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伺服控制在转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转台是高精度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作为基础测试设备,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航天、航空领域的飞行器等产品的测试和仿真实验的精度及可信度。因此,转台的研究和制造对航天、航空工业和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全数字化及交流伺服系统是转台重要发展方向。电机控制专用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推出,更是使得运动控制领域的核心控制器件性能有了巨大的提高,控制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应用先进的电机控制理论(空间电压矢量法)、高效的控制器件(DSP)、性能优异的交流永磁同电动机,必然使转台获得更好的动静态特性。
本文首先对伺服控制进行了理论研究。在分析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和空间电压矢量法PWM(SVPWM)的基础上,研究空间电压矢量的控制规律,推导了矢量作用时间计算公式,使伺服系统获得恒转矩、低脉动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应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为了实现上述控制思想,笔者设计了基于TMS320LF2407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并试图将其应用在转台控制中。由于时间紧迫,目前只是在研究阶段,还未达到实用的水平,但是,相信前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对于正在进行的实用化及完善阶段工作是有用的。
|
|
|
|
1 |
胡云安,张友安;一种新型的转台控制系统[J];自动化与仪表;1994年06期 |
2 |
梁迎春,陈时锦,黄开榜;惯性系统三轴综合测试转台总体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1996年01期 |
3 |
黄尊文;超视距导弹攻击过程的仿真——论三飞行器控制仿真系统[J];科学中国人;1999年09期 |
4 |
汤辉,费业泰;转台数字化测控系统的设计[J];工具技术;2005年11期 |
5 |
张魁元;孔英姿;;利勃海尔120t汽车起重机转台变形的修复[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5年23期 |
6 |
李家垒;许化龙;何婧;;一种惯性测量组合的静态标定方法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8期 |
7 |
徐凤霞;陆仲达;沙丽娟;;转台动态测角方案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8 |
唐家鹏;;某卫星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偏心测试技术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8年01期 |
9 |
王利革;吴永红;魏小平;;速率转台低角速率校准方法探讨[J];计测技术;2008年06期 |
10 |
赵佰亭;陈希军;曾庆双;;基于邻域粗糙集的转台故障诊断(英文)[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
11 |
田学光;吴玉彬;张德龙;邴玉霞;常丰吉;田兴志;;基于高精度密珠轴承的车载雷达转台方位轴系[J];机械设计;2010年10期 |
12 |
建新;Vertiflex CNC多工位转台自动线[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1998年03期 |
13 |
闵斌;液压位置转台控制系统的数字校正[J];航天控制;1999年03期 |
14 |
付宝琴,惠记庄,张接信;液压挖掘机转台回路的改进及动特性分析[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1999年02期 |
15 |
张锦江,陈兴林,冯汝鹏,王常虹;基于摩擦自适应补偿的转台变结构控制器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6 |
吴云洁,姜玉宪,贾红升;数字转台控制系统通讯研究[J];电光与控制;2000年04期 |
17 |
吴士铮;法赫德国王文化中心[J];艺术科技;2000年02期 |
18 |
李丹东;苏宝库;;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正交双表测试方法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年08期 |
19 |
张明;王法农;李秋萍;;转台用光电自准直仪测试软件开发[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10年02期 |
20 |
刘双玄;;OMT光学转台芯轴的拆卸[J];计量技术;198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