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来源国形象对消费者产品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
早在1965年,Robert D. Schooler就开始了有关“来源国效应”的研究,之后,数以百计的文献证实了品牌来源国信息对于消费者购买国外产品的决策行为有着显著影响。虽然当前的研究涵盖了品牌来源国形象的众多方面,但总体来说,在此领域的研究多为理论上的探讨,缺乏本土化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在梳理品牌来源国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用实证的方法对品牌来源国形象影响消费者产品评价的过程进行研究,验证了品牌来源国形象的确对消费者产品评价具有显著影响;其次证明了消费者的产品涉入度、产品熟悉度在品牌来源国形象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过程中存在显著干扰作用,揭示了在上述过程中体现出的规律性:即对于产品涉入度(产品熟悉度)高的消费者,特定产品来源国公认形象比来源国国家固有印象更能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反之,对于产品涉入度(产品熟悉度)低的消费者,来源国国家固有印象比特定产品来源国公认形象更能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笔者期望以此为来源国形象方面的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提供参考。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品牌来源国形象提升的两种方式:通过宏观总量进步和微观企业发展来改善国家固有印象,或者通过积极利用特有资源改善特定产品来源国公认形象。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基于现有研究,组合构建出新的研究模型,提出了区别于前人研究成果的独创性假设并予以验证,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若干营销建议,以期望对民族企业如何改善中国作为品牌来源国的形象,如何塑造“Made in China”的国际新形象有所借鉴。
|
|
|
|
1 |
王焕有;;农业科技进步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1992年06期 |
2 |
王霄,张捷;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基于广东企业的分行业实证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
3 |
顾耀欣;通过内部管理和改革推动体制变革——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治理改革对农业银行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10期 |
4 |
刘斌;岑露;;中国上市公司R&D费用的契约动因研究——来自沪深两市2002~2003年报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04年22期 |
5 |
仇怡;我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05期 |
6 |
王远志,李晔,刘卉;上海期铜日内交易特征的实证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7 |
李长江,冯正强,王国顺;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最优水平实证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
8 |
赵蒲,孙爱英;资本结构与产业生命周期: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
9 |
邵云飞,唐小我;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成份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
10 |
陈志辉;中小企业家人力资本与绩效关系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7期 |
11 |
杨仕辉,叶茂升;美国钢铁保障措施对我国钢铁企业的影响——以宝钢为个案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
12 |
姜诗章;与“中国货币需求的实证研究”一文作者的商榷[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3 |
刘洪仁,杨学成;转型期农民分化问题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04期 |
14 |
邓小洋,张琪;盈余管理动机实证研究的发现及政策意义[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
15 |
王永锋,丰琳;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和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6期 |
16 |
李瑞海,陈宏民,邹礼瑞;不同兼并主体股价绩效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9期 |
17 |
王成新,姚士谋,陈彩虹;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3期 |
18 |
陈旭晖;论投资基金交易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
19 |
李瑞海,陈宏民,邹礼瑞;中国企业兼并主导势力和主导动机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08期 |
20 |
蔡吉甫;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山东经济;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