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802.16/WiMAX系统中QoS和节能机制研究

朱斌  
【摘要】:在过去的20年间,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各种无线通信领域的先进手段和方法不断引入,以实现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丰富的业务接入能力、更好的QoS水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以IEEE 802.16系列标准为技术基础的宽带无线城域网标准。802.16系列标准的提出是为了满足“最后一公里”宽带无线城域网接入的问题,它不仅集成了Wi-Fi无线接入技术的移动性与灵活性,还拥有DSL与Cable Modem等基于线缆的传统宽带接入技术的高带宽特性和相对理想的服务质量。 IEEE 802.16标准为运营商带来可运营、可管理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QoS保证,为此,IEEE 802.16标准在MAC层定义了一套QoS机制,支持不同的服务等级,然而这个QoS机制中并没有规定接纳控制算法和数据调度算法的具体实现方案,所以无法直接应用。IEEE 802.16e标准增加了对移动性的支持,而移动设备通常使用电池供电,为了降低功耗,延长移动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间,IEEE 802.16e又定义了休眠模式,然而802.16e协议也只是给出了休眠模式相关概念的定义和具体的信令交互机制,没有说明参数如何选择,也没有对休眠模式的性能作出评估。因此,本文将从QoS机制和节能机制这两个方面对IEEE 802.16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论文主要贡献如下: (1)提出了一种适用于802.16e/WiMAX网络的公平接纳控制算法FCAC 分析了已有的802.16e/WiMAX网络接纳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它们单纯依赖于业务的优先级,保证高优先级的业务更容易被接纳,而对于相同优先级的业务则采用先到先分配资源的策略。在实际应用中,这就会产生不公平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公平接纳控制算法FCAC。FCAC根据用户已有的业务情况,动态确定该用户新业务接入的门限,并从理论上得到了该门限的最优值。仿真实验显示,FCAC能够提高网络资源在用户之间分配的公平性而不降低网络的吞吐量。 (2)对多业务场景下,802.16e的休眠模式的性能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休眠算法——协作休眠算法COPS 在802.16e系统中,如果一个MS上同时运行了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它就同时需要激活功率节省类I和功率节省类II。论文首先对这种场景下移动站休眠模式的的能量消耗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由于这两种功率节省类侦听窗口不同步,移动站的节能效率很低;然后提出了一种多功率节省类的协作休眠方法COPS,通过调整功率节省类I的休眠参数,同步功率节省类I和II的侦听窗口,从而提高节能效率;随后又对COPS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相关性能参数的闭合表达式。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的理论分析,并显示COPS不仅提高了节能效率还降低了MAC帧的反应时间。 (3)从网络竞争的角度出发,针对多用户实时业务场景提出一种增强的休眠算法 分析了802.16e系统中多用户实时业务的情况下侦听窗口的分布对网络中MS平均节能效果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改进休眠算法EPSM。该算法通过调整新加入的MS休眠模式的启动时间,在使得不同连接的侦听窗口尽量分散的同时,又兼顾系统负载在OFDM帧上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网络中MS的平均节能效果。EPSM没有改变802.16e标准休眠算法的操作流程,算法的实施也不需要MS的参与,因此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实验仿真验证了EPSM的节能效果,同时我们还发现EPSM还能够降低系统的整体信令开销,提高系统的QoS。 (4)分析休眠模式和数据调度的关系,提出一种节能的数据调度算法 从平滑BS调度器的输入和改进实时业务的调度策略这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一种节能的数据调度算法EESM。EESM一方面通过调整新加入的MS休眠模式的启动时间,降低了休眠的MS之间数据调度的竞争;另一方面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实时业务调度算法EDF进行了改进,在决定数据分组的调度期限时考虑了休眠窗口的影响,提高了处在休眠状态的MS的数据调度优先级,以降低休眠的MS因数据调度而退出休眠模式的概率。仿真实验表明,EESM在保证系统QoS的同时,不仅能够较大的提高了网络的平均节能效率,还降低了系统的整体信令开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邢海涛;何加铭;;一种适用于WiMAX系统的调度算法[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年01期
2 祝鹏;朱光喜;史海滨;林宏志;;WiMAX系统的自适应实时带宽调度策略[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8年10期
3 张明;王锁萍;何涛;;基于博弈论的移动WiMAX接纳控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11期
4 张光胜;徐振阳;窦文华;;MPLS接纳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年07期
5 王春波;蒋智宁;林凌峰;;基于WiMAX的VPN租用线路服务[J];邮电设计技术;2007年10期
6 陈永辉;刘伟;陈凌;;WiMAX调度问题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8年01期
7 黄云峰;郭俊能;;WiMAX系统中基于QoS的接纳控制算法研究[J];广东通信技术;2008年08期
8 高茜;罗军舟;;QoS接纳控制算法的研究与比较[J];计算机科学;2004年08期
9 高文宇;陈松乔;王建新;;IP网络接纳控制研究评述[J];计算机科学;2004年09期
10 陈海燕;袁占亭;张秋余;;基于闭环反馈的接纳控制模型[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1 杨树伟;田霖;石晶林;;WiMAX多播广播业务调度算法探讨[J];移动通信;2008年12期
12 张曙;刘德明;吴广生;常宇光;;EPON和WiMax融合架构下带宽分配算法的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9年12期
