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快速微波烧结微观机理的同步辐射在线实验研究
【摘要】:微波烧结是一种优于常规烧结的新型材料快速制备技术,研究微波烧结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对微波烧结微结构演化进行同步辐射CT(简称"SR-CT")在线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此,通过对研制核心设备所存在技术难题的分析和解决,成功构建了一套SR-CT技术专用的微波烧结在线实验系统。基于该实验系统,分别开展了金属和陶瓷单一材料体系,以及金属-陶瓷混合体系微波烧结的SR-CT在线实验,研究了各自的微波烧结微结构演化特征及相应的微观烧结机理。最后,结合本文实验研究结果,对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是:
一、构建了一套同步辐射CT专用的微波烧结在线实验系统,实现了快速微波烧结微结构演化的同步辐射CT在线观测,最高分辨率达亚微米量级。目前,国际上尚未见到与该实验系统相似的报道。
1)分体式结构设计解决了高衬度、高分辨率SR-CT实验平台的空间限制;
2)多维精密电控旋转台可实现高温微波场中样品精确定位和高精度旋转,这对于开展多场耦合或极端条件下高分辨率SR-CT实验具有积极意义;
3)特制的双重保温结构有效解决了小样品在不完全密闭环境中的通光、保温、测温及气氛保护等问题,为拓展该实验系统应用范围提供技术保障。
二、首次实现了金属、陶瓷等单一体系以及金属-陶瓷混合体系微波烧结SR-CT在线实验研究。观察到诸多不同于常规烧结的表面和界面快速演化现象,定量分析表明微波烧结与常规烧结具有不同的加热特性和物质扩散机制。
1)实现了金属、陶瓷以及金属-陶瓷混合材料在微波烧结过程中微结构演化的SR-CT在线实验,观测到了诸多不同于常规烧结的特殊烧结现象,并从微波“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等角度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机理解释;
2)通过B样条插值方法提取了颗粒表面曲率参数,统计和分析了混合体系以及纯金属颗粒表面弯曲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波电磁场与材料的耦合机制与材料的物性密切相关,微波磁场有利于金属颗粒表面弯曲能的降低;
3)利用分水岭算法获得了金属、陶瓷以及金属-陶瓷混合材料的颈长动力学曲线,分析了各自的物质主导扩散机制和相应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微波烧结与常规烧结的物质扩散机制不同,且不同材料之间也存在不同。此外,研究了微波与不同材料体系内部颗粒表面和界面的耦合机制,结果表明当陶瓷加入金属以后,微波将在混合体系中将引起界面极化,从而促进体系的加热。
三、探索了微波电磁场强度分布、传播方向以及材料微观构型等因素可能引起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分析表明这些效应将促进物质扩散进程,并引起各向异性烧结。
1)在微波的“热效应”方面,主要分析了微波电场和磁场强度的不均匀分布,以及材料的微观构型对烧结进程可能产生的促进作用;
2)在微波的“非热效应”方面,主要分析了微波电场和磁场的方向以及材料的微观构型可能导致的各向异性烧结现象。
最后,对全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并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提出了研究思路和方案。
|
|
|
|
1 |
蔡杰,郭景坤;陶瓷材料微波烧结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1995年02期 |
2 |
盛忠志,简家文,杨兰;微波烧结BaTiO_3陶瓷的微结构[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3 |
樊旭东,谢志鹏,黄勇,徐利华;Y、Ce-TZP陶瓷的微波快速烧结[J];陶瓷学报;1996年04期 |
4 |
谢志鹏,李健保,黄勇;工程陶瓷的微波烧结研究与展望[J];高技术通讯;1996年05期 |
5 |
张玉珍,王苏新;陶瓷微波烧结的发展概况[J];佛山陶瓷;2004年11期 |
6 |
蔡杰;陶瓷材料微波烧结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1994年04期 |
7 |
耀星;美国用微波烧结法制出粉末冶金件[J];粉末冶金工业;2000年02期 |
8 |
周健,董学斌,程吉平,梅炳初,袁润章;微波烧结Al_2O_3陶瓷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9 |
易健宏,唐新文,罗述东,李丽娅,彭元东;微波烧结技术的进展及展望[J];粉末冶金技术;2003年06期 |
10 |
陈舰,叶君怡;微波加热技术的应用——微波烧结陶瓷材料[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1 |
谢志鹏,黄勇,吴,鹿安理,郑隆烈,李健保;ZTA陶瓷微波烧结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5年01期 |
12 |
张锐,卢红霞;微波烧结 ZTA 陶瓷力学性能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1998年02期 |
13 |
刘宝昌,张祖培;微波烧结技术及其在金刚石制品中的应用前景[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0年02期 |
14 |
易建宏,罗述东,唐新文,李丽娅,彭元东,杜鹃;金属基粉末冶金零件的微波烧结机理[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3期 |
15 |
刘先钧,周健,程吉平,邱进宇;Al_2O_3陶瓷基片的微波烧结[J];现代技术陶瓷;1995年04期 |
16 |
罗民华,曾令可,黄浪欢,张明,陈永洁;微波烧结技术应用于陶瓷行业的辩证思考[J];佛山陶瓷;2001年12期 |
17 |
朔风;;微波烧结技术专利[J];粉末冶金技术;2007年04期 |
18 |
易建宏,罗述东,唐新文,李丽娅,彭元东,杜娟;金属基粉末冶金零件的微波烧结机理初探[J];粉末冶金工业;2003年02期 |
19 |
晋勇,王玉环,胡希川,薛屺;微波烧结金属陶瓷材料的工艺研究[J];工具技术;2004年09期 |
20 |
李云凯,纪康俊,钟家湘,葛昌纯;纳米Al_2O_3-ZrO_2(3Y)复相陶瓷的微波烧结[J];硅酸盐学报;199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