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飞轮电池储能关键技术研究

杨志轶  
【摘要】: 飞轮电池是一种新型机电能量转换与储存装置,具有大储能量、高功率、无污染、高效率、适用广、无噪声、长寿命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主要由高速飞轮转子、磁浮轴承系统、电动/发电机等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机电磁一体化产品。其研究涉及到机械、材料、电工、热工、计算机等多学科的交叉,国内外目前大都在研究原型装置,对设计理论与方法尚未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则对飞轮电池储能涉及的两大关键技术——飞轮转子设计与磁浮轴承及其相关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与仿真研究。 第一章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了飞轮电池的储能原理及其关键技术,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对飞轮电池储能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材料飞轮的储能能力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在分析了飞轮转子各种应力分析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对不同材料不同结构的飞轮转子的应力分布作了定量分析和比较。推导了复合材料飞轮的应力计算公式,并对飞轮转子应力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飞轮转子结构参数的设计方法。 第三章对永磁轴承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稳定性的方法,推导了永磁轴承磁力与刚度计算公式,对各种构型永磁轴承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永磁轴承力学特性的分析方法,并就轴承结构参数对轴承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第四章对电磁轴承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在磁路分析的基础上,推导了磁力、磁通密度和电感的计算公式。并对电磁轴承的两种电磁结构——无永磁偏置与有永磁偏置电磁铁的电磁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引入修正系数的磁路计算方法,并对基于PD和PID控制的电磁轴承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第五章在分析了各种磁轴承系统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由径向永磁轴承与轴向电磁轴承组成的单轴主动控制的飞轮电池磁轴承系统结构。对磁轴承系统的结构配置、结构参数计算、轴承悬浮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讨论,并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 第六章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飞轮电池较为系统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并通过对一种新型飞轮电池装置主体结构全面的设计分析与仿真研究,包括金属飞轮与复合材料飞轮的设计、永磁轴承与电磁轴承的结构计算、控制系统设计以及电机选择、充放电控制等,验证了其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第七章对全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给出了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并分析了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飞轮电池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绿色动力电池,论文对其储能关键技术的研究,既有很大的理论和技术难度,又有重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湘舜;曾虎彪;;飞轮储能用磁力轴承的发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1年08期
2 李纪刚;徐鹏云;秦红星;赵树鹏;;飞轮电池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的应用[J];微特电机;2008年06期
3 严宝德;形形色色的电动汽车[J];汽车科技;1998年06期
4 吴华春,胡业发,王晓光,江征风;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系统研究[J];机械工程师;2005年08期
5 郝德清;胡业发;彭江涛;;车载飞轮电池磁悬浮刚性转子的数学模型[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6年08期
6 汤双清;李志雄;蒋宇;;基于Simulink的飞轮电池充放电控制设计与建模[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34期
7 刘怀喜,马润香,张恒;飞轮蓄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能源技术;2003年01期
8 李晓东,王仲范;车用飞轮电池结构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9 郝德清;胡业发;彭江涛;;车载飞轮电池磁悬浮刚性转子的数学模型[J];机械制造;2006年02期
10 郭晋晟;王家明;马兹林;杨林;;混合动力车用飞轮电池可行性分析及性能仿真[J];汽车技术;2008年11期
11 汤双清;胡欢;;磁悬浮轴承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机床与液压;2009年12期
12 付雄新;谢小鹏;;车载飞轮电池转子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3 李志雄;汤双清;蒋宇;;模糊自适应SNPID在飞轮储能系统中的研究[J];微特电机;2009年01期
14 汤双清,蔡敢为,杨家军,廖道训;用于飞轮电池的电动磁力轴承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5 朱桂华;刘金波;张玉柱;;飞轮储能系统研究进展、应用现状与前景[J];微特电机;2011年08期
16 蒋宇;汤双清;李志雄;刘侃;;基于BP网络的飞轮电池电力转换控制研究(英文)[J];控制工程;2010年02期
17 孙今英;黄允千;;磁悬浮轴承飞轮电池在燃料电池电力推进中的应用探究[J];电气技术;2006年06期
18 邱巨峰;Nd—Fe—B飞轮电池[J];稀土信息;1995年12期
19 付雄新;谢小鹏;;电动汽车用飞轮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17期
20 李远景;张安喆;;飞轮电池控制技术与发展[J];科技信息;2008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志华;王继辉;王侃;;复合材料飞轮电池的研究发展现状与展望[A];第十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孟志华;王继辉;王侃;;复合材料飞轮电池的研究发展现状与展望[A];第十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袁荣钢;;陀螺飞轮转子运动分析[A];全国第十二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高晨光;赵丽滨;房建成;;复合材料储能飞轮转子结构有限元计算研究[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戴兴建;丁世海;李奕良;;储能飞轮旋转试验中的超低频进动[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毛天祥;;复合材料飞轮储能系统发展现状[A];固体力学进展及应用——庆贺李敏华院士90华诞文集[C];2007年
7 孟志华;王继辉;王侃;;复合材料飞轮电池的研究发展现状与展望[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于灵慧;房建成;;深空探测用微小型高密度储能飞轮稳定性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钱坤喜;;永磁悬浮轴承在叶轮式心脏泵的应用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何玉鑫;;电动汽车研究与发展现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省汽学会理事会议资料[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志轶;飞轮电池储能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2 褚海英;飞轮电池及其混合磁悬浮控制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汤双清;飞轮电池磁悬浮支承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李奕良;纤维缠绕飞轮强度分析与高效永磁轴承设计[D];清华大学;2008年
5 寇尊权;不均匀磁化对永磁推力轴承及其转子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田录林;永磁轴承和导轨磁力解析模型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杨欢;混合能源系统若干关键部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李松松;碳纤维复合材料高速转子的力学特性研究及其储能密度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9 吴刚;混合磁轴承飞轮系统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陈小飞;磁悬浮飞轮系统振动分析与抑制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宗田;立式飞轮电池分立式磁浮转子—轴承系统设计与仿真[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2 周海涛;飞轮电池在电动汽车电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3 何翼;飞轮电池控制系统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勇;飞轮电池在独立运行式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5 毛元坤;风力发电中能量存储装置及其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陈飞华;飞轮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7 邱宗玺;复合材料飞轮实时无损检测和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徐国胜;高速离心雾化器驱动系统永磁轴承结构设计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吴俊;永磁轴承工作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廖芳;混合动力客车飞轮电池中高速复合材料飞轮的设计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张文强 孙瑞;“电池大王”王传福打造电动车王国背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2 陈重酉;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优势[N];学习时报;2006年
3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 沈祖培;飞轮储能[N];中国电子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