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微纳米吸附接触力学模型的研究

郑志军  
【摘要】: 在微纳米尺度下,材料的表面形貌和表面相互作用极大地影响了材料的接触行为。本文对连续介质接触力学模型作了进一步推广和补充,研究了具有任意表面形状和任意表面相互作用的轴对称弹性体的正向吸附接触问题,其目的是提高完全自洽模型的实用性和Maugis模型的有效性。 对于具有任意表面形状和任意表面相互作用的轴对称弹性体,我们建立了表征表面变形和表而相互作用的协调关系以及载荷—位移关系,得到了无摩擦和无相对滑动两种情况下的完全自洽模型。为便于数值计算,我们将协调关系写成不含位移的形式,即写成以表面中心间距作为控制参数的形式,并将其无量纲化。我们发现,在无摩擦和无相对滑动两种情况下,协调关系和载荷—位移关系分别具有相同的无量纲形式,只是表征材料性质和表面形状的无量纲参数(?)的定义有所不同。该参数在无相对滑动情况下是其在无摩擦情况下的1—β~2倍,其中β为Dundurs常数。我们同时研究了二维无摩擦正向吸附接触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自洽模型。 本文对完全自洽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和规范,通过这一努力将有望改善该理论模型不实用的状况。采用自适应网格技术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精度。采用表面中心间距控制法得到了完整载荷—位移曲线,该方法首先为Greenwood所采用,它不需要处理解分歧的情况,我们进一步将协调关系改写成不含位移的形式更加方便了这种控制方法的使用。采用Riemann-Stieltjes积分,从本质上消除了Greenwood提到的奇异点的影响,避免了近似积分的处理,进一步简化了数值求解过程。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加快了收敛速度,提高了迭代效率,并分析了Attard和Parker采用松弛法给出错误结果的可能原因。 将完全自洽模型应用于具有幂次型表面和Lennard-Jones作用势的轴对称问题。结果表明突跳行为是实际问题中采用位移控制模式引起的。我们发现表面摩擦对变形起抑制作用。我们定义了扩展Tabor数μ,并发现了对于任意有效的形状指数n存在从JKR-n到Bradley-n的扩展MYD转变。 本文还将Maugis模型推广到具有任意有效的表面形状和任意形式的表面吸附作用的轴对称问题,得到了广义Maugis模型,研究了表面形状和表面吸附作用对接触模型的不同贡献。使用Dugdale势近似表面吸附作用得到了广义M-D模型,在两个极端的条件下分别得到了广义JKR模型和广义DMT模型。将广义M-D模型应用于具有幂次型的表面,得到了M-D-n模型,并给出了拔出力从JKR-n到DMT-n的转变情况。基于M-D-n模型,对Johnson-Greenwood吸附图进行了推广,进而建立了以转变参数Λ、无量纲载荷(?)和形状指数n为轴的三维吸附图,指出了各近似理论模型的适用范围。 在近球体吸附接触的M-D模犁中,粘着应力σ_0通常被取为理论应力σ_(th)以匹配完全自洽模型。这种作法过于随意,而文献中也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案。本文在推广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方案,即以近似模型和精确模型在刚性极限下拔出力一致这一条件来确定粘着应力σ_0的值。我们首先讨论了具有幂次型表面的轴对称弹性体以Dugdale势近似Lennard-Jones作用势的吸附接触问题,给出了粘着应力σ_0的新的建议值为k(n)△γ/z_0,其中系数k(n)与形状指数n相关,△γ为吸附能,z_0为两个平行半空间的平衡间隔。特别地,在近球体n=2的情况下,新的建议值可以被确定为0.588△γ/z_0(=0.573σ_(th))。使用该值的M-D模型与使用Maugis建议的理沦应力σ_(th)(=1.026△γ/z_0)给出的结果相比,在载荷—位移曲线、JKR-DMT转变、表面变形分布和表面压强分布等方面都更吻合于完全自洽模型的结果。这对于其它任意有效的形状指数n也有同样的结论。我们还给出了对应于更一般彤式的Lennard-Jones作用势的粘着应力σ_0。最后,我们研究了理想球体和弹性半空间之间以Dugdale势近似Lennard-Jones作用势的吸附接触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光明;宋顺成;杨显杰;;高速冲击过程数值分析的再生核质点法[J];力学学报;2007年01期
2 刘天祥;刘更;谢琴;佟瑞庭;;粗糙表面热弹塑性接触问题的无网格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3 林秀华;Au/GaP接触体系界面特性的XPS分析[J];物理学报;1998年12期
4 黄承义,顾王明,郑际嘉;应用有限元混合法分析两弹性接触体的动力响应(理论部分)[J];海军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5 冯英;研究双层弹性接触问题的计算[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6 朱世玮;;双层弹性接触问题的混合有限元法[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7 林秀华;AuBe/p-GaP接触体系界面特性随温度变化的研究[J];发光学报;1998年02期
8 王建省;接触热弹塑性蠕变屈曲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9 ;海外窗口[J];河南科技;1998年10期
10 陈万祥;郭志昆;钱七虎;;基于接触理论的弹体偏航机理[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11 郭志昆;陈万祥;袁正如;王起帆;;新型偏航遮弹层选型分析与试验[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12 冯剑军;谭援强;;基于Hertz理论圆柱和平面之间的滑动接触分析[J];摩擦学学报;2009年04期
13 崔俊芝;关于有间隙的弹性接触问题[J];力学学报;1980年03期
14 汪久根;非牛顿作椭圆接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95年04期
15 ;发光材料[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9年04期
16 冯剑军;谭援强;;刚性圆柱和半平面之间摩擦滑动接触中的应力计算[J];工程力学;2010年08期
