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提升,职业更换速度加快、职业类型增多、职业技术含量加大。集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为一体的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国高职教育院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已经占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大众化、市场化成为了人们的共识,这自然也会引起经济学界的关注。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高职教育投资及其经济效益,为社会经济的进步与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手研究高职教育的经济意义,首先对高职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把高职教育定位于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然后,建立一个高职教育的供求理论模型,随之,利用西方经济学的供求原理分析高职教育较为复杂的供求关系,即高职教育的供求包括高职院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三大供求主体,以及教育服务供求(高职院校—学生)和教育产品供求(高职院校—用人单位)两对供求关系。基于高职教育供求关系的分析后,本文认为高职教育的投资行为和高职教育的就业效应是高职教育的供求理论模型中最值得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此同时,论文基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用现值法对高职教育的投资行为进行分析,用归纳法分析高职教育就业效应。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供不应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高职教育的供求理论模型中,投资和就业是调节高职教育两对供求关系矛盾运动的主要动因,即加大投资可以增长高职教育的有效供给,促进就业可以引致需求;特别是对高职教育的投资行为和就业效应进行分析与说明以后,本文认为高职教育的经济意义就是加大投资与促进就业。最后,针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本文还提出发展高职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
|
|
|
1 |
邹继生;考察加拿大高职教育后的思考[J];江苏高教;1996年02期 |
2 |
李曙明,王成方;外贸专业高职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1996年09期 |
3 |
莫河东;当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解决的几个矛盾[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4期 |
4 |
;面向“三农”发展 更新教育观念 创建跨世纪新型农业高等职业学校——熊岳农专试办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工作汇报[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5 |
门宏;关于二十一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镇江高专学报;1998年01期 |
6 |
刘凤菊,王新平,韩启峰;本科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5期 |
7 |
韩启峰,王新平,刘风菊;突出特色 创办名牌高职──山东建工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纪实[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6期 |
8 |
徐秀华,李祥华;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9 |
韩邦云,牟善德
,张咏梅
,崔静;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
10 |
李春红;对强化高职教育技术教育特征的思考[J];职教通讯;2001年12期 |
11 |
陈维建;;让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在高职教育中有机融合[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18期 |
12 |
韩波;;普通高校办高职的学生学习状态调查报告[J];教育与职业;2001年11期 |
13 |
封士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及相应的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03期 |
14 |
刘太刚;对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11期 |
15 |
刘葵,黄瓅,唐明明,罗祖帖;试论化工专业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广西高教研究;2002年04期 |
16 |
陈燕国;高职呼唤创新教育[J];现代技能开发;2002年07期 |
17 |
高树德;知识经济时代的高职教育[J];交通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
18 |
时成玉;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浅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2年01期 |
19 |
王雁;高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2年02期 |
20 |
唐毅泓;关于高职教育中会计实验教学的探讨[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