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型村镇的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我国旅游业逐渐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成为稳定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村镇社区建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经历了探索、实践和逐步成熟的过程。鼓励政府、社区居民、企业多方主体,积极参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立完善有效的旅游型村镇的社区管理体制和机制,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加快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乡村旅游与村镇社区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研究了旅游型村镇的社区管理模式问题。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村镇社区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研究了面向旅游型村镇的社区管理模式类型,包括:政府主导、承包代理、村民自治以及企业主导的村镇社区管理模式。分析了各类模式下旅游型村镇社区管理的参与主体,研究了各模式下乡村旅游景区社区管理机制,提出了旅游型村镇社区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并选取安徽省黄山市西递村、庄里村、翡翠社区、宏村等四个旅游型村镇社区开展了案例研究。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围绕政府主导的旅游型村镇社区管理模式,分析了政府、社区管理委员会和村民等多主体协同的旅游型村镇社区管理机制,提出了一种兼顾旅游社区和村镇一体化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构建了基于区间型多属性群决策的政府主导村镇社区科学决策模型。以黄山市黟县西递村为对象开展案例研究,探讨了西递村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与旅游经济互动发展的基本特征、分工机制和收入分配形式,研究了科学决策模型以及相关决策机制在西递村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并探讨了该模式中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村民权益保护等问题。(2)围绕承包代理的旅游型村镇社区管理模式,讨论了该模式的形成路径与参与主体、交互过程与协调机制、运营方式与监管机制,设计了承包代理的村镇社区管理科学决策机制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建立了面向旅游型村镇社区承包代理商选择的多属性评价模型。以黄山市黄山区庄里村为例开展案例研究,从代理商实力背景、合作方案竞争力、服务质量维护力等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完成指标赋权,并运用上述评价模型对旅游型村镇社区的承包代理商进行实地评估。(3)围绕村民自治的旅游型村镇社区管理模式,分析了普遍性社区管理机制和旅游资源管理机制,提出了一种解决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难题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黄山市黄山区翡翠社区为例开展案例研究,探讨了翡翠社区参与旅游业发展的模式特征、分工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并从旅游资源开发、发展成果共享、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为村民自治的旅游型村镇社区发展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4)围绕企业主导的旅游型村镇社区管理模式,明确了该模式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构建原则、参与主体以及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制定了企业主导的社区管理模式分目标、多阶段实施推进方案,提出了促进企业主导的社区发展保障机制和良性循环机制。以黄山市黟县宏村为例开展案例研究,分析了宏村村民参与旅游业发展的模式特征、分工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探讨了该模式中的公共产品分配、村民收益保障、避免过度商业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