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人体下丘脑室旁核多基因平衡紊乱与抑郁症

王姗姗  
【摘要】: 下丘脑室旁核(PVN)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神经元活性上调是抑郁症的主要神经生物学特征。因此,CRH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到重要的作用。PVN中CRH神经元受以下诸多因素激动或抑制性调节:(ⅰ)糖激素受体GR和盐皮质激素受体MR及其伴侣分子热休克蛋白(HSP)70和HSP90;(ⅱ)雌激素受体ESR和雄激素受体AR;(ⅲ)CRH受体CRHR1和CRHR2;(ⅳ)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A):(ⅴ)血管加压素(AVP)及其受体AVPR1A、催产素(OXT);(ⅵ)转录因子CREB。 我们假设抑郁症患者下丘脑促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基因转录水平上调,而对HPA轴起到抑制作用的基因转录水平下调。我们首次利用激光显微分离技术结合实时定量PCR,在抑郁症(N=7)和正常对照(N=7)人尸检的下丘脑,定量分析这些与CRH活性调控有关的基因转录水平的改变。分析结果发现,抑郁症组下丘脑PVN中CRH转录水平显著增高,伴随着多受体基因转录的改变。其中,这些促进CRH基因表达或者可激活CRH神经元活性的基因,如CRHR1,ESR1,MR,AVPR1A的转录水平比正常组高,而抑制CRH基因表达的AR低于正常组。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提出抑郁症中下丘脑室旁核多受体平衡紊乱假说,可能与抑郁症中HPA轴活性上调有关,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并且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立民;隐匿性抑郁症诊断探讨(附42例分析)[J];新医学;1995年08期
2 许律西;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与治疗学现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3 陈三星;莫把抑郁当痴呆[J];长寿;1995年09期
4 吴永雄,李碧霞;17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分布[J];福建医药杂志;1996年05期
5 张顺,徐玉;隐匿型抑郁症研究的某些进展[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6年01期
6 柳群方,王健,陈洪,王培胜;隐匿性抑郁症58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1996年03期
7 安科;抑郁症的自我疗法[J];心理与健康;1996年06期
8 ;从名人自杀到人生角色定位[J];中国健康月刊;1998年11期
9 刘青,王丽;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1998年04期
10 乔梁;;心底无忧天地宽[J];科学之友;1998年08期
11 黄国平;家族性抑郁症一家系报告[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9年06期
12 李融!210003;43例抑郁症误诊为某些躯体疾病的报告[J];四川精神卫生;2000年03期
13 王菲,丁宝坤,金魁和;抑郁症的心理治疗[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3期
14 袁志敏,刘运德;充血性心衰患者抑郁症并发率分析[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0年04期
15 刘骁雄;糖尿病与抑郁症——“狼狈为奸”的兄弟点滴谈[J];医药世界;2000年10期
16 蒋华英;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2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年10期
17 杨大梅;抑郁症激越性凶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8 屈永才;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对照及相关因素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9期
19 韩毳,李晓泓,张有志;中医治疗抑郁症理论溯源[J];新中医;2002年06期
20 季建林,张虹复;抑郁症躯体症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海燕;;抑郁症学生的辅导策略[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吕粟;任雯婷;姚丽;龚启勇;;难治与非难治抑郁症神经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韩颖琳;姚志剑;江海腾;卢青;罗国平;;抑郁症患者识别负性表情时杏仁核脑磁源性信号频率变化[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彦;;健康教育在抑郁症病人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周盛年;;微量元素与抑郁症[A];首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6 丁瑛;;浅谈中医理论认识及治疗抑郁症[A];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二○○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周子璇;任燕;杨红;刘霞;孟婧;梁毅平;;首发抑郁症患者神经心理认知功能的特点[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郭淑红;;刮痧治疗抑郁症临床体会[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9 李晓一;邢葆平;吴皓;;抑郁症认知功能临床研究综述[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刘堂龙;;怡诺思治疗伴发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甜;抑郁症相关蛋白树突细胞核蛋白-1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姗姗;人体下丘脑室旁核多基因平衡紊乱与抑郁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郑兴东;CRH、ACTH、NPY和GAL在抑郁症发病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4 吴丽敏;大鼠抑郁症模型中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鱼浚镛;抑郁症的证候要素及其组合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黄晓琦;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涂乾;下丘脑室旁核在电针内关穴抗家兔急性心肌缺血作用中的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8 申鹏飞;“醒脑开窍”针刺方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基础与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4年
9 郭琴;抑郁症患者情绪障碍的脑结构及功能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黄沛钰;1.图形创造思维中抑制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2.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珍;抑郁症去甲肾上腺素信号转导通路及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3年
2 李轩;磷脂酶A2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凤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成超;安徽省某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卫生服务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5 关新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黄芳;从奇经论治抑郁症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7 刘星泉;抑郁症患者的S-ET分析及其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8 赵威;抑郁康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满力;慢性应激抑郁症大鼠海马中c-jun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10 褚蔚;中医抗抑郁症方剂组方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抑郁症病因多[N];保健时报;2005年
2 小翔;抑郁症 只因认知偏了路[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3 附二医心理科 戴王磊;漫谈抑郁症[N];温州日报;2005年
4 山东省安康医院 孙秀娟刘宜东;微笑抑郁症困扰职场人[N];健康报;2007年
5 徐世坤;抑郁症, 不可等闲视之[N];中国水利报;2000年
6 王飞;你的情绪“感冒”了吗[N];大连日报;2005年
7 陈福新;胃出血背后的抑郁症[N];大众卫生报;2004年
8 王淑军;警惕抑郁症“杀手”[N];人民日报;2003年
9 蒲昭和;经常“户外散步”能治疗抑郁症[N];大众科技报;2007年
10 ;告别抑郁 走向快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