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量子通信与量子密码实验研究

陈腾云  
【摘要】:量子信息是量子物理与信息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学科。由于它具有经典信息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前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注意和发展。 量子信息主要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两个领域。量子计算的研究对象是量子计算机和适合于量子计算机的量子算法。量子通信的研究对象是量子密码,量子隐形传态,还有解决远距离量子通信的技术等。量子物理产生量子信息,量子信息反过来也促进量子物理学的反展。本文内容主要针对量子密码和实用量子中继技术,展开的研究,并介绍实验验证量子物理学与定域实在论矛盾的结果。 为了解决量子传输时候的衰减和退相干,出现了量子中继技术。但实用的量子中继技术,需要解决纠缠同步问题。用激光束分束的办法,会导致同步纠缠对的数量随节点数指数下降。我们采用被动同步的办法,让两台独立的钛宝石飞秒激光器同步起来,作为纠缠源的甭浦源,得到了同步的纠缠源。同时我们测量了CHSH不等式,严格实验证明量子物理的正确性。 保密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课题,特别在军事上。而愈演愈烈的商业竞争领域,保密也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经典的密码,随着量子计算时代的到来,都将不那么保险。由量子力学原理保证安全性的量子密码,成为人们唯一的选择。本文作者实验实现了克服自由空间量子通信过程中,空气扰动带来的集体旋转噪声的量子密码。该密码方案还可适用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薛鹏,韩超,喻擘,林秀敏,郭光灿;利用光学腔中的原子实现纠缠制备与量子通信[J];量子光学学报;2004年S1期
2 郭光灿;量子信息引论[J];物理;2001年05期
3 本刊记者;;中科大教授获得量子通信实验领域重大突破 实现基于冷原子量子存储的量子中继器[J];安徽科技;2008年09期
4 李冬梅;;利用线性光学器件实现三体纠缠相干态的纠缠交换[J];量子电子学报;2009年04期
5 张伶俐;贝承训;马佳洪;;自旋团簇量子主方程的复合动力学对称性和热力学性质[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7年04期
6 周小清;邬云文;赵晗;;量子隐形传态网络的互联与路由策略[J];物理学报;2011年04期
7 本刊编辑部;;科学家预计10年内有望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J];创新科技;2010年06期
8 何红波,王文军;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J];广西物理;2000年04期
9 郭光灿;量子信息技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年05期
10 李飞;乐建新;周锐;陆军;;量子交换机与结合量子通信与经典通信的新模式[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1 梁裕民;王敏;康慧珍;;量子保密通信的物理学基础与发展趋势[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3期
12 郭光灿;;量子信息科学——一个令人惊奇的新兴领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年01期
13 赵玉芳,曹轶乐,杨伯君,于丽;量子孤子的产生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J];光通信技术;2004年09期
14 王亦军;;幽灵般的超距感应[J];大科技(科学之谜);2008年01期
15 ;科学家发现“无痕截获”量子通信方法[J];光机电信息;2010年09期
16 周小清;邬云文;;三粒子GHZ态隐形传输令牌环网的保真度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17 D.布米斯特;潘建伟;K.迈特勒;M.亚伯;H.卫佛特;A.采林格;朱红波;曾谨言;;量子远程传态的实验实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
18 杨磊;李小英;王宝善;;利用光纤中自发四波混频产生纠缠光子的实验装置[J];物理学报;2008年08期
19 周小清;邬云文;;利用三粒子GHZ态实现令牌环量子隐形传态网络[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0 郭光灿;;量子信息科学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兴起和发展[J];物理;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锋;黄学秀;;简述光子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A];第十七届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熙涵;邓富国;周宏余;;联合噪声下的光量子态保真传输与量子通信[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张明;戴宏毅;胡德文;;关于量子系统控制理论的思考——探索量子控制的可能性与极限[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项国勇;江云坤;李剑;郭光灿;;Ⅱ型晶体的厚度对纠缠双光子对的四阶干涉可见度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C];2002年
5 潘建伟;;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光学实现——现状和未来[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郝翔;朱士群;;基于耦合自旋链的量子信息处理[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薛鹏;韩超;喻擘;林秀敏;郭光灿;;利用光学腔中的原子实现纠缠制备与量子通信[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陈宗海;董道毅;张陈斌;;基于量子信息的量子控制[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李剑;史保森;江云坤;范晓峰;郭光灿;;非破坏性的偶数粒子GHZ纠缠态识别方案[A];第九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摘要集(Ⅱ)[C];2000年
10 陈志元;冯世栋;;量子通信技术及其军事应用分析[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腾云;量子通信与量子密码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张强;光子纠缠操纵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印娟;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金贤敏;远程量子通信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阎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鲁山;光子纠缠与量子通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高亭;量子通信和概率克隆在量子计算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志;量子纠缠操纵及量子非局域性测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1年
9 陈杰;实用化量子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军;远距离量子通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清;多光子纠缠态制备的线性光学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2年
2 叶俊;量子通信中的量子隐形传态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古卫芳;关于量子信息思想发展史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4 孙勇;纠缠相干态的量子信息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谭佳;纠缠态的制备及其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静;单光子纠缠态隐形传递未知量子态的控制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7 文玥;量子密钥及量子密钥分配信号的同步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8 付洁;量子纠缠态交换控制和量子稠密编码控制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9 郑凯;空间量子通信中偏振跟踪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10 徐明东;量子纠缠态的制备与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胡胜友记者 陈敬农;中科大证实“量子开关”可局域识别[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记者 吴长锋;量子信息:开启未来时代的密钥[N];科技日报;2007年
3 记者 陈华;中科大一成果入选欧洲物理学会“2008年度十大进展”[N];工人日报;2009年
4 记者 吴长锋;我量子信息实验研究继续国际领先[N];科技日报;2008年
5 科文;量子通信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4年
6 耿熹;陈增兵:不会遭窃的量子通信[N];北京科技报;2008年
7 冯骞 本报特约通讯员 陈枫;量子通信:划时代的崭新技术[N];解放军报;2011年
8 ;解放军量子通信世界第一[N];世界报;2010年
9 代群;中国科大在量子通信实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N];大众科技报;2008年
10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杨晓萍;我国远距离量子通信研究取得突破[N];光明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