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受限空间中单链高分子动力学行为的计算机模拟

谢永军  
【摘要】: 近年来,高分子链在受限环境中的动力学行为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对这一动力学行为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生物学中的很多现象;另一方面则因为其有着很广泛而又重要的科技应用前景。高分子链在受限环境中的动力学行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因而限制了很多实验手段的应用。另一方面,理论计算在处理高分子链单元的体积排斥效应时显得力不从心。由此,“计算机模拟”成为此领域中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研究手段。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和新的模拟技术和模型的提出,计算机模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比连续空间的全原子模型,粗粒化格子模型虽然忽略了部分结构细节,但是从计算机模拟速度看更为高效,能够以不太长的计算机机时获得想要的结果。格子模型特别适合于进行Monte Carlo模拟。通过选择恰当的算法,MonteCarlo模拟还能对体系的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 本论文的主体部分采用格子空间的动态Monte Carlo模拟对单链高分子在受限空间中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此外,为了便于与具有体积排斥作用(self-avoiding effect)的自规避行走(SAW)链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本文还对处在二维方形受限空间中的理想高分子链(高斯链)穿越纳米管道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理论研究。 本博士论文的主要创新性贡献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理论研究了处在二维方形受限空间中的理想单链高分子穿越纳米管道进入另一尺寸较大的方形空间的动力学过程。计算了高分子链穿越过程中各状态下的自由能以及所需的穿越时间。链单元与管道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显改变了穿越所需克服的势垒。管道长度增加时,穿越由受熵势垒控制转变为由链单元-管道相互作用控制。这种转变导致穿越时间随链长非单调变化。我们计算得到了穿越时间与高分子链长、管道长度以及链单元-管道相互作用的精确表达式。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理解各因素如何影响高分子链的穿越速度。 2、使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研究了二维方形受限空间中的单链高分子穿越狭窄管道的动力学过程。模拟得到了高分子链在穿越过程所需克服的自由能势垒大小及各步所需时间随链长N以及管道长度M的变化关系。熵势垒的大小线性依赖于链长及管道长度的变化;链长增加时,第一和第二步穿越所需时间τ1和τ2线性增加,而第三步所需时间τ3保持不变;如果保持链长不变,τ1-M2.62,τ2随M线性增加,τ3-M1.90。我们将扩散速度考虑进去,采用Fokker-Planck方程解析计算了穿越各步所需时间随N和M的依赖关系,所得结果与模拟结果很好地吻合。 3、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链单元-管道相互作用能(?)对处在受限方形空间中的高分子链穿越纳米管道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揭示,高分子链的整个穿越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高分子链的受限阶段和成功穿越阶段,所需时间分别定义为τtra[以及τesc。log(τtrap)随链长N以及管道长度M的增加线性变化。对于前者,当链单元-管道相互作用能(?)增加时,线性关系的斜率保持不变;而对于后者,线性关系的斜率随着(?)的增加而变大。链单元-管道之间存在较强的排斥或吸附作用时,高分子链单元很难进入或离开管道,导致高分子链的穿越时间τesc。迅速增大。 4、采用理论计算和Monte Carlo模拟研究了单链高分子从一温度较低(T1)的半无限大二维空间穿过小孔进入另一温度较高(T2)的半无限大空间的动力学过程。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吻合的很好。结果表明,当两侧空间存在温度差异时,正的空间化学势有利于高分子链从低温区域进入高温区域:高分子链穿越小孔所需时间τ与化学势△μ反比,而与链长N成正比;温差△T(=T2-T1)越大,丁越小。 5、采用“键涨落”模型(BFM),对电场作用下单链DNA分子穿越深度不同交替排列的纳米管道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三维空间中,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DNA链的迁移率逐渐增加并渐趋一饱和值;场强(?)相同时,长链DNA的迁移率大于短链分子;DNA链进入窄管道前越过熵势垒所经历的等待时间即熵受限时间τtrap指数依赖于外加场强的倒数。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很好地吻合。对高分子链在熵受限阶段的构象变化的细致研究揭示了装备对不同长度的高分子链的分离机制。DNA链在接近宽窄管道交界处时在电场作用下沿界面方向伸展变形,与短链分子相比,长链DNA有更多的链单元有机会接触界面,从而提高了越过熵势垒的几率,带动整条链进入窄管道,因此熵受限时间较短,平均迁移率较大。对DNA链在二维管道中的穿越过程的模拟研究所得结果证明了我们对上述分离机制的分析的正确性。 6、将Monte Carlo方法和“键涨落”模型(BFM)相结合,模拟了受限于两平行平面间的单链DNA分子在外力作用下的伸展以及撤除外力后弛豫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了受限程度对DNA分子的伸展长度及弛豫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受限程度的增加,DNA分子链的构象更加伸展,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平面间距的减少,DNA分子不同链段之间流体力学相互作用将会被平面屏蔽所致,受限程度不同时DNA分子的弛豫过程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DNA分子的伸展长度(即末端距)随着流速的变化关系与实验结果及其对此所做的理论分析是基本一致的。 7、在电场作用下,DNA链的一部分链段进入受限程度较高的低熵区域而其余链段仍滞留在高熵的自由区域。电场撤除后,进入受限区域的链段将会自发回弹到自由区域。我们采用Monte Carlo模拟研究了这一动力学过程。模拟结果揭示,DNA链的回弹速度由慢到快逐渐增加,这与文献给出的实验现象及建立的理论模型是一致的,DNA链的回弹应归因于链单元在两个区域不同受限程度所产生的熵力的推动。模拟还研究了形成熵受限区域的障碍物的尺寸及间距对DNA链回弹速度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链单元在受限区域的熵正比于链单元所能到达的自由空间占整个受限区域的比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曼丽;吴世康;;高分子三重态敏化剂的研究 Ⅲ.高分子苯乙酮敏化过程中能量迁移的研究[J];化学学报;1988年08期
2 钱昌吉,罗孟波,许健民;高分子链形状与尺寸关联的Monte Carlo模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11期
3 高炜斌;;红外光谱法在高分子材料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年29期