13 张明;王锁萍;何涛;;基于博弈论的WiMAX接纳控制算法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4 周莉芳;翁惠玉;;基于IEEE 802.11e EDCA的接纳控制方案[J];微型电脑应用;2007年02期
15 樊霞;何红波;;TD-SCDMA中基于实测功率的上行接纳算法[J];现代电子技术;2007年09期
16 张曦煌;韩仲海;;Web集群中基于接纳控制的QoS-aware请求调度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16期
17 黄存东;李祎;;一种基于RED的接纳控制算法的研究与设计[J];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8 时代;刘富强;徐尚志;;WiMAX网络中信噪比与带宽结合的接纳控制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8期
19 胡迪庆;;基于WiMAX的VoIP的QoS改进[J];计算机时代;2010年06期
20 史俊财;胡爱群;;基于混合业务QoS保证的WiMAX系统调度算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曦;何加铭;胡晓岽;;一种WiMAX接纳控制算法研究[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温蜀山;李乐民;孙海荣;;宽带IP网络发展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199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刘月胜;;探讨海事移动指挥调度系统的构建[A];2008-2009年船舶通信导航论文集[C];2009年
4 李婷;;多约束条件下的QoS路由算法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韩东红;王国仁;周锐;公丕臻;王剑;杜钰;;基于控制理论的数据流QoS自适应框架及卸载技术的研究[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6年
6 乔雷;;NGN应用环境中的IP QoS,任重而道远[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蒋玉新;段友祥;;Web服务中的QoS动态更新策略研究[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杨明川;谭国权;;电信级IP QoS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祥军;邱雪松;詹志强;孟洛明;;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控制下的IP QoS业务接入控制[A];2003年通信软件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程楠;孟德香;;WiMAX系统中的QoS分析[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斌;802.16/WiMAX系统中QoS和节能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覃忠宾;WiMAX系统中QoS导向的跨层无线资源管理机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3 聂伟;WiMAX无线网络QoS测量及优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漆华妹;基于网络演算的无线Mesh网络QoS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朱红宁;面向Web服务组合的服务QoS评价技术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黄昭文;无线MESH网络资源调度算法与QoS保障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琰;无线宽带网络动态调度与跨层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高雨;SUPANET多粒度QoS控制机制及其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陈婷;WiMAX系统中基于跨层设计的QoS保证机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珩;基于QoS约束的组播路由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小强;基于IEEE 802.16 WMAN QoS机制的研究和优化设计[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东;WiMAX系统的分组调度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冀伟伟;WiMAX系统下行链路QoS研究与实现[D];江苏大学;2010年
4 裴满林;EPON和WiMAX融合宽带接入网[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5 陈曦;WiMAX无线宽带接入设备研制及自组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潘锦俊;WiMAX混合业务下行调度机制的研究与改进[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吴林;WiMAX中QoS保证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宋朝眉;WiMAX系统分组调度算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董诗;WiMAX通信系统下行接收链路物理层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范少伟;WiMAX在风力发电故障诊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联通太原市分公司 王厚萍;WiMAX网络及其应用与发展[N];山西科技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晓涛;WiMAX前路模糊恐非坦途[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李恒基;WiMAX前景堪忧[N];人民邮电;2009年
4 孟祥初;全球WiMAX网络部署达587个[N];通信产业报;2010年
5 ;WiMAX企业竞争力点评[N];中国电子报;2008年
6 孙琎;移动WiMAX尚不能在中国使用[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记者 吴艳;WiMAX加速全球商用网络部署[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8 陶群;工业和信息化部:移动WiMAX中国不可使用[N];中国冶金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孙燕飚;国际巨头缩减投资 WiMAX发展前景堪忧[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10 王如晨;投资WiMAX损失10亿美元 英特尔上季利润大降90%[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