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中的非线性现象及其控制
【摘要】:
文章首先系统地研究了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和运行模式,然后通过仿真和理论分析证实了其中存在分叉、混沌和间歇等非线性现象,最后利用参数共振微扰法成功地控制了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中的混沌。
降压型变换器是开关变换器的基本拓扑之一,与其相关的理论已经相当成熟。理论和实验都已经证明降压型变换器中存在着混沌、分叉等各种非线性现象,而且混沌现象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是一种在实际中具有重要应用的软开关变换器,它是在移相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功率开关管的输出电容和输出变压器的漏电感作为谐振元件,使全桥脉宽调制变换器的四个开关管依次在零电压下导通而实现的具有恒定频率的软开关变换器。文章通过详细地分析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发现其与降压型变换器具有拓扑等价性,因此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中也必然存在与后者相对应的各种非线性现象。为了证实这一推断,首先建立了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的仿真电路和数学模型,设置了合理的参数,分别运用EWB和SIMULINK进行仿真,并绘制了相关的图形;其次,详细分析图形并结合非线性动力学的相关知识,得出了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存在分叉、混沌、间歇现象的结论;最后,运用参数共振微扰法这一简单易行的非反馈控制方法,使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由混沌状态转变到规则的运动状态,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全文通过将复杂的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等价为简单的降压型变换器来进行研究,从而顺利地得出了相关结论,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这一思路在实际研究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
|
|
1 |
丁旺才;调速器反馈控制系统的Hopf分叉[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2 |
张武军;徐金梧;吕志民;杨德斌;;碰摩转子系统分叉与混沌行为的识别[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
3 |
邵明珠;罗诗裕;;简单互联电力系统的全局分叉与混沌行为[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
4 |
朱新坚,邵惠鹤,张钟俊;一类非线性系统 Hopf 分叉的控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
5 |
周兆敏;;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方法[J];电气传动;1989年04期 |
6 |
桂卫华;;非线性系统解耦的递阶结构及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5期 |
7 |
姚郁,王子才;非线性系统变结构观测器及其在空间拦截中的应用[J];宇航学报;1992年01期 |
8 |
姚郁,王子才;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J];航空学报;1992年01期 |
9 |
霍拳忠,唐驾时;非线性系统参数的时域识别及优化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
10 |
刘华,黄田,曾子平;一类非线性振动自适应控制的神经网络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1995年01期 |
11 |
胡钋;韩进能;;Volterra级数的一种推导方法及非线性系统的无损性[J];水利电力科技;1996年04期 |
12 |
严星刚,林辉,戴冠中;基于闭环回路的非线性系统迭代学习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1997年04期 |
13 |
欧松,钟慕良,徐建闽,周其节;一类高精度非线性系统参数和阶次辨识的浮点遗传算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12期 |
14 |
缪炳祺,许礼深,胡夏夏;非线性系统非平稳随机响应矩计算的Newmark递推算法[J];振动工程学报;1997年02期 |
15 |
王向东,高立群,张嗣瀛;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镇定[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16 |
赵永辉,胡海岩;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滑模振动主动控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17 |
姚建明,杨洁明;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智能控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5年03期 |
18 |
张剑丰,刘白雁;电液非线性系统模型跟随自适应控制的离散非线性参考模型方法[J];机床与液压;2005年09期 |
19 |
胡莲君;宋弘;;非线性系统的广义T-S模糊模型的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年03期 |
20 |
张智;朱齐丹;严勇杰;;基于V-支持向量机与ε-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系统辨识[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