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含不饱和疏水长链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溶液流变行为

严云飞  
【摘要】: 近年来,一种由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通过非共价键作用自发聚集而成、形态上与长链柔性高分子极为相似的蠕虫状胶束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它们不仅具有传统聚合物的一些优良特点,而且产生了新的特性,比如,蠕虫状胶束的尺寸和形态可以随时通过加入其余种类的表面活性剂、电解质或改变温度来调节,从而制备出性能即时可调的新型材料。这些特殊的性能促使蠕虫状胶束在制作纳米材料的新型模板、DNA片断分离以及工业过程中的新型稠化剂等领域获得了重要的应用,获取结构和尺寸可控的、以及温度稳定性高的蠕虫状胶束体系也因此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合成了一系列含超长不饱和疏水基团的阳离子型挛二连表面活性剂22:1-s-22:1和单疏水链表面活性剂EHAB,研究表明它们在水溶液中具有特殊的聚集行为,具体结果如下: 利用低温重结晶和高真空精馏的方法制备了较高纯度的芥酸衍生物--顺—13—二十二烯基-1-溴代烷,并且以此不饱和溴代烷和N,N,N',N',—四甲基挛二叔胺为原料,通过双季铵化成盐反应制备了系列挛二连表面活性剂22:1-s-22:1(s=2、4和6),以上述溴代烷和N,N,N—二(2-羟基乙基)甲基叔胺为原料制备了单疏水链表面活性剂EHAB,IR、~1H-NMR和元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制备样品的结构与设计的目标分子相吻合,化学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产物中活性物含量均大于98.5%。 测定了22:1.s-22:1和EHAB溶液的表面张力、电导率并由此得到了它们的CMC、C_(20)和γ_(CMC)。22:1-s-22:1系列表面活性剂的CMC值仅比EHAB降低了一倍左右,也严重偏离CMC与表面活性剂疏水碳链长度的线形衰减关系,表明22:1-s-22:1在浓度低于CMC的极稀溶液区形成了预胶束聚集体。同时还探讨了它们在气液界面上过剩吸附量、分子界面面积、球状胶束电离度以及聚集过程中的Gibbs自由能变化等性质,研究表明,连接基团s的变大,不利于22:1-s-22:1形成稳定的预胶束聚集体,但却利于球状胶束的形成。 稀溶液粘度实验结果表明,22:1-2-22:1在浓度大于CMC后形成了囊泡聚集体;EHAB和22:1-6-22:1首先形成了球状胶束,随着浓度的增加,球状胶束转变成了棒状胶束,它们球棒转变对应的临界浓度分别为8.1×10~(-4)mol/L和9.0×10~(-4)mol/L;22:1-4-22:1可能形成了囊泡和棒状胶束的混合聚集体,上述挛二连表面活性剂的不同聚集倾向,与连接基链长对表面活性剂聚集参数的改变是一致的,即随着连接基长度s的变短,22:1-s-22:1分子的聚集参数p越大,其形成更低表面曲率的聚集体的倾向也更大。由稳态剪切实验我们得到了25℃时22:1-6-22:1和EHAB体系内部蠕虫状胶束的临界交叠浓度C~*分别为4.0mM和8.5mM,表明22:1-6-22:1分子形成蠕虫状胶束的倾向较大。 利用小幅度动态剪切实验,我们研究了EHAB和22:1-6-22:1两种表面活性剂蠕虫状胶束水溶液的线性流变行为,它们的流变行为仍然可以用Cates的“活性高分子”理论来解释,表明挛二连表面活性剂22:1-6-22:1分子庞大体积以及增强的疏水亲脂作用没有对蠕虫状聚集体的平均寿命τ_(break)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溶液组成、温度对两种体系的线性流变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在EHAB体系中(25℃,C_S/C_D=0.5),剪切弹性平台模量G_p和零剪切粘度η_0随EHAB浓度的增长关系分别为G_p~C_D~(2.66),η_0~C_D~(3.37);同样“单体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有机电解质水杨酸钠浓度情况下,22:1-6-22:1体系的G_p和C_D的标度关系为G_p~C_D~(2.91),其增长指数高于EHAB体系,表明22:1-6-22:1分子亲水端间共价键提高了分子的聚集倾向,促进了蠕虫状聚集体尺寸更快地增长。22:1-6-22:1体系中η_0随反离子相对浓度C_S/C_D的反常变化趋势,G_p随C_S/C_D的异常快速增长,显示22:1-6-22:1与水杨酸根反离子间很强的非共价键作用,这种作用导致体系内部在中低温环境中易于生成支化胶束结构;而高温流变实验结果显示,这种作用则较大幅度提高了蠕虫状聚集体的高温稳定性。 大形变剪切实验显示,切变速率将会对蠕虫状胶束及其聚集结构产生较大影响,在亚浓溶液区,随着切变速率的增大,体系依次经历了牛顿流体区、剪切变稀区、剪切带化或平台区和牛顿流体区,牛顿流体区的出现是因为极低的剪切速率流场作用下,体系内的结构未发生任何变化;剪切变稀区对应着胶束之间的解缠结以及沿着流场方向的取向排列过程;剪切带化或平台区与蠕虫状胶束的动态活性本质有关,在较大切变速率流场作用下,可逆断裂和再生行为影响体系应力弛豫过程,胶束间可能还发生了融合反应,生成了特殊的剪切诱导结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姜蓉,赵剑曦;两种联接链的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流变行为[J];物理化学学报;2003年08期
2 卢婷;黄建滨;;具有短连接基团的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质[J];科学通报;2007年17期
3 郑延成,韩冬,杨普华;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J];精细化工;2005年08期
4 刘平;李阳;安静仪;;双烷基双硫酸酯钠表面活性剂的合成[J];精细化工;2008年12期
5 赵金姝;;改善清洁压裂液耐温携砂性能的方法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1年07期
6 张莉,王金本,刘鸣华;TPPS和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复合膜及其手性的研究(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04年04期
7 丁运生;查敏;王僧山;;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与应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6期
8 李江文;赵发琼;曾百肇;;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金表面的吸附行为[J];物理化学学报;2006年02期
9 金向军;李晓萍;林海波;;N,N′—双棕榈酰乙二胺二乙酸钠的合成与性能表征[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邹祥龙;兰云军;银德海;;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皮化材料开发中的应用[J];中国皮革;2007年11期
11 李滨;李友明;康毓之;杨文亮;;纸张涂料用纳米TiO_2表面改性的研究[J];中国造纸;2009年02期
12 米尔顿J.欧森;李富生;胡星琪;;Gemini表面活性剂研究的最新进展[J];甘肃化工;2002年04期
13 叶志文;;Gemini表面活性剂C_(12)-3(OH)-C_(12)·2Cl对膨化硝酸铵晶体性能影响的研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年S1期
14 谭中良;;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耐盐活性研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年S1期
15 李晨;杨继萍;陈功;;磺酸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J];应用化工;2007年05期
