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自混合传感与光学定位跟踪技术研究

桂华侨  
【摘要】:本论文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美国微软公司西雅图硬件部合作的《激光自混合多普勒跟踪》、《光纤激光自混合多普勒跟踪》和《二维光学定位跟踪》三个研究项目背景下进行的。 半导体激光自混合效应传感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及非接触性等显著优点,可实现速度、距离、振动等物理量的传感测量,已成为当前光学传感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新型单纵模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自混合效应传感技术进行了应用基础研究,研制了高精度的VCSEL自混合测速系统、测距系统、测振系统以及双眼法实时二维光学三角定位跟踪系统,获得了丰硕的高新技术创新性成果。 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 1.用三镜腔模型和激光器速率方程深入研究了激光自混合效应传感的基本原理,数值模拟得到对激光器电流进行调制时不同反馈程度下的自混合信号,由自混合信号模拟重构出外界反馈物体的振动波形,理论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2.研制成功出VCSEL自混合测速系统,采用VCSEL动态连续三角波电流调制方法在5..mm/s~479mm/s速度范围内实现了准确的方向判别和精度优于3.1%的绝对速度测量。该系统也实现了液体流速测量。 3.研究了聚合物光纤作为光传输介质对VCSEL自混合测速信号的影响,首次观察到自混合信号的波形畸变和频谱展宽现象。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聚合物光纤端面较大的散射光接收角是引起自混合信号波形畸变和频谱展宽的最主要原因。 4.研制成功VCSEL自混合测距系统,提出用差频模拟锁相技术在80~480mm距离范围内实现了误差小于2mm的绝对距离测量。同时深入分析了自混合测距系统中信号相位的突变、采样时间、调制三角波频率和幅度、VCSEL调制特性等因素对测距精度的影响,优化了系统参数。 5.研制成功聚合物光纤传光的VCSEL自混合测振系统,在光纤出射端面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阮玉,杨宜;基于VCSEL的高速光收发模块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3年01期
2 ;效率达到53%的VCSEL激光器[J];电子产品世界;1995年05期
3 郑华;适应高速数据带宽的半导体激光器:VCSEL[J];电子产品世界;2000年09期
4 Robert Bryan,Brian Gibson,沈晓;VCSEL技术在高速数据通信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00年12期
5 张伟利,潘炜,罗斌,邓果;基于谱估计法的VCSEL噪声特性研究[J];激光杂志;2004年02期
6 林世鸣,程澎,康学军,马晓宇,高俊华,刘士安,张光斌,曹青,朱家廉,王红杰,罗丽萍;低阈值红光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J];高技术通讯;1999年07期
7 黄静,郭霞,渠红伟,廉鹏,朱文军,邹德恕,沈光地;AlAs/AlGaAs的湿氧氧化及其在VCSEL制备中的应用[J];半导体光电;2003年05期
8 赵鼎,林世鸣;基于矢量光场的VCSEL数值模型[J];半导体学报;2003年12期
9 ;1310nm VCSEL技术如何影响了850nm应用在LazrSPEED~解决方案上的价值?[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5年03期
10 ;下一代激光二极管的发展动向[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7年12期
11 李孝峰,潘炜,罗斌,马冬,王勇;主-从式外腔VCSEL混沌同步理论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5年04期
12 套格套,初国强,宁永强,秦莉,孙艳芳,金珍花,晏长岭,刘云,王立军;大功率底发射VCSEL出光窗口增透膜的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4年06期
13 宇飞;调谐范围达40nm的电泵浦1.5μm MEMS VCSEL[J];光机电信息;2005年03期
14 金轸裕;光通信技术的研发动向[J];光机电信息;2002年05期
15 高国龙;制作在VCSEL外延结构内的增强型光电探测器[J];红外;2000年09期
16 彭月平,邓秋霞,李伟;带诊断监视器的高速VCSEL驱动器MAX3740A[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4年05期
17 宋晓舒;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制造商强攻1300nm电信业堡垒[J];光机电信息;2002年08期
18 赵路民,王青,宁永强,王立军;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及其进展[J];光机电信息;2003年07期
19 许连生;李素丽;王树平;;微机计程仪测速系统设计探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0 高俊钗;李翰山;韩冰;雷鸣;;新型天幕靶测速系统精度分析[J];太原科技;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华侨;黄伟;汪洪波;吕亮;谢建平;赵天鹏;许立新;吴云霞;明海;;聚合物光纤传光的VCSEL自混合测振系统特性研究[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韩永;刘国栋;李玉坚;贾飒爽;;小型组足球机器人测速系统研究[A];2005中国机器人大赛论文集[C];2005年
3 张照云;高杨;赵兴海;赵翔;;激光自混合干涉测速技术[A];2008年激光探测、制导与对抗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志伟;罗天友;;多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的应用进展[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谢志国;郑荣升;林开群;阎杰;张永生;;基于可见光VCSEL的聚合物光纤高速信号传输[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章力旺;潘潮;;超声波脉冲回波式物位测量仪[A];200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程荣仓;刘正之;许家治;;基于逆变装置并联电流调制模式的分析[A];第二届全国特种电源与元器件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光秒;陈军;葛剑虹;朱小平;;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在自由空间通信中的应用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高明哲;;关于用三角法证Hilbert不等式问题研究[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4(10)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0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石雄;徐建;;CPT原子钟电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华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自混合传感与光学定位跟踪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王焕钦;新型光电测距与三维成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徐军;单模VCSEL自混合测速、测距及三维图像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何德勇;单模VCSEL自混合激光多普勒测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王伟;高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偏振特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6 张立森;大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结构设计与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7 刘迪;高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热行为特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8 杜振辉;激光多普勒效应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方法和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徐建;被动型相干布居数囚禁原子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侯立峰;高功率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热理论与制备工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煜;激光近程动态测距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左亮;VCSEL刻蚀工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高英强;新结构电泵浦VCSEL热特性模拟与测试[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4 贾霄;可见光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研制及其特性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5 黄雪兵;光电负反馈VCSEL的偏振特性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王震宇;基于VCSEL的ROF链路收发模块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许原;低噪声高精度VCSEL半导体激光器控制系统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吴志全;基于ANSYS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热特性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梁龙;K波段低速微波测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长沙矿山研究院;2012年
10 韩力英;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偏振特性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林;VCSEL影响网络测试[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2 宋学德 郭小嘉;深圳高速公路测速系统全面升级[N];人民公安报;2007年
3 李子亭王雅青;在线故障测距技术获国家发明奖[N];淄博日报;2008年
4 杨艺华;测速电子警察领到“健康证”[N];海南日报;2008年
5 李中;我国电力线路故障定位难题被攻克[N];中国电力报;2007年
6 柯信;我攻克电力线路故障“定位”难题[N];科技日报;2007年
7 崔伟尚明安;山东蒙阴专项检查交通监察类电子产品[N];中国质量报;2007年
8 Molex企业布线网络部;您的主干足够强壮吗?[N];计算机世界;2005年
9 李斌;测距系统准确找出故障点[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10 焦轩 雷菡;车辆超速50%将被“卡”[N];扬州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