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供应链质量管理中质量检测的一种模型化方法

颜嘉麒  
【摘要】: 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中一直有三个困难:1)供应链成员的自利性;2)生产过程的信息不对称;3)质量难以准确测量及没有完美的质量检测手段。如何解决这些困难近来引起了各个领域(比如管理科学和运作管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通过数学模型来回答在信息不对称和质量难以准确测量的条件下,如何通过供应链契约设计来控制供应链成员的自利行为。有效的供应链契约条款,比如激励、保证、发行商认证,被用来提高供应链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然而,质量检测作为一种基本、直接的供应链质量管理手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而且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低效的手段而建议采用其他管理手段代替。这是因为在做质量检测决策的过程中,不单需要分析供应链成员的自利性,而且涉及到一些产品领域和检测技术的知识。而这些产品领域及检测技术的知识难以在传统的管理科学和运作管理的模型中表示。传统的管理科学和运作管理研究通常使用一些数学建模方法来研究供应链成员间的自利性和协调冲突的利益行为。而这些产品领域和检测技术的知识的表达只能通常要依赖于产品质量管理专家,却难以在传统的数学模型上表示。本文旨在克服传统的管理科学和运作管理的建模方法的不足,遵循信息系统研究的设计科学的研究模式,提供一种创新的模型化方法来解决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检测问题。 首先,我们讨论在如何通过服务导向的模型化角度来对供应链质量检测问题进行更有侧重性的概念化和表达。通过把服务导向的观点和面向服务的体系的联配,我们提出了一些模型化的指导方针并且解释了具体的模型化过程。我们把模型化的过程分为知识层面和符号层面两个阶段,并且用一些实例用来阐释这些过程。其中,我们采纳了面向目标和信念-期望-意图的模型化技巧,使得我们的模型不仅能表示分析供应链成员利益目标,而且有一个知识表达和推理的框架来支持基于产品领域和检测技术的知识的决策。我们开发了一个样品来阐明我们提出的模型化方法如何在现实环境里应用。 本文工作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提出了一套创新的建模方法来支持供应链质量管理中质量检测的决策。这种建模方法实现了传统的建模方法所不能表示产品领域和检测技术的知识表达,并解决了由此传统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型所不能支持的决策问题。因此这种创新的模型化方法为供应链质量管理领域提供了理论贡献。 (2)通过在实际供应链环境中检验所提出的建模方法的应用,来评价其有效性,这个创造性的设计和评价过程对设计科学研究有创新贡献。 (3)创新性采纳并且延伸和发展了服务导向观点,因此贡献于服务导向逻辑的理论基础。 (4)对面向目标和信念-期望-意图模型化技巧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探索性应用延伸和改进了现有的知识表达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赵文成;张莎;陈绍愿;;浅论品牌价值供应链管理——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新理论体系[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刘佩勇;张庆灵;杨晓光;杨光;张悦;;生物复杂系统及其模型化研究方法与应用[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6(11)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夏征宇;;理性的世纪,理性的回归——谈广告投资回报率预测与广告预算制定的模型化方法及应用系统[A];中国传媒经济(第二辑)[C];2005年
4 李荐民;黄莎白;;C~3I系统对象化模型分析[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杜瑞明;张道军;黄虎杰;;专家系统的发展趋势[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C];1999年
6 李瑞霞;;大学物理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探讨[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艺全;;宏观经济控制系统的二级递阶结构与分级协调控制[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8 彭锦;;不确定理论研究的数学方法论[A];第二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涂序彦;;智能自动化系统的广义模型[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10 邓红艳;;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对压力传感器温度的模型化补偿方法[A];四川省电子学会传感技术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嘉麒;供应链质量管理中质量检测的一种模型化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孙磐石;免疫视角下供应链质量管理及与质量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任翔;定制化生产的作业成本及管理模式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王谦;基于演化结构的产业发展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5 王爱和;传统契约设计模型的不完全性及其改进[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舟;分子筛中吸附和表面扩散的多尺度模型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7 唐忠阳;基于公平偏好评估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契约设计[D];中南大学;2010年
8 梁崴;微观结构噪音下的资产价格行为[D];天津大学;2010年
9 张志勇;企业物流资源配置决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赵鹏飞;中国汽车产业技术供应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皓;基于6Sigma的供应链质量管理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2 刘宗发;长沙百事可乐基于供应链质量管理改进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梅莉;供应链质量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4 刘恩辉;博弈论视角下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胡晓丽;社会科学模型化的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6 朱媛媛;供应链质量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郭沙沙;基于信任博弈的食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沈家静;公平偏好下的食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王恩华;供应链质量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10 周建星;基于KMV模型和符号数据分析的股票板块特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张翼;用CAE技术提高中国客车制造水平[N];机电商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马亮;SGS:值得信赖的风能服务专家[N];机电商报;2010年
3 黄汉平;2000年国际数学年[N];科技日报;2000年
4 特约记者 徐少亚;催生先进陶瓷膜产业[N];中国化工报;2006年
5 卢进;砺炼思维的综合性[N];中国国防报;2002年
6 王红;产品工程:化学工程发展新阶段[N];中国化工报;2002年
7 本报实习生 廖夏铭本报记者 林涌泉;“指点北部湾”的英伦爵士[N];广西日报;2007年
8 质宣;以协同理念 探索航天外协外购产品质量管理[N];中国航天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薇;安全是保障面制品行业发展的基石[N];中国食品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