16 康睿宇;徐国想;曹静雅;;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研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年S1期
17 陈志;尹莉;张莉;童欢;冯竹;黄友群;;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0期
18 赵剑曦;;Gemini高效稳泡剂[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1年06期
19 李万鑫;李振兴;张根成;费正皓;;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胶束聚集数研究[J];广东化工;2011年05期
20 尉云平;孙文彬;;HMHEC/Gemini混合水溶液的性质及其稳定的乳状液[J];广州化工;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海明;武洪菊;曹东青;李渊;李凯凯;康万利;;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中蠕虫状胶束的耐盐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冯玉军;楚宗霖;韩一秀;王九霞;冯丹;;基于超长碳链表面活性剂的蠕虫状胶束的构筑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胡益民;郭荣;;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水凝胶和蠕虫状胶束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楚宗霖;张永民;冯玉军;;长链表面活性剂蠕虫状胶束溶液剪切带转变的流变学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张永民;郭赞如;冯玉军;;CO_2开关型智能软物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靳小兰;郭平;郭荣;;温度对C_(16)mimBr蠕虫状胶束结构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胡益民;郭荣;;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蠕虫状胶束及其在CdS量子点制备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罗守靖;姜巨福;祖丽君;滕东东;;SiCp/2024复合材料在半固态下流变行为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晓萍;金向军;;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光谱特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罗洪原;尹红梅;丁云杰;林励吾;;硅胶的表面性质及与合成C2含氧化合物催化剂活性组份的相互作用[A];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云飞;含不饱和疏水长链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溶液流变行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杨红梅;熔融插层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形态结构及流变行为[D];浙江大学;2003年
3 马志领;膨胀型阻燃聚丙烯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的表征[D];河北大学;2004年
4 杜西刚;新型烷基苯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5 高雪芹;聚合物在振动场中挤出成型时的流变行为和产品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湛利华;铝合金连续铸轧过程流变行为研究及热—力耦合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7 赵婷婷;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离子液体浓溶液的流变行为及其湿法纺丝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8 于小娟;基于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介孔钼、钨氧化物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朱向东;磷酸钙生物陶瓷表面结构和性质与蛋白质特异性吸附[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张其斌;小麦蛋白质的流变行为和力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福初;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溶液性质及其与高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石翔;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合成及流变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张业范;ρ-AL_2O_3结合Ai_2O_3-MgO质浇注料组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4 刘振华;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在压裂液中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5 陈祖辉;硫钝化GaP半导体表面性质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樊志慧;应用于气相苯加氢反应的Pt/r-Al_2O_3表面性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88年
7 黄贝蓓;Gemini表面活性剂诱导卵磷脂囊泡结构改变的机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杨翠花;镍基纳米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表面性质调控[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书润;茂金属聚乙烯及其与无机纳米材料杂化共混物的流变学、结晶动力学、力学行为和抗紫外老化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10 王娟;自组装膜伏安行为的研究及表面活性剂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人;如何看待年轻下属个性强?[N];就业时报;2006年
2 李静 刘超 王经武;纸张上光油新探索[N];中国包装报;2001年
3 周新腾;长循环毫微粒的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天波;新型复合肥防结产品问世[N];农资导报;2006年
5 陈军;爱动脑筋的吴道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6 石宣;快速钻井剂可提高钻速1.5倍[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李静 刘超 王经武;纸张上光用核/壳型苯一丙一有机硅共聚乳液浅谈[N];中国包装报;2001年
8 ;圣象十年来的技术创新之路[N];中国质量报;2005年
9 刘塑功;通用塑料在工程领域用量逐年增加[N];中国化工报;2003年
10 徐僖;高分子材料向高性能功能化发展[N];中国化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