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江平;刘杰;苏洋;周胜军;李玉权;;一种基于光纤传感脉冲磁场传感器的研究[J];传感器世界;2005年12期 |
2 |
程忠庆;姜海波;刘克俭;殷锴;;高强度电磁脉冲下IP光网络生存性协调机制[J];计算机工程;2006年07期 |
3 |
袁建浩
,王石安;电磁脉冲在两种有耗媒质界面的反射[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
4 |
文舸一;电磁脉冲的能量传播规律[J];电子学报;1996年06期 |
5 |
余稳,蔡新华,黄文华,刘国治;电磁脉冲对半导体器件的电流模式破坏[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9年03期 |
6 |
祝敏,周晏,贺亦成,郑振兴,刘顺坤;极低频电场传感器的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0年04期 |
7 |
于东海;沈飚;;1ns脉宽探地雷达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与分析[J];电子器件;1997年01期 |
8 |
赵守俊;王华力;白冬林;;应用FDTD分析飞行器天线HEMP响应[J];军事通信技术;2007年02期 |
9 |
胡嶙峋;;对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中交换机防雷击的分析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年07期 |
10 |
梁睿;郑毅;;核电磁脉冲信号向卫星轨道传播数值计算[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9年06期 |
11 |
申宁;;电磁脉冲在不同坑道中的传播衰减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
12 |
赵梅兰,曹晓哲,王德文,李传胪,刘存华,彭光顺,谭启美;高场强电磁脉冲模拟器及其生物学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
13 |
郭剑,邹军,何金良,曾嵘;基于Vector Fitting的金属薄壳电磁脉冲屏蔽效能的计算[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0期 |
14 |
程引会,周辉,乔登江,吴伟;带阻性负载细导线对电磁脉冲响应的有限差分算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02期 |
15 |
员青泽;刘红;;空间雷电电磁脉冲(LEMP)与计算机设备的防护[J];光盘技术;2006年04期 |
16 |
石影;方斌;徐长根;;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构想[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8年02期 |
17 |
吴淑忠;张振新;;EMP对电子电路的影响及其防护[J];电子质量;2008年08期 |
18 |
李用兵;王海龙;;电磁脉冲对GaAs LNA损伤及其分析[J];半导体技术;2008年10期 |
19 |
朱明达;;电磁脉冲下螺旋天线瞬态响应的仿真研究[J];信息技术;2009年07期 |
20 |
徐亮;;PCB板上不同屏蔽方式对屏蔽效能的影响[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9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