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重构中关键算法研究
【摘要】:计算机视觉的研究目标是从二维图像获取三维景物的结构信息,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逆问题,需要借助各种优化技术和射影几何理论来解决,而且对噪声或离散化引起的误差极其敏感。图像匹配和摄像机标定是实现三维重构的基础,但二者的求解是病态问题,所以对其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认为,改进算法的着眼点应该是优化方法的寻求和约束条件的确定。在上述思路指导下,本文给出了基于图谱理论基础上的图像特征匹配、基于图割优化算法下的图像密集匹配、基于射影几何理论的摄像机自标定等算法。
本论文针对三维场景重构中关键步骤:图像匹配和摄像机标定展开研究,给出了如下匹配和标定算法:
1.基于图的Laplace谱的特征点匹配算法。根据两幅图像的特征点分别定义其Laplace矩阵,分析该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构造特征点匹配矩阵。根据匹配矩阵元素的大小和位置信息,实现特征点匹配。并从理论上证明本算法在对图像作等距变换或相似变换下能获得精确匹配。真实实验表明该算法匹配精度可以达到80%以上。
2.基于图割优化的图像密集匹配算法。通过建立能量函数,把匹配问题转化为能量函数最小化问题;并构造网络,建立能量与网络割的容量之间的联系;最后利用图的网络流理论给出能量最小化解,从而获得图像匹配的视差数据。与目前已有的基于图割匹配算法比较,本算法将标号从1维向量推广到2维向量,适用于更一般情形下的视觉匹配,并且在全局上获得能量函数最小。真实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达到75%以上的准确率。
3.基于埸景平面结构信息的摄像机自标定算法。给出了场景中的平面与像平面的单应关系、绝对二次曲线及其图像,以及虚圆点对摄像机内参数的约束等显式形式。应用上述形式,给出了基于矩形、梯形和等边三角形等三种不同场景平面结构信息的摄像机自标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给出的方法都具有
|
|
|
|
1 |
潘淑杰;董守平;王红丽;;主动立体视觉中一种新的图像匹配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21期 |
2 |
罗志升;王黎;高晓蓉;王泽勇;;光截法旋转式物体三维重构[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10期 |
3 |
曲学军;张璐;;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测量方法[J];计算机仿真;2011年02期 |
4 |
马红霞;肖志涛;宗凯;马啸;;三维重构的参数估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S2期 |
5 |
郭陆峰;徐志保;;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曲面重构[J];福建电脑;2010年02期 |
6 |
李春燕;董明利;祝连庆;吕乃光;;一种基于极线约束的最小二乘匹配方法研究[J];工具技术;2008年12期 |
7 |
潘杰;王庆;;基于EXIF信息的可变内参数序列图像的三维重构[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10期 |
8 |
郁钱;孙俊;须文波;;基于SIFT的二视图运动与结构的恢复[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9 |
沈洪宇;柴毅;;计算机视觉中双目视觉综述[J];科技资讯;2007年34期 |
10 |
孙瑾;顾宏斌;;矩形模板下摄像机标定和目标定位方法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8年09期 |
11 |
李克国;李大运;陶学恒;;一种双目立体视觉技术中三维坐标点的改进求取算法[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8年05期 |
12 |
何秋奇;杨玉珍;岳晓峰;孙婷婷;张耀平;;基于双目视觉的塑料零件数模重构研究[J];机械工程师;2009年02期 |
13 |
张驰;靳伍银;刘昊;冯瑞成;;基于双目视觉系统的三维目标识别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0年01期 |
14 |
陈海东;;一种计算机视觉识别匹配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7年08期 |
15 |
胡少兴,马成林,张爱武,郑元杰;近距离多目标(种子)检测中摄像机系统的标定方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2年02期 |
16 |
陈利红,毛剑飞,诸静;CCD摄像机标定与修正的简便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4期 |
17 |
谭跃钢,张敏,胡江萍;视觉传感器的标定方法[J];光学技术;2003年03期 |
18 |
黄凤荣,胡占义,吴毅红;单幅图像测量的一种新方法(英文)[J];自动化学报;2004年04期 |
19 |
林家春,李伟,荀一;多目标动态检测中摄像机标定技术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
20 |
张学民;宋述稳;;两步法摄像机标定的改进[J];兵工自动化;2006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