4 陈晓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物理图像和理论模型[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郑曼丽;刘日新;吴世康;;高分子三重态敏化剂的研究——Ⅳ.高分子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光谱、磷光量子产率及光敏化光稳定问题的研究[J];化学学报;1990年04期
6 曹孟駿;;高分子立体化学[J];化学通报;1964年05期
7 金兴坤;高建峰;刘亚青;;新型高分子缓释化肥MSF的养分释放研究[J];天津化工;2007年03期
8 石道钧;吕锡恩;;日本光致变色材料研究的最近状况[J];影像材料;1987年03期
9 周普;杜强国;;原始链模型——一种新的聚合物粘弹性的分子学说[J];化学通报;1987年11期
10 钱敏平,辛连忠,雷功炎,吴承训;缠结高分子链的Brown运动模型及其解缠弛豫时间的计算机模拟[J];中国科学A辑;1990年12期
11 张广照,江明,吴奇;高分子的折叠与聚集[J];高分子通报;2005年04期
12 陈学谦;孙蕾;刘洪来;;固液界面高分子吸附的格点密度泛函[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13 杨勇,李险峰,杨小震;分子动态模拟研究聚丙烯单链的玻璃化转变[J];高分子学报;1997年04期
14 顾芳;王海军;;单链高分子在纳米孔隙中的跨膜输运问题[J];高分子通报;2007年12期
15 张志学;王海军;;单链高分子构象的非格子Monte Carlo模拟[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6 王海军;顾芳;;单链高分子通过薄膜上纳米孔隙的输运过程:链间相互作用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7期
17 黄建花,朱超英,罗孟波;表面活性剂与高分子链混合体系的模拟[J];物理化学学报;2004年07期
18 王葆仁;;耐高温高分子的结构问题[J];化学通报;1973年01期
19 何炳林,李乃宏;高分子试剂[J];自然杂志;1980年09期
20 陈介平;;高分子结构对高分子化学反应性的影响[J];化学通报;198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孟波;;高分子跨膜小孔移位的计算机模拟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许裕栗;陈学谦;韩霞;徐首红;刘洪来;;二元混合高分子刷溶剂响应特性的分子机制-密度泛函理论[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薛奇;滕超;;受限态高分子链玻璃化转变的多重性[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聂仪晶;栗娟;胡文兵;;高分子单链在均匀驱动力场中变形的布朗动力学模拟[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巴信武;刘进军;王海军;;高分子链与两亲性分子作用的相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薛奇;;高分子链的冷流和去拥挤(unjamming)转变[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姚叶锋;陈群;S.Rastogi;;固态高分子链空间排列和多尺度分子运动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杨小震;;高分子链缠结的程度[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9 罗孟波;;高分子链穿越相互作用的小孔的自由能轮廓和动力学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张文科;刘凯;宋宇;张希;;PEO单晶中高分子链相互作用的AFM单分子力谱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永军;受限空间中单链高分子动力学行为的计算机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沈瑜;星型、打结等高分子链的构象及动力学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苏加叶;高分子链相变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浙江大学;2009年
4 郭佳意;高分子链塌缩及流场驱动高分子链迁移穿过微通道过程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李化真;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行为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赵芳;高分子在溶液和生物界面上的行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方志平;硅橡胶类渗透蒸发膜及其扩散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天津大学;2009年
8 陈晓明;利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集体为探针研究有机小分子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相互作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庄小东;新型高分子信息存储材料的设计与制备[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侯静文;聚酯基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用作药物载体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波;高分子链穿过纳米孔的计算机模拟[D];浙江大学;2012年
2 马艳君;链状高分子跨膜输运的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钱宏;部分带电高分子链通过小孔的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姚元根;链刚度对高分子链的构象和动力学的影响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向张衡;受限于同心圆柱套筒间的半刚性高分子链构象行为[D];浙江大学;2011年
6 游晓;高分子共混膜的干燥动力学与相分离结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顾芳;单链高分子通过薄膜上纳米空隙的输运[D];河北大学;2006年
8 江绍钏;高分子链穿孔行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姜俊杰;流场下受限高分子的动力学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陈洁;环境敏感性毛发状单分散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涛;鑫海胶业新产品下线[N];中国黄金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冯海波;中国科学院院士程镕时在高分子材料世界“遨游”[N];广东科技报;2011年
3 李坤宁王春;浦东持续创新喜结硕果[N];科技日报;2008年
4 杨玉良;从肥皂泡到生命过程[N];文汇报;2004年
5 组稿 李法瑞;高分子与现代生活[N];上海科技报;2010年
6 冀川;陶瓷废水的絮凝清洁处理[N];中华建筑报;2004年
7 王雪飞;40项医卫成果获国家大奖[N];健康报;2008年
8 金琳 青华;新型环氧增韧改性剂问世[N];中华建筑报;2004年
9 沈新华;面料新立意 防水与透湿[N];中国纺织报;2002年
10 刘海英;分子导线电刷技术推动体内生物燃料电池研发[N];科技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