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史记集解》的文献学成就
【摘要】:裴骃是南北朝时期卓有成就的文献学家。受其父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影响,雅好史学,于是“采经传百家并先儒之说”,撰成《史记集解》。《史记集解》上承汉儒旧说,下启《索隐》、《正义》,继往开来,价值甚高。对于研究《史记》来说,其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后世对《史记集解》的研究颇多,但基本都局限在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方面,缺乏对《史记集解》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较为全面系统地对《史记集解》在文献学上的成就进行剖析。
裴骃在文献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训诂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包括音训及训释词语、名物等,基本网罗了后世训诂的方法和内容;其次,在校勘方面,包括校勘异文、衍文、脱文、倒文、讹误等,成绩斐然,对各种校勘方法的形成有推动作用;再次,在文献考证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其在考证人物、史实、名物、风俗、职官、典制、地理等方面亦取得极高的成就。本文从分析《集解》训诂、校勘、考证的实例入手,并对各类实例分析按断,归纳总结《集解》在训诂、校勘及考证诸方面整理古代文献典籍的经验,为现在的文献整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