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证据理论的多Agent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吴勇  
【摘要】: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面临新的挑战。互联网给决策支持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得决策可更广泛地选择决策参与者,使群决策能更好地得到应用,同时增加了信息的不确定性,如何更好地建立群体决策的系统机制,对群体决策的意见进行有效的合成,成为网络环境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将证据理论引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多Agent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框架与决策程序,将证据理论作为实现多Agent合作决策的工具,针对证据理论在应用于多Agent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合作推理中可能产生的问题,研究了证据理论的证据合成方法;将证据理论与粗糙集理论及灰色理论相结合,获取证据的基本概率分配,解决了证据理论中证据获取困难这一“瓶颈”问题;同时还研究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决策方法,从而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证据理论的证据获取方法研究。首先对粗糙集理论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细化了其划分的粒度,在此基础上,对决策表的决策属性作了进一步的转换,结合粗糙集和证据理论之间的关系,实现证据信息的提取;随后结合灰色理论和证据理论的关系,提出了证据获取的另一种方法,从而解决了证据获取困难这一制约证据理论应用的“瓶颈”问题。 (2) 证据理论的合成方法研究。针对证据理论的D-S合成公式要求证据相互独立,且不能处理冲突证据,不能区分证据重要性等缺陷,研究了相应改进的方法,提高D-S公式的合成效果。 (3) 证据理论的决策方法研究。探讨基于焦元分析求解各状态的基本可信数的决策方法,将求解各状态的基本可信数与决策过程相联系,使基于证据理论的决策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4) 基于证据理论的多Agent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框架模型研究。本文研究基于证据理论的多Agent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框架模型系统,针对多个Agent之间如何进行组织协调与协作这一MAS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基于概念树结构的多Agent合作求解模型,并使用证据理论对概念树各层进行合成缩小求解的范围,针对证据理论在多Agent环境下的应用特点,从辨识空间、证据相关性和合成公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可能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小瑜;;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评标方法探讨[J];科技广场;2006年12期
2 张行宇;;高新技术企业投资价值评价研究[J];学术界;2009年06期
3 王慧;张洪涛;李勇;;基于证据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梁家强;韩学功;;基于证据理论的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12期
5 肖家祥,黎志成;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灰关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年08期
6 梁世翔;沈国华;;基于D-S证据理论的物流园区协同伙伴的选择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年01期
7 周涛;;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综合评标模型[J];建筑经济;2007年S2期
8 蒋翠清;马坤;;基于证据理论的项目战略符合度评价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0期
9 冯社苗;;中日GDP与社会物流成本关联差异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01期
10 邹佳骏;;基于证据理论的企业业务-IT战略匹配成熟度评估[J];情报杂志;2009年06期
11 施旋;陈思凤;;基于主观折扣算子的证据理论在群决策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0期
12 苏帆;粮油工业生产利润的灰色关联分析[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4年12期
13 陈曦,许学斌;基于证据理论的“人才遴选”方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10期
14 朱厚任;杨善林;朱卫东;;基于证据理论的公务员绩效评价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15 王艳廷;金浩;高素英;;基于证据理论的企业管理水平综合评估方法[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6 周爱莲;肖志华;;基于证据理论的物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7年03期
17 马宏伟;何祖银;熊燕华;;电力类上市公司复合财务系数的综合算法[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年07期
18 王波;高来斌;仲崇文;;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22期
19 杨璐;;证据与事实的关系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8期
20 凌光;王明春;;模糊证据理论在制造业外包服务供应商选择和评价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0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章;;基于证据理论的消防安全评价[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2 韩文秀;刘淑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中知识库子系统的研究[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3 叶文;张珂;李怀诚;顾伟;傅欣;;GSM/GPRS网络优化智能决策支持系统[A];2003’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黄平;张全寿;;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5 何再朗;张梅;;应用灰关联分析方法优选构筑渡场方案[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孙怀江;杨静宇;;证据理论的改进及其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朱亚明;吕永成;罗征荣;;基于GIS的企业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马永一;沈怀荣;彭颖;;对D-S证据理论几种改进方法的分析与讨论[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肖云;彭进业;王选宏;赵健;;基于D-S证据理论的漏洞动态严重性分析[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孔鹏程;周健;;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算法的研究[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伟光;基于证据理论的在轨航天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孙锐;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及在可靠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肖文;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决策关联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田雪怡;多传感器数据关联与航迹融合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胡笑旋;贝叶斯网建模技术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朱卫东;面向互联网基于证据理论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7 吴胜强;核主元分析及证据理论的多域特征故障诊断新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8 刘学庆;海洋环境工程钢材腐蚀行为与预测模型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9 郭莲英;基于Agent的城市河流水环境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张行宇;高新技术企业投资价值评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勇;基于证据理论的多Agent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方琴芬;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张春杰;粗糙集与证据理论相结合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D];燕山大学;2011年
4 张军;证据理论中冲突证据的处理及其应用[D];南昌大学;2007年
5 黄印林;地方宏观经济预警模型与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高珍伟;基于证据理论的安徽省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7 武金艳;粗糙集与证据理论在医疗智能诊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孔娟娟;基于证据理论的柑桔营养缺素诊断专家系统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9 陈尚卿;施工项目经理绩效不可控因素评价方法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胡云云;网络环境下基于证据理论的国有企业监管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正兵吴丹红;国际学者研讨证据理论与科学[N];检察日报;2007年
2 ;智能决策为企业导航[N];计算机世界;2001年
3 邹建忠;“数字芜烟”呼之欲出[N];经理日报;2003年
4 储晓惠;证据证明力大小决定权归属之我见[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郭士辉;深入开展证据科学研究 不断完善中国法制建设[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焦红艳;“打官司,就是打证据”[N];法制日报;2007年
7 桂庆凯;商标评审行政诉讼的证据审查与认定问题研究(三)[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8 张蕾蕾;单位证明在诉讼中的证据意义[N];检察日报;2006年
9 戴玉忠;证据法学研究的新探索[N];检察日报;2008年
10 徐道海;关于电子证据的证明力问题[N];江苏法制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