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TiO_2纳米材料的合成、改性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范拯华  
【摘要】: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解决能源和环境的主要方法,它主要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能后产生载流子,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来消除污染物。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具有清洁、高效、选择性好等优势,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Ti02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然而,Ti02自身存在缺陷,一是光响应范围过窄,对太阳能利用率低,二是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很高,导致量子效率低,三是分离和再生性及循环使用性能差,上述因素制约着TiO_2光催化剂的应用。因此,本文对Ti02光催化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溶剂热法可控合成了分级TiO_2纳米结构,并研究了反应温度、乙醇与丙三醇的体积比例对合成样品的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在有丙三醇存在的情况下,所有合成样品都呈现分级结构,而在只有乙醇存在情况下,样品呈现球形结构。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来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有合成的TiO_2样品的光催化性能都比P25的高,并且当反应温度为170℃、乙醇与丙三醇的体积为30:5时,样品具有最佳光催化性能。光催化性能的增强可以归因于比表面积、结晶性、带隙和晶粒尺寸的共同作用。随后,我们采用乙二胺(EDA)辅助水热法合成了大丽花状Ti02样品,EDA作为配体可以促进大丽花状Ti02结构的生长。合成的大丽花状Ti02结构由相互交联的2D纳米片组成,并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大丽花状Ti02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中表现出非常高的光催化性能,其活性明显高于P25。这主要是由于样品具有的分级结构和高的比表面积的共同作用。(2)为了进一步提高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我们首先制备出上述光催化性能最佳的菊花状分级TiO_2结构,然后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花状CeO_2/TiO_2异质结构。样品由纳米棒自组装形成花状TiO_2结构,并且小的CeO_2纳米颗粒定向长在TiO_2的纳米棒上。花状CeO_2/Ti02异质结构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中表现出非常高的光催化性能,其活性明显高于纯的CeO_2和TiO_2、混合的Ce02和TiO_2以及P25。花状CeO_2/TiO_2异质结构的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可以归因于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其来源于TiO_2和CeO_2异质结构的共同影响。随后,通过调节反应溶液的pH值,采用两步水热法合成了 CeO_2/TiO_2微球,样品的形貌随着pH值的变化而改变。与纯的CeO_2和TiO_2相比,CeO_2/TiO_2微球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在pH值为9.5的条件下,合成的CeO_2/TiO_2微球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04 min-1,是纯TiO_2的2.1倍。CeO_2和TiO_2的协同作用使光生电荷的分离加快,从而提高了 CeO_2/TiO_2微球的光催化性能。(3)我们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含量Ce掺杂TiO_2纳米颗粒。研究结果表明Ce的掺杂可以减小晶粒的尺寸。在紫外光照射下,合成的Ce掺杂TiO_2样品比纯TiO_2和P25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Ce掺杂TiO_2的的最大光催化反应速率常数为0.021 min-1。这主要归因于Ce3+/Ce4+对的存在而形成的更多的活性氧,从而导致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的提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伍沅;周玉新;;水热法合成羟基磷灰石[J];无机盐工业;1991年01期
2 ;莫斯科结晶学研究所的水热法合成红色绿柱石[J];珠宝科技;2001年04期
3 邵珠伟;邵鑫;尹贻彬;孟宪华;刘凤珍;;水热法合成钼酸镉及其性能研究[J];科技传播;2013年06期
4 杨佳;许文军;王兵兵;李彩霞;边小兵;周剑平;刘鹏;;水热法合成碲化铋粉体及其热稳定特性[J];人工晶体学报;2012年06期
5 张昌龙,余海陵,周卫宁,霍汉德,张海霞;桂林水热法合成红宝石晶体[J];珠宝科技;2002年01期
6 袁心强,狄敬如,匡永红;桂林水热法合成红宝石的鉴定特征[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1999年01期
7 朱云贵,施善友,李学良,朱玉蓉;硫铁矿烧渣水热法合成纳米球形α-Fe_2O_3[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8 童辉,赵俊,陈永熙,孙育斌,郭丽萍;水热法合成介孔氧化硅材料的结构及表面特性[J];化工新型材料;2003年11期
9 谭宏斌;付蕾;袁新强;;熔融水热法合成A型沸石及其吸附性能研究[J];粉煤灰;2009年06期
