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串联直流故障电弧检测方法研究

吴晶晶  
【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流供电系统得到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但与此同时,供电线路绝缘的老化、接头的松动或连接线的断裂造成接触不良等问题会引发串联直流电弧故障问题,危及供电系统的安全。存在于光伏发电、储能等直流系统中的故障电弧与交流电弧故障不同,不具有交流电弧故障的零休特性;串联电弧故障电流值小于正常工况下的回路电流值以及并联电弧电流大小,断路器等保护装置不能进行有效检测。因此,准确检测和定位串联直流故障电弧对保障供电系统安全运行非常重要。论文一共介绍、实验分析和对比三种串联直流故障电弧的检测方法。首先是串联直流故障电弧电流检测方法。分别采用霍尔电流传感器和电流互感器进行了直流电弧电流采样实验,分析时频域波形提取时频域特征,实现多特征融合;采集不同实验工况数据类型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 means clustering,FCM)进行数据类型的划分。灵敏度校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在复杂工况下,尤其是逆变器运行时,检测方法灵敏度不高。针对检测准确度问题,论文提出采用分析故障电弧传导干扰信号特征进行故障检测。为减小误判率,采用多段选频网络获得多段频域幅值和能量谱密度积分特征量。分别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灵敏度实验和高频特征随传输距离衰减实验,识别结果表明该检测方式较普通霍尔电流检测方式以及电流互感器检测方式灵敏度有明显提高。分析串联直流故障电弧电流检测方法的弊端和传导干扰检测方法在多回路电路中存在的线间耦合而导致的难以进行电弧支路定位,提出一种故障支路组合识别方法。结合电弧支路电流高频特征与电弧传导干扰时频特征,实现故障电弧的支路定位识别。为对比不同故障电弧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搭建了不同阻值的负载、高压钠灯、开关电源、卤素灯、不同光伏输出功率、不同电极材料以及逆变器运行实验平台,进行不同实验工况下检测方法的误判分析,验证所提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弓一飞;赵蕊;赵勇;;基于直流系统的故障电弧检测技术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12期
2 印永嘉;陈洪亮;;关于检测低压故障电弧的初步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08期
3 余琼芳;胡亚倩;杨艺;;低压交流串联故障电弧检测概述[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20年01期
4 陈烜;冷继伟;李海峰;;基于全相位谱和深度学习的串联故障电弧识别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年17期
5 武雪伟;程晋培;;基于负载分类的神经网络故障电弧检测[J];科学技术创新;2020年30期
6 林邓伟;;中压开关柜内部故障电弧防护措施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年16期
7 罗云庆;何泰健;;新型故障电弧探测技术研究[J];广东公安科技;2018年04期
8 王希彬;肖楚琬;万彬;李飞;;飞机故障电弧检测技术研究[J];飞机设计;2018年06期
9 高洪鑫;郭凤仪;唐爱霞;王智勇;;三相串联故障电弧检测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3期
10 殷浩楠;竺红卫;丁鑫;王一闻;;一种基于代价敏感学习的故障电弧识别方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8年04期
11 高少彬;竺红卫;;直流故障电弧检测技术综述[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8年10期
12 崔芮华;李思思;耿丽恺;;3阶累积量在航空串联故障电弧检测中的应用[J];电气传动;2018年08期
13 张冠英;曹旺林;李长伟;刘伯颖;;低压故障电弧检测与周期辨识[J];电气应用;2016年23期
14 杜毅威;孙巍巍;;故障电弧保护装置在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电气;2016年11期
15 张俊康;邓启亮;唐金城;叶开明;卓娜玲;苏两河;;串联故障电弧的特征分析与建模研究[J];电工技术;2017年01期
16 崔芮华;王绍敏;;基于多维特征量的航空串联故障电弧检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13期
17 刘禹;;低压传动柜内部故障电弧试验标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年06期
18 马骏;;中压开关柜内部故障电弧防护措施[J];通讯世界;2017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2条
1 刘明雨;郭凤仪;;一种交直流串联故障电弧实验装置[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7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8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8年
2 董爱华;谷彬;;低压配电开关故障电弧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3 陈征;;浅谈故障电弧防护技术在国内电气安全方面的应用前景[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柯明;马少华;蔡杰轩;;故障电弧检测技术的研究[A];第十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6年
5 杨欣怡;蔡志远;程屾;;低压故障电弧特征的研究与分析[A];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7年
6 蔡杰轩;马少华;;低压串联故障电弧的识别方法[A];第十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6年
7 石昌毫;赵智忠;王博文;;电气火灾电弧等离子体的诊断与识别方法[A];静电放电:从地面新技术应用到空间卫星安全防护—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静电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8 朱森;孙鹏;;基于周波分析法的故障电弧检测技术[A];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5年
9 刘婷;刘晓明;王丽君;刘湘宁;;故障电弧诊断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5年
10 梁义;冯涛;张子涵;刘元庆;;输电线路电晕可听声的声源定位研究[A];2017年全国声学设计与噪声振动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11 张孟春;;预防电气火灾的最新技术——故障电弧断路器(AFCI/AFDD)[A];2012年全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发展论坛会刊[C];2012年
12 蔡彬;陈德桂;吴锐;王鑫伟;高冬梅;陈卫国;;开关柜内部电弧故障的在线监控装置的研究[A];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艳丽;矿井供电系统串联型故障电弧数学模型及诊断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年
2 余琼芳;基于小波分析及数据融合的电气火灾预报系统及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晶晶;串联直流故障电弧检测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20年
2 黄捷康;低压配电系统交流串联故障电弧定位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20年
3 胡恩瑞;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电弧检测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20年
4 杨艺;楼宇电气火灾预警系统中故障电弧检测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5 郭江;航空故障电弧损伤效应及特征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20年
6 刘丽智;复杂电路条件下串联故障电弧典型特征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9年
7 贾霄翔;航空交流故障电弧的试验研究与特征提取[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8 李思思;航空交流故障电弧的多特征分析及识别技术[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9 胡文达;航空交流故障电弧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10 邓佳康;基于BP神经网络的低压线路故障电弧检测方法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9年
11 高少彬;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探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12 张千千;基于电磁信号的故障电弧检测及其定位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13 蔡丹丹;面向远程监控与电气安全的智能插座关键技术[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14 曹义忠;基于多信息融合的串联故障电弧辨识与火灾预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15 王祖翔;基于物联网与云平台的非侵入式用电安全监控系统[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16 付光晶;基于COMSOL的故障电弧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17 杨璐;基于小波变换理论的故障电弧探测器研究[D];湖南大学;2019年
18 唐滢松;基于EMTP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故障电弧研究[D];上海电机学院;2019年
19 周凯峰;低压电弧机理及信号特征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20 张肖培;低压智能综合保护器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傅雅蓉;将决出17家企业进入总决赛[N];江门日报;2016年
2 鲁涛 天津市鸿远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杜绝电力火灾 造福人类文明[N];中国建设报;2013年
3 记者 王继红 通讯员 杨险峰;2020年度“省首台(套)”产品公布[N];衢州日报;201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