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学疗法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摘要】: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简称PDT)亦称光化学疗法或光辐射疗法,是通过生物光敏作用杀伤肿瘤或其他病理性增生组织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正在研究发展中的新型医疗技术。实验研究发现:在肿瘤组织吸收光敏剂浓度确定的前提下,光辐射强度越高的肿瘤部位,光敏剂形成的氧化能力越强,进而对该部位的病变组织就会产生较强的杀伤效果。所以了解和掌握激光与肿瘤组织的作用规律,寻找增加肿瘤组织各部位光辐射强度的有效途径对光动力治疗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光动力学治疗过程中,激光对组织的照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热疗效果,因此,研究和掌握热损伤和组织参数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光动力疗法中的辅助热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生物医学、组织光学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根据光动力学治疗和辅助热疗的原理建立理论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激光治疗肿瘤的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吸收系数μ_α和散射系数μ_s对肿瘤组织中激光光子的传输和分布的影响、组织热参数对肿瘤组织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光纤头放置的位置和数目对光子和温度分布的影响,并且对球型肿瘤组织做了定量计算。在此基础上对肿瘤模型进行拓展,定量计算了椭球状肿瘤组织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分布计量和温度分布数值,得出对于一个长轴为2.0cm、短轴为1.2cm的椭球状肿瘤体,为了同时保证光化效果和热疗效果,应在其长轴上相对于中心对称放置两个光纤头进行照射,并且这两个光纤头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0.8~1.0cm之间。在计算中对肿瘤模型的可拓展性也使得有限元方法能够模拟计算不同形状肿瘤在治疗中的光化效应和热效应,从而使模拟工作更具有实际意义。
本项研究工作在计算机模拟研究光动力治疗肿瘤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这些尝试对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研究、激光生物医学的理论研究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激光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
|
1 |
Gabriel Quentel;激光技术在法国眼科的临床应用[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
2 |
刘佳雯;杨玉强;张治国;;激光光动力学治疗癌症的新进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3 |
顾瑛;;激光医学[J];物理;2010年08期 |
4 |
郑秀龙,孟祥顺,高建国;光敏剂(PSD-007)—γ射线辐射对小鼠白血病细胞DNA的影响[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86年02期 |
5 |
何立明,蔡心涵,郑树,郁琳琳;MTT法测定两种光敏剂对大肠癌细胞株HR-8348的光动力效应[J];中国激光;1995年11期 |
6 |
孙建成;新型酞菁光敏剂抗肿瘤药理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7 |
白美春;激光技术治疗鼻泪管阻塞[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0年05期 |
8 |
肖谧,苗丽霞,张宝琴;光动力学作用与白血病[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年01期 |
9 |
张彦;陈灵智;王燕;胡亚伟;;卟啉类化合物作为光敏剂在治疗癌症方面的研究概况[J];河南化工;2010年02期 |
10 |
黄学象;;激光技术在现代医学泌外科常见病症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年04期 |
11 |
张沛;张淑芬;;光动力疗法用糖基光敏剂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0年06期 |
12 |
;激光技术在耳鼻咽喉微创外科中的应用学习班通知[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年08期 |
13 |
;我校研制成功高效新光敏剂PSD-007实验证明具有光毒作用最低的优点[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03期 |
14 |
钟济秀;李唯佳;朱玲玲;杨永华;王佾先;张琴芬;张香莲;;叶绿素衍生物对肿瘤细胞的光动力学效应[J];中国肿瘤临床;1993年03期 |
15 |
王康,王康孙,王玲;光动力学疗法在老年黄斑变性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年06期 |
16 |
;医疗信息窗[J];家庭医学;2000年02期 |
17 |
李步洪,谢树森,周川钊,陈键;两种新型光敏剂的光谱特性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18 |
徐克成,牛立志,郭子倩,左建生;光动力疗法及其在消化系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胃肠病学;2003年02期 |
19 |
戴维德,王雷,刘凡光,顾瑛,李晓松,丁新民,曾晶;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术研究光敏剂亚细胞定位[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
20 |
戴维德;LDL受体在光动力学治疗肿瘤过程中对靶细胞吸收光敏剂的影响[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