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汽车传动系扭转振动研究
【摘要】:汽车传动系的扭振是汽车振动的形式之一,是影响汽车平顺性、舒适性的主要因素。因此汽车传动系的扭振问题是汽车传动系设计与研究的核心问题,特别是汽车起步阶段传动系的扭转振动,由于汽车起步过程同时伴随着离合器的接合过程,而离合器的接合过程又是非线性的,所以分析起来比较困难,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
在本文中,阐述了振动分析的基础理论,包括模型的建立、参数矩阵的推导等。通过对膜片式摩擦离合器的工作特性分析,把汽车从起步到稳定运行离合器的接合过程划分为三个线性阶段,并对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传动系扭振分别建模,在对方程进行传统解析后,借助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对方程的扭振响应进行仿真。分析了传动系的刚度参数对传动系固有频率的灵敏度,证实了汽车起步阶段的扭振特性和汽车平稳工况下有很大区别,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
|
|
1 |
陈哲明;曾京;罗仁;丁建明;;轮对纵向蠕滑率对动车传动系统振动的影响[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14期 |
2 |
王建武;李炳文;渠俐;王海艳;;运输绞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分析模型[J];煤炭科学技术;2008年11期 |
3 |
魏来生;某车传动系统扭振特性分析[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3年03期 |
4 |
盛伯浩;机床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J];制造技术与机床;1982年10期 |
5 |
张柏松;多级齿轮传动系统扭振建模及模态分析[J];船舶;2004年06期 |
6 |
张柏松;多级齿轮传动系统扭振建模及模态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7 |
施绍平,邓人忠;同步齿形带传动系统的振动分析[J];机械设计;1992年03期 |
8 |
周斌;赵光明;陈雷;;基于虚拟仪器的车辆传动系统扭振测试与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年04期 |
9 |
庞微;陈文亮;钱志源;;空间驱动机构扭转振动仿真分析[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年05期 |
10 |
毕金亮;李静波;李宏成;田雄;;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模态及灵敏度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
11 |
戴建飞,郁其祥,宋智罡;N8160Z_LC柴油机传动齿轮疲劳损伤原因分析[J];内燃机工程;2002年04期 |
12 |
罗德春;张玲;芮执元;赵俊天;李鄂民;王鹏;;新型铝锭堆垛机传动系统耦合振动计算[J];机械传动;2010年07期 |
13 |
马超;徐小力;吴国新;;双支旋转系统扭转振动的理论分析[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14 |
刘建清,冯一东,黄国庆,蔡英;内圆磨床传动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15 |
徐孝伟;计算轴扭振频率的图解——能量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63年02期 |
16 |
苟琪;;振动攻丝机的控制系统[J];制造业自动化;1991年03期 |
17 |
林书玉;扭转振动压电超声换能器的研究[J];声学技术;1995年03期 |
18 |
陶永华,王佐弼;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J];机械;1996年02期 |
19 |
顾仲权,杨景新;直升机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特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
20 |
阎洪涛,张涛,郑成博,王作君,陈璇;巨型轴系的精确扭转弹性波模型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