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汽车前翼子板的反向建模与拉深成形模拟

刘琼  
【摘要】:汽车覆盖件传统的设计方法周期长,精度和互换性不高。本文以目前应用日益广泛的逆向工程技术为工具,结合板料成形过程数值模拟技术,对汽车前翼子板进行建模,在综合考虑前翼子板的几何形状结构特点、材料、成形工艺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成形过程分析。其目的是:(1)探索并实践典型汽车覆盖件的逆向设计技术;(2)为前翼子板的成形工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3)为前翼子板的模具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论文首先综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前翼子板及其成形过程的特点,引出研究的主要内容。 其次,阐述了前翼子板的数据测量和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前翼子板反求中的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处理技术,着重研究数据点填补、噪声点删除、点云数据的精简、点云数据的平滑处理、数据输出、从整车模型中分离出翼子板点云数据等技术。 然后研究了前翼子板模型重建技术。介绍了曲面重建的理论基础,通过研究矩形域参数曲面拟合方法,阐述其在前翼子板曲面重构中的应用,并对曲面光顺性和模型精度评价等问题进行探讨。着重研究点云数据分割技术及其在前翼子板点云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前翼子板模型中各曲面构造技术、模型光顺性评估、模型精度评价等技术。 完成前翼子板曲面重构后,将其模型数据导入板料成形模拟软件Dynaform中。通过对翼子板进行曲面网格封闭性检查,压料面及工艺补充面设计,建立翼子板模拟的凸凹模形状,设定合理的边界条件,对前翼子板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在后置处理中,对可能出现的缺陷,提出合理的工艺改进方案。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应用反求技术建立的产品模型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能够生产出合格产品,并为工件的优化设计及其工艺、模具设计提供依据。 论文最后给出了全文总结,并提出今后的研究目标。 这种将反求技术和CA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实现对典型汽车覆盖件产品进行再设计,以获得一个与前面产品对象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新的结构外形,最终达到产品设计创新的目的,同时能够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福禄 ,田福祥;汽车前翼子板整形翻边冲孔复合模设计[J];模具制造;2005年11期
2 陈吉清;王玉超;兰凤崇;;基于正交试验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参数优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年12期
3 张鹏;汽车覆盖件低温快速微晶磷化的探讨[J];陕西汽车;1994年01期
4 程志贤;张海;周新建;;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覆盖件快速模具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年02期
5 刘世豪;;基于仿真技术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研究[J];金属加工(冷加工);2008年18期
6 陈岚涛;万里翔;徐璋;周伟;;有限元逆算法在汽车覆盖件数值模拟成形中的应用[J];电加工与模具;2011年04期
7 李亚利;汽车覆盖件切边模铸铁基体堆焊刃口工艺[J];模具工业;1993年12期
8 包向军,蒋宏范,何丹农,李从心;材料参数对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J];机械工程材料;2001年07期
9 王恒;汽车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现状及发展方向[J];电加工与模具;2001年02期
10 徐慧娟,王萍,李琳;汽车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现状及未来展望[J];电加工与模具;2004年S1期
11 张勇 ,林建平;基于整体功能结构的汽车覆盖件模具特征分类研究[J];模具制造;2004年11期
12 代洪庆;刘晓晶;闫巍;刘江涛;;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的计算机仿真[J];机械工程师;2006年05期
13 戚鹏;辛献杰;张平;曲萍;;汽车覆盖件成形工艺概述[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9年03期
14 蔡丹;;浅论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的设计[J];科技信息;2010年13期
15 郑莹,李尚健,李志刚,肖景容;汽车覆盖件成形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97年04期
16 郑波,姜兆亮,孙家坤;汽车覆盖件模具协同报价系统集成[J];模具工业;2005年05期
17 ;业界动态[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7年10期
18 王海涛;张力;项辉宇;;基于视觉的汽车覆盖件塑性主应变测定[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9 杜建根;刘吉彪;;有限元分析在汽车覆盖件成形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08年09期
20 孟东菊;段磊;蔡玉俊;王井玲;;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并行工程的应用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伯杰;赵殊;覃建周;;汽车覆盖件拉延工艺CAD[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丽萍;柳串伟;李宗斌;要义勇;;基于递阶多色集合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建模的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李萍;薛克敏;刘小旦;;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覆盖件成形过程的应用[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陈继民;肖荣诗;鲍勇;左铁钏;;汽车覆盖件的激光三维切割技术[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陈军;徐燕申;牛文铁;;基于模板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研究[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军;徐燕申;牛文铁;;基于模板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伊启中;;Pro/ENGINEER软件在汽车覆盖件逆向工程中的应用[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元;谢晖;;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全工序仿真技术研究与应用[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杜继涛;甘屹;;融合知识的汽车覆盖件生产集成信息建模[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10 郭敏杰;曾珊琪;;基于Dynaform的汽车覆盖件成形中拉延筋的设置与数值模拟[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成艾国;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计算机仿真专用前处理系统研究与开发[D];湖南大学;2002年
2 张峻;汽车覆盖件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与优化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春光;汽车覆盖件冲压回弹补偿与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龚科家;CAE驱动的汽车覆盖件模面设计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付争春;冲压件表面缺陷形成机理的试验与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龚志辉;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汽车覆盖件回弹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王金武;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缺陷的精细分析与仿真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闫康康;CAE驱动的汽车板成形缺陷精益诊断解决与稳健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郑重;基于数值模拟的模具设计与等离子熔积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琼;汽车前翼子板的反向建模与拉深成形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 杨江海;汽车覆盖件刚度测试仪载荷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康文谦;基于事例推理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系统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倪志鸿;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加强筋结构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黄焕江;汽车覆盖件的三维重构与工艺分析的研究与实践[D];重庆大学;2003年
6 李超;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汽车覆盖件材料参数反演方法[D];湖南大学;2012年
7 黄民中;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8 姜清伟;基于CAE仿真的汽车覆盖件表面柔软缺陷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小旦;基于神经网络的冲压工艺设计专家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单淮波;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标准件库系统开发与覆盖件成形回弹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罗辞源;“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工艺”通过鉴定[N];中国汽车报;2000年
2 罗仲尤 谢翠芳;湖南大学解决“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难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记者 马飞;我市两项金属镁应用技术通过省级鉴定[N];鹤壁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文新;标致307演绎品牌新价值[N];中国企业报;2009年
5 记者 张德利 营山记者站 彭杰 杨汉国;力帆轿车29个配套零部件“营山造”[N];南充日报;2009年
6 杨建强;湖州机床中标800万元项目[N];中国工业报;2003年
7 记者 梁东婕 李佩运;“大雪茄”撒欢滇池路[N];昆明日报;2008年
8 吴昊;日产风度购买指南[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9 许定菊;湖南重点发展大型精密模具[N];中国工业报;2003年
10 吴艳玲;济二机三项重大装备研制入选“863”[N];中国工业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