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当代中国生态乡村建设研究

张诗雨  
【摘要】: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的高度,提出了“美丽中国”接地气且有温度、力度的概念。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发出了加强农村村容村貌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本文从当代中国生态乡村建设研究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选取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生态农村和广东岘岗镇生态农村,采用当面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在自治县内展开随机抽样系统的调查,并得到调查报告。归纳出当代中国生态乡村建设的特点:重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提高基层参与的积极性,创新特色产业发展方式,推动美丽乡村信息化建设,制定环境治理措施。但是,互助县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很有不足之处:全民参与意识不强,特色产业发展不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建设资金供给不足,特色文化挖掘不深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生态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实施展开抽样调查,能够指引当代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顺利进行,为当代中国生态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万余;梅立润;;数字乡村建设:理由证成与困境预判[J];大连干部学刊;2019年10期
2 郭俊;;推进智慧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分析[J];南方农业;2019年24期
3 周福莲;李长山;许建彤;;关于法治乡村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司法;2019年11期
4 孙宏新;;生态文明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基于安徽美好乡村建设的实践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5 ;2016年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试点工作启动[J];吉林勘察设计;2016年03期
6 王宇;赵浩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方向 探索乡村建设新方式[J];中国勘察设计;2018年11期
7 邹钟磊;杨文平;赖奕锟;文兴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建设问题及规划对策——以汉源乡村建设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年11期
8 陈雅静;;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年23期
9 ;乡村振兴要扎实推进重在实效[J];乡村科技;2018年29期
10 高强;;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J];青海农技推广;2018年04期
11 苏文奇;;务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J];群众;2018年22期
12 啸风;;随物赋形写新意 相互映衬别样美——《美好乡村美在哪里》评析[J];应用写作;2019年03期
13 李人庆;;艺术乡建助推乡村振兴[J];美术观察;2019年01期
14 本刊评论员;;打好乡村振兴“融合牌”[J];浙江经济;2019年05期
15 ;江苏新添66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J];江苏农村经济;2019年03期
16 朱煌武;;安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与建议[J];今日科苑;2019年04期
17 林伟;;现代化和美乡村建设的路径与对策[J];农村工作通讯;2019年09期
18 范静;;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J];山西农经;2019年06期
19 朱青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J];甘肃农业;2019年05期
20 张玉梅;;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三个样本[J];决策探索(上);201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传海;;从“乡村建设”到“乡村振兴”——儒学在乡村变迁中扮演的角色[A];国际儒学发展报告(2016-2017)[C];2019年
2 汪欣;;当乡村遇见艺术——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乡村建设[A];两岸文化深耕与融合——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文集[C];2017年
3 邹钟磊;文兴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建设问题及规划对策——以汉源乡村建设规划为例[A];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2018年
4 齐岩;栾春苹;;盘锦市宜居乡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决策论坛——企业党建与政工创新工作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5 韩博;;基于“多元治理主体”的乡村建设特征研究——河南省信阳市郝堂村的实证[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乡村规划)[C];2015年
6 王景新;;在工业反哺条件下及时启动中国新乡村建设战略[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7 徐畅;;背景·路径·目标·结局——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浅述[A];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C];2012年
8 王淮海;张存岭;李哲;朱占英;;对美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章)[C];2014年
9 宋岩;吴秋寒;;中央1号文件:全国各级政府要编制乡村振兴战略[A];新时代学刊2018年第1辑(总第1卷)[C];2018年
10 陈锐;;历史视角的乡村建设主体变迁特征浅析——近代“乡村建设运动”历史脉络的启示[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C];201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昌盛;民国《乡村建设》(1931-1937)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任金帅;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5 田静;教育与乡村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钱振澜;“韶山试验”——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方法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5年
7 孙凯;梁漱溟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8 周祥林;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朱海声;当代城镇化背景下陕西关中地区乡村建设与传统建筑环境支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10 王潇;传统手工艺的再生产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嘉欣;增城乡村旅游的信息图形设计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2 赵曼曼;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干部素质提升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3 张诗雨;当代中国生态乡村建设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4 曹静妹;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5 袁书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缺失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6 廖敏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7 黎国庆;“中国乡建院”的乡村建设理念与实践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8 周梦;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山西和顺许村乡村建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
9 崔雨;乡村振兴背景下金寨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9年
10 王晓宇;乡村集市与赶集人的生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方坤 刘慧康;孙渡街道秀美乡村建设村民说了算[N];宜春日报;2019年
2 仇媛媛;乡村的未来[N];淮南日报;2019年
3 记者 陆怡;到2022年建成100个特色精品乡村[N];苏州日报;2019年
4 本报评论员 周明华;补齐数字乡村建设的短板[N];四川日报;2019年
5 傅国涌;定县乡村建设实验的意义[N];经济观察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张庆宁;江西“一大四小”异化史[N];经济观察报;2014年
7 记者 郑建卫;省农业农村厅:在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上求突破[N];河北经济日报;2019年
8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 执笔 张春玲 刘遵峰 吴红霞;以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N];经济日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王雄;乡村振兴,从“环境革命”开始[N];陕西日报;2018年
10 浙江大学教授 杜高杰;乡村建设也是美的建设[N];美术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