价技术单一化现象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的层次结构、评价的时间维度、评价的数据表现形式等多个方面。 在传统的综合评价中,数据格式都是以点值的形式来表现的。但由于评价方法的特性,不同的方法对数据结构、评价模型均有不同的要求和规定。并且在综合评价中,经常会遇到定性变量、模糊变量、区间数变量等多种数据格式,如何针对不同的数据格式开展综合评价活动,便成了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本文的目的是,将传统综合评价中的点值扩展为区间信息,发展这种基于区间信息的评价技术和方法。笔者认为,这种基于区间信息的评价技术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的。一方面,从数据采集工作的非全面,评价参数信息的不充分性,主观评分的指标、原始数据中的质度变量(具有程度差异的定性变量)以及指标权重的模糊性等方面来看,区间形式的数据表达格式更加符合综合评价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综合评价反映的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认识过程,因此对于一个综合评价体系而言,提供一个区间方式表达的评价结果在许多场合比提供一个点值的评价结果更加令人信服和可接受。 文章的写作思路是,将区间数评价的操作过程分为两种方式:逐步式处理和黑箱化处理,再分别对两种方式下的具体评价问题进行分析。在逐步式处理方式中,笔者从综合评价的步骤出发,分别对评价数据、指标权重、集成方法在区间数据形式下的处理问题进行分析。在黑箱化处理方式下,对区间评价值的排序问题进行了阐述。 各章节的安排如下: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基于区间信息的综合评价技术的基本问题。笔者在对区间数评价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区间数评价的基本分类,论述了区间数与相关的几个概念(如模糊数、未确知数、灰数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对区间数指标的形成、量化和控制,区间数指标的无量纲化技术进行重点的探讨。 第二章针对区间数评价权重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权重概念出发,引出了区间数构权的可行性,并对区间型权重的基本分类进行了划分。在对已有的区间数构权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区间信息下构权的几点思路。根据这些思路,提出了基于群组的区间构权的几种方法,同时对群组条件下的意见分歧程度——区间数的相似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测算区间数相似性的指标。最后对区间型权重的归一化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三章阐述了区间数的排序问题。笔者将区间数的排序问题分为两类:一般型区间数的排序和分布型区间数的排序。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优点与缺陷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区间数比较的优势度方法和基于累计分布的区间数排序方法。 第四章主要讨论了区间数评价的集成问题。在分析区间数评价集成的两条思路(区间数转换嵌套和区间数整体嵌套)的基础上,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在区间数转换的思路下,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转换进行了阐述;对区间数主成分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在整体嵌套的思路下,对集值统计方法和分布型区间数的效用函数法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对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提供评价数据结构从传统的点值向区间扩展的基本思路,对区间数评价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对区间数评价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构建了初步的研究框架。2.提出了区间数相似性的概念,并设计了指标对之进行了测算。3.在基于可能度的区间数排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区间数比较的优势度方法。4.利用分布型区间数的累计分布,设计了一种针对分布型区间数的排序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瑞鹏;;物资调运时间为区间数的最短路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郭秀英;陈义才;;区间数指标权重确定的一种离差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3年20期
3 戴勇;范明;姚胜;;引入三参数区间数的多属性项目决策方法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冯向前;魏翠萍;胡钢;李宗植;;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8年02期
5 李伟伟;易平涛;郭亚军;;区间数密度算子及其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6 靳凤侠;黄天民;;区间数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的判定方法和方案的排序[J];控制与决策;2013年03期
7 石春娟;;基于灰区间数决策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年09期
8 刘新旺,达庆利,韩世莲;区间数运输问题模型及其模糊目标规划求解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1999年04期
9 龙霞;魏勇;廖平;刘艳;;基于区间数的多指标综合关联度决策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年04期
10 高文杰;;基于核的区间直觉模糊信息集成的一类算子及其决策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年03期
11 郭春香,郭耀煌;具有区间数的多目标格序决策方法研究[J];预测;2004年05期
12 周向红;陈海涛;;基于多指标区间数关联分析的相对隶属度方法[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3 魏翠萍;张玉忠;冯向前;;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及排序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10期
14 郝飞龙;李德清;;属性值为区间数的变权综合决策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05期
15 刘芳;兰继斌;史丽华;;基于凸组合和可能度的区间数优先权重法[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8年04期
16 由颖;张全;张武男;王静巍;;具有区间数决策信息的人员评价的新方法[J];科技信息;2009年08期
17 肖峻;张跃;付川;;基于可能度的区间数排序方法比较[J];天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8 赵金楼;李根;吕春雷;;基于区间数二级收敛的风险型方案的择优[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7期
19 孟科;;改进的多指标智能加权区间数灰靶决策模型及其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3年05期
20 陈春芳;朱传喜;;基于向量相似度的区间数排序方法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改丽;史文雷;郭欣荣;;区间数排序的一种新方法[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吴江;叶兰;;区间数多属性规范化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曹晓建;肖新平;;基于区间关联度的区间数综合排序[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4 张吉军;熊钰;;区间数多指标决策问题的最小隶属度偏差法[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党耀国;刘思峰;翟振杰;;区间数关联度的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李广原;;一个基于区间数的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模型[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7 胡秦斌;钟诚;李广原;;基于区间数的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模型[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吉军;;基于可能度的区间数排序方法研究[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学勇;孟继儒;李德清;;多属性决策区间数模型的优化[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秦成燕;李炜;李娅;刘志涛;;区间数的一种可信度定义[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为相;基于区间数的不确定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冯向前;区间数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陈骥;基于区间数的综合评价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熊文涛;区间数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吴杰;区间参数结构的动力优化[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曙光;区间参数结构的静力优化[D];吉林大学;2007年
7 吴江;基于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多属性决策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8 朱建军;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5年
9 裴凤;基于参照点的区间数TOPSIS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10 邓文丽;区间数据的若干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乐;基于三元区间数的决策信息模型及其应用[D];安徽大学;2012年
2 曹宏报;基于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3 兰恩辉;收益为区间数博弈的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李政文;区间数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靳留乾;支付为区间数的博弈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王新端;基于区间数的不确定优化理论及求解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刘雁;区间数排序方法的新探讨[D];广西大学;2007年
8 田飞;基于三端点区间数的群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丁登花;基于区间数信息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10 孟凡永;区间数、三角模糊数及其判断矩阵排序理论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李婧 通讯员 蓝岚;地铁票价起步4公里以内2元[N];广州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