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人本思想”及其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摘要】:先秦“人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本文以先秦儒家、墨家、道家思想为代表,解读先秦诸子“人本思想”的内容与主张,分析先秦“人本思想”对于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人本思想”应包含以下几个特点:一,“人本思想”是相对于“神本思想”出现的,它强调的是,要关心或致力于人的利益,在处理人、神关系的时候要从人而非神出发,并要求以人事而非神意解释社会生发生的事情。二,先秦“人本思想”中的“人”,更多是指具体的带有社会性质的个人或者人群,非抽象主义的人。指的是人群的时候,“人本思想”等同于“民本思想”。
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都表达了其关爱人、表现出了他们对于人的价值的重视,在“人—物”“人—神(鬼)”的关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出发点和归结点均在人事;他们重视人正常的欲望,主张满足人民合理的利益需求;反对危害个人、戕害百姓利益的不义战争;在以上基础上,搞好百姓与管理者——‘王”的关系,达到“王天下”的目的。墨家主张“尚贤”,尤其重视人才的选拔任用,想尽办法重用有一技之长的贤能人才;提倡“兼相爱,交相利”,除了爱自己,还要爱周围人爱天下人。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其实也是对人生的密切关注,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
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日益凸显出其重要地位的今天,先秦“人本思想”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有着特殊影响。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相对于过去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仍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仅仅修改制度、制定规章制度所能解决的,要求高校管理者在重视硬管理的同时,更多的加强高校的软管理。先秦“人本思想”对于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