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什么是悲剧?——重新解读《悲剧的诞生》的尝试

陈德好  
【摘要】: 本文第一部分对尼采用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解释希腊悲剧的部分进行整理,以期更接近高贵的经典,在更好的悲剧之书出现之前,《悲剧的诞生》就是最好的,也为理解解读悲剧之书所需要的条件提供可以感受的参照;第二部分以面向事物本身的方式面向希腊的文化遗产,沉浸在荷马、悲剧诗人、苏格拉底的切实文本中悉心阅读,领会尼采的希腊观的同时把目光投向希腊本身的文化,在共同的张力中“希腊”变得更加丰沛,更加充实,更加像它自己地高贵而永恒地存在;第三部分追溯德国的狄奥尼索斯认识的传统,某种程度上显现了德国精神的核心或基本向度,无论是一个怎样的创造者,这都是尼采由之以生的国度。理解尼采,需要放观他的阅读史或者说在他的学习阶段所经历的古典传统的广阔的景深,理解悲剧之书,不仅要能够理解书中伟大而稍显晦涩的艺术形而上学,而且要将隐藏在书后的希腊文化、德国精神以及音乐的切身经历的意蕴和品性灌注于胸。只是对悲剧之书烂熟于心的人肯定认为自己最深刻地读懂了尼采。第四部分是悲剧的展开,它提示人们,悲剧观的形成不是一个完成,却远远地只是一个开始,是漫长黑夜后的第一抹朝霞。既然高贵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了,它就开始在尘世的高贵的实践,无疑是要创造一种未来的更高的文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秦伟;苦难:拯救·悲剧精神——论《悲剧的诞生》[J];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2 卢家兴;;悲剧的诞生与毁灭——再读《悲剧的诞生》[J];名作欣赏;2019年15期
3 曾薇佳;;现代悲剧的死亡趋向——由《悲剧的诞生》产生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6年08期
4 吕延治;;酒神精神与集体欢腾——浅析《悲剧的诞生》中的群体向度[J];文化月刊;2021年04期
5 李凤;;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论——论《悲剧的诞生》中的美学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6 毕卫东;;《悲剧的诞生》的二元性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7 吴增定;;尼采与悲剧——《悲剧的诞生》要义疏解[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8 龚金红;;从历史维度看尼采生命哲学——以《悲剧的诞生》为例[J];学理论;2012年02期
9 魏斌宏;;复归艺术 叩问生命——尼采《悲剧的诞生》美学内核探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陆晓璞;;尼采《悲剧的诞生》浅析[J];青年文学家;2016年05期
11 孙媛;;尼采的音乐精神及其他——读尼采的《悲剧的诞生》[J];大众文艺;2013年22期
12 马小虎;;论尼采《悲剧的诞生》的核心问题[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3 许雯瑶;;酒神艺术拯救人生——《悲剧的诞生》读书札记[J];青年文学家;2013年24期
14 胡友峰;吴冕;;尼采《悲剧的诞生》中“歌队”问题探绎[J];文艺理论研究;2021年03期
15 张冬青;;酒神的迷狂——西方文明之尼采早期著作《悲剧的诞生》札记[J];采写编;2020年03期
16 杨春燕;;浅论尼采之《悲剧的诞生》[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年11期
17 马永佳;;《悲剧的诞生》之生命与艺术的交融[J];长江丛刊;2018年25期
18 熊梦琴;;对酒神的赞歌——我看《悲剧的诞生》[J];青年文学家;2014年23期
19 霍国安;;再论《悲剧的诞生》[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王凌云;;悲剧问题:辩证法与历史哲学——试论尼采《悲剧的诞生》中的“黑格尔气味”[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封伟竹;穆美琼;;论《悲剧的诞生》中的“日神”和“酒神”[A];云南省第4-5届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史研究生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6年
3 董晓烨;李雅哲;;论尼采的酒神和日神精神[A];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年
4 靳希平;;西方尼采诸形象钩稽[A];外国哲学(第9辑)[C];1987年
5 范岱年;;尼采和科学哲学[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C];2001年
6 袁媛;;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追随尼采(英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宁宁;;尼采对王国维与陈铨的影响[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8 修斌;;德国哲学研究时期的王国维与日本——以王国维的尼采研究为中心[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俞吾金;;究竟如何理解尼采的话“上帝死了”?[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修义;;尼采非道德主义辨析[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11 胡大平;;虚无·主义·Dis-play[A];“虚无主义、形而上学与资本的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2 杨大春;;反讽与间接沟通——克尔凯戈尔对苏格拉底问题的消极解决[A];外国哲学(第14辑)[C];1998年
13 金自宁;;苏格拉底之死与自由的民主[A];公法的基础理论和范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4 刘传德;;试评苏格拉底及其“产婆术”[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5 Vassilis Karasmanis;;辩证法与自我——苏格拉底论知识(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16 杨少波;;苏格拉底和孔子的生死观[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17 王志军;;存在与虚无:论在哲学视野内的苏格拉底与耶稣之死[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18 姜颖南;;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主观与客观偏向辨析[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甘霖;尼采的“苏格拉底问题”[D];吉林大学;2016年
2 宗成河;早期尼采的政治哲学[D];复旦大学;2004年
3 朱彦明;尼采的视角主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院成纯;论尼采的生命学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戚尔达;保罗·尼采与杜鲁门时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订[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德好;什么是悲剧?——重新解读《悲剧的诞生》的尝试[D];安徽大学;2010年
2 李书杰;尼采《悲剧的诞生》的身体维度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晓兵;尼采《悲剧的诞生》的神话维度[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4 丁凯旋;尼采《悲剧的诞生》中的“审美”视角及其理论意义探析[D];南昌大学;2012年
5 王莉莎;狄奥尼索斯阐释传统与尼采《悲剧的诞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21年
6 孟庆坤;悲剧何以诞生[D];安徽大学;2012年
7 张必丽;悲剧:生命持守与敞开的形式[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毛静;悲剧对生存的意义[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3年
9 王殿夏;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演变探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10 何启权;批判与梦想[D];西南大学;2010年
11 王丽;强力·悲剧·命运[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12 郑雨霏;论“日神”与“酒神”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及价值研究[D];北京舞蹈学院;2020年
13 毕祖曜;爱欲的挣扎[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14 林艳;生命的张扬[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5 郑胜东;《悲剧的诞生》的中国接受[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16 林业宁;悲剧之殇[D];中山大学;2014年
17 雒建慧;尼采与索福克勒斯[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8 彭俊宜;狄奥尼索斯的意象分析[D];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
19 苗慧;西方文学中的酒神精神[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20 马晓宇;界限的僭越——古希腊悲剧中的酒神精神[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尼采与瓦格纳:从相知到陌路[N];社会科学报;2020年
2 ;中德学者研讨尼采与二十世纪中国[N];光明日报;2000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家新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阿冈本对“何谓同时代”的思考[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驻慕尼黑记者 吴筠;德公司瞄上尼采墓地下煤矿[N];文汇报;2008年
5 记者 吴丹;尼采的“现代性经典个案”[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6 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 牟治伟;从苏格拉底之死说起[N];人民法院报;201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