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HT-7托卡马克芯部温度涨落与锯齿磁重联的电子回旋辐射成像诊断研究

徐小圆  
【摘要】:我们利用在HT-7托卡马克装置上建立的一套新颖的高时空分辨的电子温度诊断设备:二维电子回旋辐射成像(2D ECEI)系统,用二维成像的方法系统观测了纯欧姆托卡马克芯部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湍流不稳定性和锯齿MHD不稳定性引起的磁重联。 我们在纯欧姆等离子体芯部的电子温度涨落的研究方面主要有如下结果。在低密度条件下的,芯部湍流的宽带电子温度涨落具有电子漂移波湍流的特征:在电子逆磁漂移方向传播,波数kθρs~0.34 ,温度梯度符合混合标长估计。同类型的TEXT-U托卡马克上的芯部湍流相对幅度有1%,而我们的湍流谱的幅度仅有0.5%甚至更弱,观测并分析到湍流的结果是很难得的。但是,当密度非常高时,这支单方向传播的电子模,在等离子体某些区域演变为双模:一支在电子逆磁方向,另一支在离子逆磁方向。这两支模应当分别是TEM模和ITG模。通过对芯部电子温度涨落的二维测量,我们发现了芯部涨落不均匀分布的普适特性。我们还发现,在宽带电子温度湍流中存在低频带状流(Zonal Flow)的迹象。 我们对锯齿MHD不稳定性做了系统的研究。目前,为了解释复杂的MHD锯齿振荡不稳定性实验现象,对于锯齿磁重联过程,理论研究中提出了多种重联模型,其中,有Kadomtsev模型,Wesson模型,气球模3-D模型,和Porcelli模型等,关于重联机理,有气球模的压强梯度和Lichtenberg的磁场随机不稳定性。ECEI诊断方法无需借助刚体旋转假设,能够比较真实反映了磁重联过程,为验证理论模型和深入揭示锯齿磁重联机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手段。我们在HT-7托卡马克装置上,应用ECEI系统进行的实验观测,给出了清晰的二维重联过程。该结果基本符合Kadomtsev模型的图像,而和Wesson模型的图像不一致,符合气球模在低场侧的模型;该结果表明重联机理,倾向于气球模的压强梯度不稳定性,但和气球模在高场侧的结果不一致,但还不能完全排除磁场随机不稳定性的影响。其次,我们利用二维成像还观测到在q~1面附近,存在高阶模(极向模数m 1)的多磁岛结构,以及由它们直接导致的q=1面上多点重联现象。这是一种理论模型还没有深入研究过的新现象。我们研究了不同密度和qa值条件下,高阶模,重联点,以及边界磁信号的特征和关系。对于不同的qa存在一个密度阈值,当密度超过这个阈值后,高阶模会显著的减小,m/n=1/1模代替它成为主导。这个阈值随着qa增加而减小。中心的1/1模和边界磁信号3/1模也是相关的。最后,我们还发现了前兆时间非常短暂的锯齿。这种锯齿主要在大托卡马克中观察到,破裂时间远小于Kadomtsev特征时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成立[J];安徽科技;2009年02期
2 张酣,夏健生,潘国强,赵勇,孙式方,喻道奇,何振辉,方明虎,张民健,张涛,陈祖耀,钱逸泰,张其瑞;Sr-Y-Cu-O体系的超导电性[J];低温物理学报;1987年04期
3 姚连增,程庭柱,范成高,雷远涛,卢江,杨丽,黄允兰,周贵恩,张浴恒;Bi_3SbSr_4Ca_4O_y单晶体生长及其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1991年Z1期
4 冯江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发展研究组[J];科学学研究;1992年01期
5 张瑜;;献给科技界和教育界的书——《钱学森与中国科大力学系火箭小组》[J];科学中国人;2009年12期
6 张永谦;蒋国华;;为中国科学和科学家服务的一生——沉痛悼念田夫同志[J];科学学研究;2010年08期
7 傅佩珍,郜志农,吴以成,陈祖耀,钱逸泰,王俊新,余维朝,李学明,汤洪高;BaB_8O_(13)晶体生长[J];人工晶体学报;1991年Z1期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简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年04期
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5 杨眉;李亚军;刘卓燕;邵承瑾;;基于ESI的我国高校化学学科发展态势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7期
16 庄礼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简介[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88年02期
17 ;环境地学[J];环境科学文摘;2008年03期
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 物理学、天文学[J];物理;2008年08期
19 麦振洪;;我的良师益友[J];物理;2011年06期
20 王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蚌埠教学仪器厂的电子衍射仪中标并通过鉴定[J];物理;199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濮祖荫;肖池阶;张贤国;王珏;周煦之;付绥燕;谢伦;王晓钢;马志为;宗秋刚;刘振兴;M.W.Dunlop;;磁层磁重联观测研究进展:中国双星计划探测新成果[A];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王晓钢;;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的磁重联现象[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3 魏奉思;胡强;R.Schwenn;冯学尚;;行星际空间中的磁重联现象[A];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周国成;;磁重联和波关系讨论[A];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陈出新;;等离子体片中磁重联后磁流通管的运动[A];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2年
