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象处理系统中去噪模块的设计及基于SystemVerilog的系统级验证
【摘要】:
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是近百年来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信标准,它的出现在我国通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将产生深远影响,是整个中国通信业的重大突破。图象处理系统是当今手机基带芯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将从摄像头传入的数据通过各种算法来实现图象处理功能,从而提高图象的质量,是保证手机多媒体高性能的关键。该系统是展讯通信公司所开发的第二代TD-SCDMA/GSM双模手机基带芯片SC6800E中新改善的硬件加速器模块,通过标准的AMBA总线与ARM核相连。对模块的充分验证有助于及早地发现并改正芯片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降低芯片投片风险,也为后期的芯片测试工作打好基础。
芯片复杂度的快速增长以及工艺和市场方面的挑战,给系统芯片的验证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手机基带芯片这种千万门级的系统芯片,充分、全面的验证尤为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与编写可综合的代码不同,验证可以使用各种语言的各种功能,这就产生了大量的仿真技术与方法。为了在缩短项目开发时间和减少开发成本的同时,加快产品面市步伐,光是提高芯片设计能力是不够的,选用什么样的验证策略和技术,如何规划验证时间,采用何种验证语言及支持它的EDA工具,对芯片设计公司而言成为了更关键的问题。
本文对NSR模块的功能实现算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与研究,并通过分析当今业界主要应用的验证技术,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选用了先进的验证方法,在EDA工具的支持下对图象去噪模块进行了全面的功能性验证。文中还详细剖析了芯片验证环境,这是一个运用Verilog、Systemverilog等语言的混合仿真环境,利用总线功能模型(BFM)实现总线操作,使得验证在事务级(transactionlevel)进行,大大提高了验证的效率及可复用性。
本文针对去噪模块设计了足够的验证case,覆盖了模块的各项功能,并运用Systemverilog搭建了高效的验证平台,通过perl脚本对整个验证架构中进行仿真管理与控制,实现了对c_model参考模型的实时调用、输入参数的随机生成以及输出数据的实时比对等自动化功能。作者还运用Systemverilog描述了ARM侧模块进行中断处理的程序,可供芯片中包括去噪模块在内的整个ISP系统使用,将模块验证平台中对中断信号的监测从模块级提高到了系统级,即监测经过ARM中断处理单元处理过的中断信号。此外还与其他验证工程师合作搭建了图象处理系统的联合仿真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图象处理中所有模块的系统级验证。此外,对图象处理系统还进行了FPGA验证,作为对基于仿真的验证的有效补充。网表(netlist)设计完成以后还进行了post-layout simulation(后仿真),对芯片设计部门而言是流片前签发的最后一个环节。
本文还通过先进的EDA工具及芯片仿真环境的支持,对去噪模块代码覆盖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去噪模块的验证通过了展讯公司模块验证的评审流程,被认为是充分的。实践表明,本文所采用的验证方法和结构是适合SC6800E芯片项目开发的,具有灵活性好、效率高、可复用性强等优点。
|
|
|
|
1 |
姚爱红;吴剑;张智钧;;功能覆盖率驱动的TAU/MVBC模块验证[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4期 |
2 |
吕欣欣;刘淑芬;;FPGA通用验证平台建立方法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0年05期 |
3 |
刘萌;冯海洲;李康;马佩军;史江一;;基于SystemVerilog的网络处理器验证平台设计[J];电子器件;2011年03期 |
4 |
段承超;徐金甫;;基于VMM构建可重用验证平台[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08期 |
5 |
吕欣欣;刘淑芬;;基于SynoTPys VMM方法的FPGA验证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9年09期 |
6 |
王玉欢;田泽;蔡叶芳;;RapidIO IP核的验证方法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年07期 |
7 |
丁婷婷;申敏;;分层式验证平台及覆盖率技术在SOC上的应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8 |
万超;申敏;;基于事务的RVM随机向量产生器在SOC验证中的应用[J];半导体技术;2007年10期 |
9 |
王成业;;图象处理及识别中的松弛技术及其应用[J];自动化学报;1984年03期 |
10 |
曲公远,李仲荣;图形数据的自动提取、压缩及图形的重建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5年A4期 |
11 |
毕厚杰;王蓓菁;;VIDEOTEX系统中的汉字图形数据压缩,画面编辑和信息回送[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3期 |
12 |
张新荣,王积分,姚文庆;指纹图象的模糊增强[J];天津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
13 |
郑南宁,朱海安,赵毅;基于自反馈神经网络的运动模糊图象恢复方法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1年06期 |
14 |
曹钧;一种利用象素块特征矢量的块匹配算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2年07期 |
15 |
罗彩明;刘欣;周焰;郑岳臣;谢建敏;魏兵;;新型隐球菌微型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
16 |
马建波;神经网络在图象处理中的应用[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
17 |
任世宏;一种新的特征相关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
18 |
郑士贵;柯达公司图象处理新系统[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6期 |
19 |
陈鸿翔,张桂林,刘永明,裴彦军,刘洪经;一种用于大气污染监测的红外图象处理系统[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6年02期 |
20 |
张旭东,关鸿杰,王德生;基于TMS320C80的图形图象处理系统[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7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