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稀土固态配合物的光声位相分析及新型光声池研究

胡斌  
【摘要】:光声光谱是在声电弱信号检测以及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综合光、热、电、声等原理和技术的光谱分析新方法。光声光谱适用面广,可以检测气、液、固各种形态的样品,对于传统光谱难于处理的高反射、高散射、不透明的物质同样适用:光声光谱对样品前处理要求简单,可以实现原位无损分析;光声光谱可同时提供振幅和位相信号,研究光声位相可以获得样品光学性质、热学性质以及与无辐射弛豫过程相关的多方面信息。目前,光声位相的研究较之光声振幅相对滞后,理论和技术都还需继续深入和开拓发展。 光声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在稀土固态配合物的研究中得到体现。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光谱性质而在发光、通讯、催化等众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因此稀土固态配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光声位相提供了配合物分子内部能量弛豫的相关信息,可借此研究配合物分子结构、能级分布、能级寿命、发光特性以及分子内能量传递模式等。 光声光谱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核心部件光声池的发展。光声池研究成为光声光谱仪器发展的关键内容。光声光谱仪器发展包括两个重要方向,其一是新型光声池的开发,即开放型光声池的研究和应用;其二是光声光谱仪和其它分析仪器的结合联用,扩展光声光谱的应用范围,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光声位相分析稀土固态配合物,包括对配体三重态能级寿命的研究,配体取代基位置对能级分布以及分子内能量传递模式影响的研究;二是压电光声池的研究,包括开放型光声池的开发,利用压电光声位相测定仪器贡献位相,进而分析样品热扩散率等工作;三是气体耦合光声池和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的联用,稀土配合物近红外光声光谱的分析,以及近红外光谱在溶液样品中的应用等。 论文共分七章,各章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综述光声光谱理论、技术和应用的进展。阐述了建立在R-G理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声光学[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1年01期
2 杨正银,王流芳,吴集贵,李兴玉;2-羰基丙酸(吡啶-4-甲酰基)腙稀土双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J];应用化学;1992年03期
3 王世英;于广谦;李玉良;;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载体稀土配合物的Double-Double效应[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4 赵永亮;连锡山;赵凤英;;邻溴苯甲酸稀土配合物的光谱特性[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5期
5 王增林;牛春吉;胡宁海;倪嘉缵;;稀土与L-脯氨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J];化学学报;1993年03期
6 李建宇,张颂培,曾红;稀土配合物光转换剂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现代化工;1998年12期
7 梁利芳,李源英,杨燕生;苯甲酰三氟丙酮与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8 但悠梦,聂光华,余爱农,胡卫兵;稀土配合物[Tb(C_3H_7NO_2)_2(C_3H_4N_2)(H_2O)](ClO_4)_3的合成、表征与热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9 郑文杰,陈填烽,杨芳;光谱学事件的时间标度与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J];暨南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罗爱华,赵超先,张淑仪,张仲宁,水修基;利用瞬态热栅法测定固体材料的热扩散率[J];中国激光;2004年12期
11 胡远芳,王艳,胡卫兵;稀土配合物[Nd(C_3H_7NO_2)_2(C_3H_4N_2)(H_2O)](ClO_4)_3的合成、表征与热分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2 王党辉;杨一心;杨一勤;赵天成;伍星;王少康;侯瑶;陈慰宗;;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甘氨酸Schiff碱镨(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J];科学通报;2005年23期
13 邓瑞平;于江波;张洪杰;李哲峰;周亮;彭泽平;郭智勇;;Sm(TTA)_3phen的摩擦发光及发光现象与配体性质的关系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6期
14 黄建军;钟平;胡雯;;对叔丁基杯[6]芳烃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江西化工;2008年03期
15 聂春红;董艳萍;迟彩霞;乔秀丽;王佩华;;对硝基苯酚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6 张辉;黄常洪;张扬;喻莉萍;李旭;周菊锋;李强国;胡吉林;;稀土配合物La(C_7H_5O_3)_2·(C_9H_6NO)对血浆蛋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12期
17 刘艳红;朱保华;;稀土配合物的发光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8 关莎莎;刘连利;孙彤;王莉丽;;波长转换膜的制备及表征[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9 完颜辉,董文基,李小静,冯长周,杨汝栋;稀土元素-双-4-酰基吡唑啉酮-季胺盐离子缔合型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J];稀土;1989年02期
20 任吉民,裴奉奎,王文韵;水溶液中羟脯氨酸稀土配合物的NMR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景利;叶志强;王桂兰;陈永刚;张文珠;;细胞内生理活性组分测定用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研究[A];第七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徐君;邓志敏;刘伟生;唐瑜;;β-二酮稀土配合物@凹凸棒石黏土杂化发光材料研究[A];2010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洪建权;张立新;周锡庚;;脒基双烷基稀土配合物对二氧化碳的活化[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4 宋玉民;卞常鑫;王璞玉;;阿魏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抗凝血性能研究[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粒子加速器学会第六届“希望杯”青年优秀论文终评会纪要[A];粒子加速器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文集[C];2004年
6 胡志家;邱薇薇;张其锦;朱冰;;稀土配合物液芯光纤的放大自发辐射现象[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贾志欣;杨超;罗远芳;谢婵;贾德民;;维生素C稀土配合物在天然橡胶/炭黑复合材料中的防老化作用[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张衍;徐海兵;;聚集诱导荧光增强功能稀土配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焦鹏冲;徐海兵;;通过桥联配体调控稀土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徐海兵;;功能稀土配合物结构与性能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斌;稀土固态配合物的光声位相分析及新型光声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陈彪;稀土掺杂聚合物微结构及其光谱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苏伟;光响应聚合物囊泡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胡俊涛;ZnO、ZnS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发光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戴雪龙;PET探测器神经网络定位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钱海生;碳、硅基功能纳米纤维的模板合成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谢煜;基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网络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陈勇平;通过噬菌体文库鉴定透皮输运蛋白质肽[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黄鲲;LAMOST观测控制与数据获取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王雷;顶夸克对产生的R宇称破坏效应及带电Higgs对产生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伟;键合型稀土铕配合物及其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刘艳红;含三联吡啶的稀土及钴簇共轭桥联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王宏胜;Ⅰ、苯基乙酰甲基亚砜与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发光 Ⅱ、苯基乙酰甲基亚砜与碱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王兴锋;酰胺型开链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伊春丽;酰胺型多足桥联配体稀土超分子配合物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马松涛;光致发光稀土/丙烯酸酯类聚氨酯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轻工业大学;2010年
7 梁兆玲;三种有机化合物、某些稀土化合物和配合物的抗HIV活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全芹;不对称三明治型酞菁稀土配合物LB膜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何文杰;吨酮冠醚类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刘国德;新型β-二酮类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D];中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群熊润频;中国科大:少年班将长期坚持,但不推广[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陈续;创新:建设一流大学的原动力[N];光明日报;2003年
3 记者 刘蓓蓓;“两弹一星功勋”郭永怀力学遗著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仇方迎通讯员 胡胜友;“科大现象”的文化思考[N];科技日报;2007年
5 王卉;王志珍:知常守朴 自得其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6 孙闻;“引用榜”清华居首 “收录榜”浙大称雄[N];人民日报;2007年
7 田红 记者 胥茜;论文无创新 一票能否决[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刘纯友;南极科考新话题[N];安徽日报;2006年
9 记者 欧阳春艳;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揭晓[N];长江日报;2005年
10 王握文周珞晶 吴丹;11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启示[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