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卡罗粒子输运模拟中基于粒子的并行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蒙特卡罗(Monte Carlo, MC)方法是粒子输运模拟中一种重要的方法。MC方法能够描述复杂几何和结果精度高的特点,缺点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模拟上亿规模的粒子来得到精确结果。并行计算技术是解决这一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提高并行程序的性能和扩展性成为大规模粒子输运并行计算的挑战。
本论文在充分研究和分析MC粒子输运方法和并行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了并行伪随机数产生器设计,以及针对固定源问题和临界问题的蒙特卡罗粒子输运并行计算方法的研究工作。本文对原有串行随机数产生器进行了并行化改造,介绍了针对两种问题的并行随机数处理方法,并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PI在超级蒙特卡罗计算软件SuperMC中实现了固定源问题和临界问题的并行计算功能,最后在数据传输和并行算法方面对程序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程序的并行性能和健壮性。
为了验证和测试程序的正确性和并行性能,本文以国际权威且广泛使用的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软件MCNP作为参考,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子学基准模型的固定源问题和国际原子能机构BN600模型的临界问题为代表,开展了系列测试工作。结果表明,本文的并行算法性能明显高于MCNP,并且具有更好的扩展性能。
|
|
|
|
1 |
徐伟,梁铨廷;等离子体粒子输运模拟计算[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2 |
邓力,袁国兴,黄正丰,许海燕,王瑞宏,李树;非定常粒子输运蒙特卡罗自适应并行计算[J];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2003年02期 |
3 |
赵毓武,杜凤英,马弛;屏蔽介质中粒子‘重要路径’的自动诊断[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6年04期 |
4 |
郦文忠,郑永真;HL-1M装置弹丸和分子束加料的粒子输运研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4年02期 |
5 |
杨青巍,杨式坤,蔡仁芳,吴广军,郑永真;HL-1装置边缘扰动特性研究静电探针方法[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0年02期 |
6 |
许淑艳;刘保杰;;核技术应用研究中的蒙特卡罗计算问题[J];核技术;2007年07期 |
7 |
张孝泽;粒子强迫碰撞位置的最大截面法抽样[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3年03期 |
8 |
李丹;赖万昌;王广西;郭伟;;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介质对窄束γ射线的质量衰减系数[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年02期 |
9 |
陶应龙;朱金辉;王建国;牛胜利;范如玉;;非均匀大气中γ射线输运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J];计算物理;2010年05期 |
10 |
;“第13届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征文[J];科技导报;2009年21期 |
11 |
;会讯[J];计算物理;1997年06期 |
12 |
邓力;张文勇;;MCNP-4C多粒子输运蒙特卡罗程序的MPI并行化[J];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2006年01期 |
13 |
江新标;刘书焕;仲云红;张文首;陈伟;王伟;;脉冲堆快中子实验装置设计[J];核动力工程;2006年01期 |
14 |
石秉仁,龙永兴,李继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粒子输运方程的半解析研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0年02期 |
15 |
李连才;周艳;邓中朝;易江;李永高;冯北滨;;HL-2A装置上粒子输运的研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9年02期 |
16 |
邓力;李刚;;粒子输运蒙特卡罗模拟现状概述[J];计算物理;2010年06期 |
17 |
;我公司参加第十二届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J];核工程研究与设计;2008年04期 |
18 |
徐伟,梁铨廷,万宝年;光谱法研究等离子体粒子循环和输运[J];光学学报;2005年04期 |
19 |
邓力,刘杰,张文勇;粒子输运蒙特卡罗程序MCNP在MPI下的并行化及完善[J];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2003年03期 |
20 |
王仲奇;蒙特卡罗方法研究核中集体运动[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8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