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滁州市新农村建设基本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

袁华  
【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新农村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经过认真总结,发现: 一、发现滁州市新农村建设主要有“产业带动型”、“能人带动型”、“专业组织带动型”、“城市带动型”、“劳务经济带动型”5种基本模式,这些模式出现于华东中部的滁州,适合在华中、华东地区推广,也可以为全国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二、这五种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从经济发展和文明社会建设两个角度出发,本文认为可分为有利于两个文明共同发展和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两个类型。这一发现为各级政府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提供了积极的、两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思考角度。 三、本文发现并归纳了滁州市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这些问题来自于实践,这些对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本文这方面的结论对滁州及类似经济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直接的现实知道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韦鸿雁;刘丽君;朱其琦;蔡家辉;石崇华;黄依文;刘义明;;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推进新农村建设[J];热带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2 杜忠;;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的探讨[J];才智;2011年20期
3 张伟成;付大龙;;依托沼气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4 刘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南村[J];政府法制;2011年23期
5 王利辉;;用“五个依靠”落实“二十字”方针[J];农场经济管理;2011年06期
6 ;超前谋划 多种经营 共建新农村[J];求知;2007年03期
7 卢太红;;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8期
8 杜小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9 韩洪献;;发挥部门优势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中国标准导报;2006年04期
10 黄伟;邵波;于宝良;;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1期
11 宋长州;;干群齐心 构建和谐新农村——咸阳市杨陵区揉谷乡石家村建设新农村纪实[J];法治与社会;2011年07期
12 李颖;;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孝道的弘扬[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13 ;改革 改制 致富 惠民[J];求知;2007年03期
14 朱新煜;;创新务实推进农村信息化[J];江苏通信;2011年03期
15 谢有德;;培育新型农民创新培训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7期
16 吕丽;于旭纯;付立民;;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7期
17 李宗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济逻辑和草根经验[J];杭州(我们);2011年04期
18 李妍;;新时期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6期
19 戴丽华;;浅析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J];才智;2011年24期
20 本刊记者;;绿色,不能远离城市——访河北省绿委办主任、省林业局长武国堂[J];河北林业;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升;;创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2 高华峰;;论民族地区公共产品供给与新农村建设[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胡建党;吴立;李烨;李烁;王惠芳;;培养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赵建庄;魏朝俊;王春娜;贾临芳;吴昆明;王文娟;;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产品安全战略思考[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5 陈江;;我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A];《“三农”问题与中部崛起》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张晓玲;;浅谈农业科技园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董国辉;徐惠萍;;农机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邵子玉;;浅析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9 洪耀勋;;浅谈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水利[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农村水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2006年
10 朱林飞;;群众文化是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动力[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彬;村卫生室在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社会角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梁修群;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朱斌;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袁卫祥;农村治理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彭希林;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刘晓艳;新农村科技、经济、社会、环境耦合仿生及协同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焦卫宾;我国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波;中国都市农业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5年
9 严小龙;“两个反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静;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认识和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谷传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宝松;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斌;农村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袁华;滁州市新农村建设基本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贺旭辉;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其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7 于大海;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刘庆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9 唐岭飞;西藏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思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陈玲霞;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田;潮涌上党千村秀[N];长治日报;2006年
2 黑子;扬长不能避短[N];丹东日报;2006年
3 本报评论员;推进大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N];黄山日报;2006年
4 首席记者 王森;求真务实抓“试点”[N];盘锦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曹运生;阔步迈向新农村[N];运城日报;2006年
6 本报评论员;肩负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晓伟;扮倩村容村貌 倡导文明乡风[N];白银日报;2006年
8 张吉山;以点带面[N];东营日报;2006年
9 张吉山;情注“三农”[N];东营日报;2006年
10 黎治平;建设新农村 人人来出力[N];黄冈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