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精度四维热变形实验装置的改进及应用研究
【摘要】:
随着测量手段的不断更新和测量精度等级的不断提高,由温度引起的热变形在测量总误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机械配合热变形误差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50075023)和“复杂规则机械形体热变形误差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50475069)的支持下,同时在原有三维热变形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进。
将原有仅能测出恒温箱内空间温度的测温装置改进为能直接测出被测工件表面实际温度的高精度测温系统,有效地提高了测温精度,为热变形温度误差的修正提供保证。在原有只能测量简单机械形体热变形误差的基础上,为了能够完成对复杂规则机械形体形状参数热变形误差的测量,将原有三维测量装置改进为四维装置,从而方便并且准确地完成对非常规形状参数的测量,文中以渐开线圆柱齿轮为例,对热变形齿形误差的测量进行了详细讨论。原有装置的测长标准量装置为双频激光干涉仪,由于其价格昂贵,而且调整光路麻烦的缺点,在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测量方法,即用高精度的量块组取代双频激光干涉仪作为长度标准量装置,从而方便地实现对工件热变形量的测量。
经过改进后的四维高精度热变形实验装置用于实际热变形测量时,测量精度明显提高,可测量的工件种类增多,为进一步验证相关机械形体热变形理论提供了更有力的保证。
|
|
|
|
1 |
吴小川;应用双频激光干涉仪检验数控机床定位精度[J];机械工艺师;2000年10期 |
2 |
高赛,殷纯永;高测速双频激光干涉仪[J];光学技术;2001年03期 |
3 |
盛志冲,王晓勇,徐伟,瞿网兰;5528A双频激光干涉仪在定位精度检测中的评定软件和扩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1年06期 |
4 |
所睿,范志军,李岩,张书练;双频激光干涉仪技术现状与发展[J];激光与红外;2004年04期 |
5 |
吕宏;田鹏;;双频激光干涉仪标准装置不确定度分析与表示[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7年09期 |
6 |
沙德亮;孔亚新;;双频激光干涉仪外置接收器电路设计[J];一重技术;2008年06期 |
7 |
冷玉国;陶磊;徐健;;基于80m测量装置的双频激光干涉仪系统精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1年09期 |
8 |
高冬兰;;双频激光干涉仪的设计[J];科技创业家;2013年04期 |
9 |
徐建;;双频激光干涉仪系统线性测量误差主要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分析[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3年08期 |
10 |
;双频激光干涉仪[J];计量工作;1976年03期 |
11 |
;双频激光干涉仪在北京鉴定[J];仪器制造;1976年04期 |
12 |
胡广大;;谈谈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几个问题[J];仪器制造;1978年04期 |
13 |
裘惠孚;陈允昌;张永年;陈永江;;双频激光干涉仪[J];计量技术;1979年03期 |
14 |
朱鹤年,林世珩,田德芳,欧震亚;双频激光干涉仪有理化方案[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
15 |
孙振凯;用双频激光干涉仪测量长丝杠[J];机床;1984年02期 |
16 |
杨正夫;双频激光干涉仪在长度测量中的应用[J];机床;1984年10期 |
17 |
;我国第一台微电脑双频激光干涉仪在我院研制成功[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
18 |
郭彦珍;郭俊杰;李大成;;微电脑双频激光干涉仪[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
19 |
李绍贵;;推广应用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几个问题[J];计量技术;1988年11期 |
20 |
刘长源;贾武;;用双频激光干涉仪直接测量大尺寸专用量块[J];计量技术;1992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