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木结构在浙江民居再造的建构体系探究
【摘要】:浙江有较多自然景观优质的村落遗存。作者通过对浙江传统民居的调研,发现即使在浙江,其北部、南部、东部沿海、西部的风俗人文也各不相同,民居的做法也各有差异。为了进行深入的探究,作者对一些通用的平面空间类型、传统的建造方法和建构体系进行进一步梳理,并对具体的调研案例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基于对浙江民居资料整理和实地测绘调研,结合实际的营建活动,作者试图对浙派轻型木结构的建构体系进行一些深入的探讨,并试图提炼和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本土化的、可实践的轻型木结构建筑的建构体系,这将对各个村落遗存的老宅改建和原宅基地的新建活动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最后通过对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解读,提出模数化的建构体系这一概念,并将传统民居的建构体系拆分为基础、柱网、梁架、墙体、屋顶五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设计适宜的模数区间和较为安全的施工工法。然后以宁海老宅的改造为例,将传统的梁架做法进行改良设计,将国外轻型木结构的新观念应用于带有本土特色的实际项目中,优化了传统民居的施工工法和空间感受,并满足现代居民对民居的功能需求。轻型木结构建构体系现在在我国还属于探索和试验阶段,我们需结合国家政策不断优化和实践轻型木结构建构体系,以达到更经济、更环保、更宜居、更便捷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