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空气悬架系统的平顺性分析与模糊控制研究
【摘要】:
悬架是汽车的重要总成之一,它对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在汽车悬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其运动学、动力学和采用控制策略的计算分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在对汽车平顺性的研究过程中,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空气弹簧特性曲线进行拟合;然后建立随机路面模型以及线性和非线性1/2车辆悬架模型,并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证实非线性车辆模型更能真实反映车辆在实际行驶中的振动响应情况。
由于模糊控制不依赖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对系统参数变化不敏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尤其适应于非线性、时变和滞后系统的控制,而且模糊控制的控制算法是基于若干条控制规则,算法非常简捷。因此本文在对非线性空气悬架系统建模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控制对客车空气悬架系统进行主动控制研究。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得出采用模糊控制的空气主动悬架,有效地抑制车身振动,明显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控制方法。
|
|
|
|
1 |
薛念文;郭晓东;江洪;;基于MATLAB与ADAMS的空气悬架客车平顺性联合仿真[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0年02期 |
2 |
翁迪望;王维锐;潘双夏;;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控制的研究与仿真[J];机电工程;2006年11期 |
3 |
李伯岳;宋传学;;空气悬架客车平顺性仿真分析[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6年06期 |
4 |
朱一波;李芳;;汽车半主动悬架数学模型与模糊控制研究[J];机电工程;2008年11期 |
5 |
刘霞;高梦起;何杰;陈一锴;;基于后轴空气悬架的货车平顺性比较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4期 |
6 |
张建文,郭二生,黄治国,朱海涛;空气悬架大客车平顺性仿真分析[J];汽车技术;2005年04期 |
7 |
张建文,杨兴龙,林逸,王望予;空气悬架大客车平顺性仿真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6期 |
8 |
唐憬憬;邓楚南;;空气悬架导向机构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J];北京汽车;2007年05期 |
9 |
唐憬憬;邓楚南;;空气悬架导向机构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J];轻型汽车技术;2008年Z1期 |
10 |
汪有;;客车空气悬架前导向臂的设计改进[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8年05期 |
11 |
贾涛,张淑敏;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空气悬架客车平顺性仿真研究[J];汽车技术;2005年11期 |
12 |
钱德猛;赵韩;魏映;;汽车振动系统的虚拟样机仿真及试验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6年01期 |
13 |
刘宏伟,雷海蓉,陈燕虹,杨钫;空气悬架系统模糊控制仿真分析[J];汽车技术;2003年07期 |
14 |
寇发荣;方宗德;;电动静液压作动器EHA及其在汽车主动悬架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7年04期 |
15 |
马莉;何乐;金达锋;;减振器一体式空气悬架的试验及静刚度特性研究[J];汽车技术;2009年09期 |
16 |
刘善锷;覃国金;黄南斌;;空气弹簧悬架的特性与影响因素分析[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8年04期 |
17 |
寇发荣;;基于电动静液压作动的新型汽车主动悬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8 |
来飞;邓兆祥;董红亮;;考虑悬架几何特性及作动器延时的整车模糊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20期 |
19 |
孙夏娜;余群明;周兵;王国春;;主动悬架单神经元模糊PID控制策略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08期 |
20 |
刘宏伟;陈燕虹;田华;;电控空气悬架试验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