6 陈出新;;等离子体片中磁重联后磁流通管的运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史全岐;濮祖荫;张贤国;傅绥燕;肖池阶;刘振兴;马志为;;磁层顶三维磁重联的初步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夏源明;;前言[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粒子加速器学会第六届“希望杯”青年优秀论文终评会纪要[A];粒子加速器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文集[C];2004年
10 周国成;L.C.Lee;;磁重联扩散区结构的解析研究[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小圆;HT-7托卡马克芯部温度涨落与锯齿磁重联的电子回旋辐射成像诊断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丁健;磁重联中的电子加速和动力学Alfvén孤波的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胡俊涛;ZnO、ZnS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发光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戴雪龙;PET探测器神经网络定位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朱永春;水、醇体系合成金属Ni、Co纳米材料[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钱海生;碳、硅基功能纳米纤维的模板合成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程敬原;海洋油气勘探仪器参数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谢煜;基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网络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杨柱;以树枝状聚(醚—酰胺)合成的两亲性树枝状聚合物及其药物包裹/缓释行为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陈勇平;通过噬菌体文库鉴定透皮输运蛋白质肽[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水平;X线区域等离子体对磁重联率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2年
2 张强;尘埃等离子体磁鞘特性和非线性撕裂膜不稳定性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刘强;恒化器模型中两种具有休眠机制的微生物物种竞争同一种资源的动力学性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姚波;蛋白CMS SH3结构域溶液结构的测定及其与c-Cbl C-末端多肽相互作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王丹丹;hUBF HMG box5蛋白折叠和结构稳定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任祥军;多孔陶瓷膜材料的研制及在气固分离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赵三平;南海西沙群岛海鸟生态环境演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贾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建与发展(1958-1966年)[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赵洪亮;吸积盘中Sweet-Parker重联对一种磁发电机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勇;移动坐标系FDTD方法在电磁脉冲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群熊润频;中国科大:少年班将长期坚持,但不推广[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陈续;创新:建设一流大学的原动力[N];光明日报;2003年
3 记者 刘蓓蓓;“两弹一星功勋”郭永怀力学遗著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仇方迎通讯员 胡胜友;“科大现象”的文化思考[N];科技日报;2007年
5 王卉;王志珍:知常守朴 自得其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6 孙闻;“引用榜”清华居首 “收录榜”浙大称雄[N];人民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纯友;南极科考新话题[N];安徽日报;2006年
8 记者 刘纯友;中科大今年仍不扩招[N];安徽日报;2006年
9 张树真;合肥良机VS上海良机[N];中国企业报;2008年
10 何聪;少年班30年,成败如何看[N];人民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