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压力和应对的角度理解创新:组织创新奖励政策作为一种压力源
【摘要】:本文研究了组织创新奖励政策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作用机制。这一研究课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可以对创新理论有所贡献也可以为领导决策者提供实践上的启示。基于传统的动机理论(认知评价理论,CET)和新引入的压力应对交互理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CET模型和交互模型。具体说来,CET模型假设内在动机是作为中介变量来传递政策的讯息和控制功能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的。与此同时,交互模型假设应对策略(问题取向应对策略和情感取向应对策略)也可以传递认知评价(政策的挑战性评价,政策的威胁性评价和创新自我效能感)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此外,在该政策的具体情境中,本文认为交互模型比CET模型的预测力更强,而且交互理论所提出的应对策略的中介作用要强于CET模型中内在动机的中介作用。
一家位于中国中部、实施了创新奖励政策的企业被选作合适的调研情境以验证本文的假设。因变量包括一个客观的创新绩效变量(奖励数量),一个主观的测量变量(个体对团队的创新贡献),以及一个衡量政策满意度的变量。结果表明,在CET模型中,内在动机仅能部分解释政策的讯息功能对奖励数量和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交互模型中,问题取向应对策略可以完全或部分解释政策的挑战性评价和创新自我效能感对这三个因变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责备作为情感取向应对策略的一种类型可以完全传递政策的威胁性评价对奖励数量和政策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将所有中介变量纳入到一个模型中,本文发现在CET模型中,问题取向应对策略和责备策略可以完全取代内在动机的中介作用。另外,在交互模型中,在内在动机存在的同时,应对策略的中介作用并没有发生改变。基于上述结果,本文所提出的大部分假设都得到支持。本文的发现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