10 陈哲;陈峰;徐娜;;水热法合成分层的羟基氧铝纳米结构[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11 韩淑芸,张韫宏,李丽云;MAPO-5分子筛的合成、结构及其性质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7年08期
12 王丽华,匡永红,吴静;桂林水热法合成红宝石与其它红宝石内部特征的鉴别[J];珠宝科技;2002年04期
13 韦志仁,董国义,李志强,王立明,张华伟;水热法合成蓝宝石晶体及其透射光谱[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年06期
14 马小玲;郭从盛;谭宏斌;;熔融-水热法合成粉煤灰沸石及其吸附性能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6年06期
15 赵世永;邹展旗;;粉煤灰加碱煅烧熔融水热法合成4A沸石[J];煤炭工程;2007年10期
16 刘文丛;罗云清;郑友兰;张崇禧;;水热法合成甘草次酸甲酯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7 傅小明;汪旭东;丁树生;张远望;;α-Fe_2O_3纳米颗粒的水热法合成及其光吸收特性[J];湿法冶金;2013年03期
18 李珺,王秀山,白云山;FeAPO-44分子筛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年09期
19 黄志良,张联盟,刘羽,汪奇林,陈伟,何前军;水热法合成4A沸石的相变/纳米聚合生长过程及其机理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5年02期
20 欧平;徐刚;倪利红;韩高荣;;α-Fe_2O_3的水热法合成及其相形成机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良;张联盟;刘羽;汪奇林;陈伟;何前军;;水热法合成4A沸石的相变/纳米聚合生长过程及其机理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韦志仁;葛世艳;董国义;窦军红;李军;郑文礼;张华伟;李志强;;水热法合成氧化锌晶体形貌特征[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3 岳美琼;魏贤华;孙红娟;彭同江;;体系碱性、晶化时间对水热法合成锂皂石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宫元勋;甄良;邵文柱;姜建堂;;不同尺度CoFe_2O_4颗粒的水热法合成及其高频电磁性能[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7年
5 冉锐;吴晓东;樊俊;翁端;;水热法合成Ce_(0.67)Zr_(0.33)O_(0.2)固溶体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刘大为;王芬;朱建锋;李栋;李强;;微波水热法合成硅酸锆纳米粉体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10年
7 李甜;陶奇;何宏平;朱建喜;袁鹏;;Si/Al对水热法合成皂石结构特征的影响[A];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朱振峰;魏娜;刘辉;何作利;;微波水热法合成自组装Ni(OH)_2微球[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9 朱剑莉;刘荣梅;康新华;于玠;马桂林;;(ZrO_2)_(1-x)(Yb_2O_3)_x纳米晶的水热法合成及其烧结体的电性能[A];庆祝中国硅酸盐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固态离子学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杨春;周富强;侯峰;;原料配比对水热法合成纳米MnO_2晶型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红东;支状高分子辅助的功能杂化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影像诊断应用[D];东华大学;2015年
2 董思宁;单相多铁性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合成及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一超;多铁材料锰酸盐的制备及磁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朱晓泉;MoS_2/TiO_2的水热溶剂热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3 孟华;多芳基取代噁唑水热法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4 祝爱梅;铌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水净化和光催化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5 于慧远;近紫外激发的稀土钼酸盐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发光性能[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6 邹舟;钠离子电池高能正极材料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6年
7 范拯华;TiO_2纳米材料的合成、改性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8 许雅琴;Bi_2SiO_5粉体的湿化学制备与性能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9 苑晓宇;水热法合成BaHfO_3:Ce闪烁材料及性能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10 蒋贺纯;乙二胺辅助水热法合成亚稳态的正交相铜锌锡硫光电材料[D];山东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