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壁板挤压模具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
大型整体铝合金壁板因其具有比强度高、耐蚀性和气密性好、造型美观等优点,在铁路、航空、船舶等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成形过程主要用扁挤压筒挤压方法来完成。挤压模具的型腔形状在成形过程中至关重要,其与工件的变形程度、变形速度、塑性变形区的应力状态等密切相关,对成形件质量、挤压能耗和模具寿命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围绕大型复杂壁板挤压模具型腔优化,综合运用数学、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等知识,对壁板挤压成形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完成壁板挤压模具型腔的优化设计,取得了一些有重要意义的结论和对实际应用有指导作用的成果。
首先基于复变函数共形映射原理,把映射函——Schwarz-Christoffel积分,从物理学、电磁学应用领域,引入到塑性加工过程分析中,将挤压入口、出口多边形形状映射到一单位圆周上,提出复杂型材挤压模具型腔映射建模思路。完整推导了Schwarz-Christoffel积分的两步求解过程,针对映射精度问题,提出凸凹分级展开求解技术,借助MATLAB平台,开发许氏积分快速求解模块。在实现简单多边形与单位圆映射函数求解的基础上,利用该积分完成复杂多边形壁板(矩形、梯形、工字形)与单位圆之间映射函数的求解,将复杂多边形问题转化为单位圆问题。
根据上限理论,建立铝合金圆棒料挤压成形的流动模型,推导坯料在五种不同形状型腔下变形时的动可容速度场、应变速率场及上限功率的表达式。以降低挤压能耗为优化目标,对成形过程进行优化,获得最低能耗下的型腔高度。在此基础上,结合流体力学理论,引入流函数方程,建立基于流曲线的壁板挤压过渡曲面边界条件,得到挤压模具型腔“流线型”数学模型,完成复杂截面壁板型材挤压的“流线型”过渡曲面建模。
借助数值模拟软件,采用二维弹塑性和三维刚塑性有限元方法分别对铝合金棒料及复杂壁板挤压过程进行模拟,验证不同模具型腔对挤压过程的影响,获得材料成形时金属位移场、速度场、应力-应变场和温度场的分布情况。深入分析壁板成形时的金属流动规律。此外,选取挤压中心等与挤压过程密切关联的因素,讨论其对挤压过程的影响,获得了一些有用的结果。研究发现,相同断面缩减率下,流线型型腔在改善金属流动、降低成形载荷和提高制件质量上都存在较大优势。
由于生产壁板的重要工具扁挤压筒要在高温、高压、高摩擦的恶劣条件下工作,其使用寿命较低,这里引入混合优化方法,对扁挤压筒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将有限元法(FEM)、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运用到扁挤压筒结构优化中,综合考虑扁挤压简最佳工作性能和内腔的尺寸精度,建立变过盈量下三层组合式扁挤压筒结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获得满足约束条件下的扁挤压筒各层结构参数。同时,以梯形铝合金壁板挤压成形为例,结合试验设计(DOE)、响应面设计(RSM)和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SA),从降低成形载荷和提高壁板质量角度,对影响挤压过程的重要工艺参数——挤压速度v、定径带长度l、模具温度T_1等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获得满足条件下的最佳成形工艺参数。
最后采用光塑性试验方法分析了梯形壁板“流线型”挤压成形过程,实验获得光塑性模型材料最佳的成形温度及合理的材料热处理规范。通过对模型切片的分析,得到模型中应变分量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从而验证了“流线型”模具型腔在壁板挤压过程中的优越性。
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挤压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完善壁板挤压模具设计理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
|
|
|
1 |
颜建辉
,王智祥;提高铝型材模具寿命的途径[J];电加工与模具;2002年02期 |
2 |
陈裕鹏;挤压模具氮化工艺控制[J];冶金丛刊;1999年04期 |
3 |
陈洪再,吴锡坤,沈丽如
,铁军
,董玉英
,谢峰
,徐丽云
,李炯
,谭军
,陈克茂;铝型材用挤压模具离子注入表面强化[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2年00期 |
4 |
李超,任英磊,葛景岩,李延春,许哲明,左其福;WCML-2热作模具钢的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5 |
沈丽如,铁军,董玉英,谢峰,徐丽云,李炯,谭军,陈克茂,陈洪再,吴锡坤;铝型材挤压模具离子注入表面强化[J];真空;2002年03期 |
6 |
王智祥,张建新;影响铝挤压模具寿命的因素分析[J];模具工业;2003年02期 |
7 |
倪正顺,帅词俊,钟掘;铝型材挤压模具优化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铸造;2004年04期 |
8 |
黄克坚,包忠诩,陈泽中,傅立军,林文国;有限体积法在挤压模具设计中的运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年08期 |
9 |
刘贵玉;挤压模具电火花加工空刀新工艺[J];铝加工;1994年01期 |
10 |
刘毅;辛选荣;刘汀;;基于SolidWorks平台的挤压模具CAD系统[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6年03期 |
11 |
钱建辉;齐增生;;连铸连轧铜管挤压模具的选材与热处理[J];热加工工艺;2008年16期 |
12 |
毛江虹;;银、铜基钎料挤压模具的设计[J];电工材料;2010年01期 |
13 |
梁平信;;实心挤压模的修整(1)[J];轻金属;1989年03期 |
14 |
苗瑜,刘方友;影响挤压模具寿命的因素浅析[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0年10期 |
15 |
吴玉道,史家乐,娄福宝;铝型材热挤压模具的失效分析[J];机械工程材料;2001年05期 |
16 |
计小辈;王丽敏;;成型工艺对铝合金制品表面粗糙度的影响[J];机电工程技术;2009年02期 |
17 |
刘汉武,丁桦,崔建忠;型材挤压模具CAD参数化绘图程序设计[J];轻金属;2000年05期 |
18 |
刘静安,王泰利;4Cr5MoSiV1钢挤压模具真空热处理工艺研究[J];铝加工;2000年01期 |
19 |
刘正林;铝型材挤压模的气体氮化[J];冶金丛刊;2001年06期 |
20 |
刘小宝;三维测量仪在挤压模具中的应用[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