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师范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初探

王先荣  
【摘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已将研究的重心从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从学生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策略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研究者的关注,并显示出极大的潜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内一些研究者开始在中国文化及语言背景下的外语环境中研究语言学习策略。然而,我国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目前已有的研究几乎都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的,而大学里的外语学习者大多是非英语专业学生。为此,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尤其是师范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进行调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他们是未来的教师,帮助他们了解并掌握成功的语言学习策略尤其必要。 此项研究旨在对师范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进行一次初探。此项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数据和信息,对安庆师范学院一百六十一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运用SPSS10.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1) 对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2) 进行相关分析,检测学习策略与英语四级成绩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3) 用多元回归分析来检验各种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的预测能力;(4) 用独立样本T检查检验成功学习者与不成功学习者、男生与女生、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的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1) 师范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不高;(2)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以及社交策略均与英语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 元认知策略对英语四级成绩预测能力最强,预测方向为正向;社交策略对英语四级成绩的预测方向为负向;(4) 成功学习者比不成功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的范围广、频率高,最大的差异在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5) 男生与女生、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未发现显著差异。 调查结果启示,师范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使用频率普遍较低的状况应引起我们英语教师的重视,如何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学习策略应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坚豪;;高中文理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与探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2 王炤 ,周新武;情感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黑河教育;2005年04期
3 沈育红;;外语教学中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初探[J];文教资料;2006年01期
4 耿印芳;;善学者与非善学者英语学习策略的异同[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吴莎;欧阳偶春;;专业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黎万里;;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浅论学习策略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4期
7 刘艳;;大一新生英语学习策略变化情况研究(英文)[J];语文学刊;2005年23期
8 张琍华;郭晓丽;;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英文)[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5年01期
9 邹妍影;;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综述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0期
10 纪淑军;;国外影响语言学习策略的因素研究述评[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7期
11 贾连庆;;语言学习策略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2 李含平;;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3 周海英;;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6年01期
14 范琳,范玫;国外学习策略研究探微[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5 陈丹丹;克服说的弱点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05年05期
16 付万荣;;优秀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研究和启示[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7 李静;;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5期
18 蒋静;;合作学习策略在口语学习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9 李丽;;语言学习策略与策略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7期
20 王兆华;徐玖年;;以学习策略为基础的英语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庆华;;师范院校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2 李东风;黄秀明;胡学军;;师范院校生命科学专业生理学教学改革的探讨[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贺君婷;李海英;;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影响的探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孙士富;;师范院校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5 李权国;;空间信息技术与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的整合[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葛翠茹;;试论师范院校如何应对WTO的挑战[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7 徐项桂;;师范院校生理学教学与时代接轨的实践和体会[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肖望;;引入“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学习[A];2005'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宁文晶;;微格教学法在高师体育舞蹈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10 杨国良;;师范院校“中国经济地理”课程改革思路及对策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家宝;师范院校竞争战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马艳芬;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高忠明;中学初任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7 林木村;台湾高等教育的辩学模式变革与发展[D];苏州大学;2011年
8 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芳;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教育实习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娜达莎(Tyuryukhanova Natalia);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亮;英语水平与性别对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先荣;师范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初探[D];安徽大学;2005年
3 张彬;语言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间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庆斌;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姜利;语言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6 邓庆玲;中国一所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情况[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罗艳;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横向对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王友东;一所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交际性学习策略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9 史彩霞;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曹爱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相关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军;青岛师范院校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记者  佘峥 田家鹏;我省今年高招政策将有九大变化[N];厦门日报;2007年
3 罗思华 吴玉莲;星光耀韩园 浓情染金秋[N];潮州日报;2008年
4 ;师范院校淡化“师范性”“非师范性”界限[N];济南日报;2004年
5 杜燕;师范院校要为阳光体育起好示范作用[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6 记者王莹 王东;庞亚维事迹引起强烈反响[N];秦皇岛日报;2009年
7 ;师范院校如何培养新型高素质教师[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肖玉华;师范院校如何培养新型高素质教师[N];光明日报;2001年
9 记者 符德新;师范院校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夏禾;提前批“征平”苏州遇冷[N];苏州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