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通道时空信息的表面肌电信号分解
【摘要】:肌电信号(Electromyography signal, EMGs)是运动神经元兴奋产生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序列(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 Train, MUAPT)在检测电极处的时空叠加形成的混合信号,其中包含了运动神经元的募集和发放以及肌纤维的传导等信息。肌电信号分解是肌电形成的逆过程,通过分解得到运动单位(Motor Unit,MU)的募集和发放信息,对于神经肌肉控制机理的研究以及临床诊断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并且在康复治疗,人机交互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相比于插入式肌电信号具有无创的优点,使用范围更广,更加方便,能够采集多种肌肉的肌电信号。其不足之处在于信号质量较差,信噪比较低,叠加波形较多,给分解带来了困难。很多研究者将插入式肌电信号的分解方法做一些修改应用到表面肌电信号的分解研究中,但是都不能达到插入式肌电信号的分解效果。
本文重点讨论了叠加波形的时频域分解方法以及基于多通道信息的表面肌电信号分解算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
1)针对表面肌电信号叠加波形较多这一特点,重点研究了基于时频分布的叠加波形分解算法。分析了时频分布对叠加分解的作用,根据叠加波形与其组成成分的互时频分布应当与该组成成分的时频分布相类似这一基本思想,研究了在多种叠加情况下,时频分布对叠加分解的有效性。实验表明相比于一般的匹配方法,基于时频分布的方法对于叠加波形的分解更加有效。
2)为了提高MUAP的检测和识别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时空信息的表面肌电信号分解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了单通道肌电分解和多通道肌电分解的分解结果。实验表明,利用多通道信息的分解算法能够提高MU的检测率,特别是提高小幅值MUAP的检出和识别效果,另外,对于相似的MUAP也能够通过多通道的信息进行识别校正,从而提高识别准确率。在此研究基础上对采集的真实表面肌电信号也进行了分解,同样得到比较好的分解结果。
3)为了方便分解操作,搭建了一个基于MATLAB平台的分解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的分解,同时可以实现分解过程的人机交互。
|
|
|
|
1 |
雷敏,王志中;替代数据法在肌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11期 |
2 |
梅品高;罗志增;加玉涛;;一种消除表面肌电信号中工频干扰的方法[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3 |
杨军;雷敏;;基于双谱分析的表面肌电信号模式识别[J];制造业自动化;2009年03期 |
4 |
杨超;张强;何成奇;蒋兆强;;Ⅰ型骨质疏松患者表面肌电信号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06期 |
5 |
雷培源;杨基海;赵章琰;魏代祥;;基于神经网络和递归模板对准技术的表面肌电信号分解[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0年02期 |
6 |
李强;杨基海;;基于小波分析的表面肌电信号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模式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0年04期 |
7 |
朱海忠;王志中;胡晓;王刚;;基于模糊小波包和决策树的表面肌电信号分类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6年03期 |
8 |
杨广映;汪洋;罗志增;;改进的互谱法分析SMES及其在虚拟仪器中的实现[J];电测与仪表;2006年10期 |
9 |
吴小鹰;侯文生;郑小林;王洪;查敏;;上臂表面肌电信号与肘关节角度的相关性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7年04期 |
10 |
韩晓新;;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07期 |
11 |
何庆华,钟渝,吴宝明,王禾,颜芳,田逢春;电刺激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的初步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3期 |
12 |
杨广映,罗志增;肌电信号的功率谱分析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3期 |
13 |
刘洪涛;曹玉珍;谢小波;胡勇;;表面肌电信号的时变AR模型参数评估肌疲劳程度的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
14 |
田喜英;雷敏;;基于多尺度主元分析的表面肌电信号模式分类[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9年04期 |
15 |
王坤;王成俊;罗二平;申广浩;汤池;吴小明;闫一力;荆斌;谢康宁;;基于幅频联合分析法对肌肉疲劳状态下表面肌电信号时、频域变化规律的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
16 |
尤波;周丽娜;黄玲;;实时肌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与探究[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
17 |
雷敏,王志中;基于学习矢量量化神经网络的表面肌电信号的模式分类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年06期 |
18 |
王人成,董华,黄昌华,廖克,华超,金德闻;低成本人体步态在线检测系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9 |
谭春祥,杨基海,钱晓进,梁政;独立分量分析在表面肌电信号分解中的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4年01期 |
20 |
曹玉珍,刘洪涛,武文君,范增飞;表面肌电信号的时变AR模型参数估计及其在下腰痛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