17 钟阳;钟志华;李光耀;孙光永;徐峰祥;;机械系统接触碰撞界面显式计算的算法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3期
18 陈曼琪;用拟弹性叠加、双重迭代法解弹塑性接触问题[J];固体力学学报;1983年03期
19 尚勇,陈至达;带有摩擦的单边接触大变形问题的研究(Ⅰ)——增量变分方程[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9年12期
20 赵兰浩;李同春;牛志伟;;有初始间隙摩擦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混合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衍;吴中如;;基于分形理论的接触体互馈机理及力学模型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左玉芬;余凤媚;常昆;程克梅;陈曙东;王蔺;;硝酸酯炸药与聚氨酯胶的相互作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3 黄黎明;左玉芬;罗雪梅;;温湿度作用下材料间的相容性[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4 沈涪;;接插件镀金接触体可焊性质量问题分析[A];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左玉芬;常昆;韦力元;王丽彦;彭强;;炸药和高分子材料在老化过程中的相容性[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6 刘健海;温诗铸;;滚动轴承乏油计算模型[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7 冯瑞玲;赵占厂;谢永利;;MARC软件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宋全军;王琴;沈涪;;影响接触体电镀金层分布的主要因素[A];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黄健萌;高诚辉;;滑动摩擦过程弹性/弹塑性变形对粗糙实体热力的影响[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左玉芬;常昆;程克梅;徐瑞娟;;炸药和高聚物在老化过程的相容性研究[A];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志军;微纳米吸附接触力学模型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单小彪;钢丝滚道球轴承的接触力学特性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肖友刚;多支承回转窑接触体系的力学特征研究及参数优化[D];中南大学;2004年
4 董春迎;弹塑性边界元法的若干基础性研究及在接触问题上的应用[D];清华大学;1992年
5 赵兰浩;考虑坝体—库水—地基相互作用的有横缝拱坝地震响应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6 刘天祥;宏观—微观热弹塑性粗糙表面接触问题的EFG-FE耦合方法[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乔玲;长程力诱导软弹性固体表面不稳定模式的预拉伸控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徐颖强;循环载荷下接触安定问题的数值方法及工程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9 陈奇;基于分形理论的汽车变速箱齿轮接触强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冯瑞玲;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性状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书功;谐波齿轮柔轮有限元力学分析及结构参数改进[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6年
2 冉兆波;螺旋锥齿轮传动强度精细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3 常海艳;混合陶瓷球轴承运转工况下的有限元数值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4 张海涛;混合陶瓷角接触球轴承的有限元分析及其仿真初探[D];天津大学;2006年
5 胡淼;基于数值仿真的背索锚碇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6 张娟;船坞拉锚坞室墙与地基土体共同作用的有限元分析[D];扬州大学;2006年
7 佟瑞庭;多层介质粗糙表面热弹塑性接触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马峰;双金属轴套圈圆成形影响因素的有限元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闫明;车架管材小弯曲半径热成形研究[D];燕山大学;2007年
10 于军涛;基于MSC.Marc双层复合材料轴套成形的仿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锋 通讯员 崔宁;郑州人打造了神六经脉[N];郑州日报;2005年
2 记者 曾屹崧通讯员 易广丽;警营开放日将让市民过足“警察瘾”[N];法治快报;2008年
3 王向娜;一个也不能少[N];中国体育报;2008年
4 赵荣立;艾滋病如何诊断和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邹奕萍;后“非典”时期信息应用将大行其道[N];通信信息报;2003年
6 邓步来;家里有艾滋病病人怎么办?[N];重庆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宋明恢;苗立杰:我的性格有点男性化[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8 闫晓虹;今年流行啥面料?[N];科技日报;2002年
9 张芳;试论幼儿体育兴趣的培养[N];甘肃日报;2003年
10 白柯;体验式培训:玩的是“身跳”,“心跳”?[N];中国经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