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Ti(C,N)基金属陶瓷的界面价电子结构与性能研究

于涛  
【摘要】: 本文首先应用EET理论系统研究了添加不同碳化物时金属陶瓷陶瓷相的价电子结构以及(Ti,Me)(C,N)/Ni(Co、α-Fe、Fe3Al、FeAl、NiAl)金属陶瓷体系的界面价电子结构,分析了界面价电子结构参数与金属陶瓷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在计算的基础上运用液相烧结技术制备了纳米改性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分析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组织、力学性能及热冲击性能。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介绍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发展、制备方法以及成分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指出了EET理论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情况。 其次,运用EET理论和BLD法研究了添加不同碳化物(Mo2C、WC、NbC、TaC、Cr3C2、VC)对金属陶瓷的陶瓷相价电子结构的影响,分析了价电子结构参数(nA)与金属陶瓷材料润湿性(0)以及力学性能(硬度、强韧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计算了(Ti,Me)(C,N)/Ni(Co、α-Fe、Fe3Al、FeAl、NiAl)金属陶瓷体系的界面价电子结构(最强键共价电子数(nA),晶面电子密度(ρ)和界面价电子密度差(Δρ))。研究表明:(1)与WC、NbC、TaC、Cr3C2、VC等碳化物相比,(Ti,Mo)(C,N)/Ni体系界面价电子密度连续性较好;实验证明,Mo2C对Ni/Ti(C,N)金属/陶瓷材料的润湿性的改善作用最为明显。当碳化物添加量为10wt.%时,不同碳化物对润湿性改善程度依次为:Mo2CTaCWCVCNbC。(2)(Ti,Me)(C,N)(110)/Ni(Co)(110)体系的界面价电子密度差(Δρ)小于10%,即界面价电子连续性好,界面结构稳定;总体来说,金属及金属间化合物对异相界面价电子密度差的影响顺序为(由强到弱):Ni(Co)FeAlα-FeFe3AlNiAl。(3)综合研究了价电子结构、界面价电子结构与材料强韧性之间的关系,指出采取原位复合制备工艺控制界面结合时,应该尽量在复合材料中存在更多的(110)Ni/(110)C、(110)Co/(110)C等界面,这样使Ti(C,N)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 接下来在基于界面价电子结构计算的基础上,制备了纳米改性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样品,研究了其组织、力学性能及抗热冲击性能。结果表明:(1)XRD与SEM分析表明,(Ti,Mo,W)(C,N)-Ni-Co金属陶瓷组织仍为两相结构(陶瓷相+金属相),其中较粗大的陶瓷相颗粒呈明显的芯/壳(core/rim)结构。(2)随着金属相含量的增加(Ti,Mo,W)(C,N)-Ni-Co金属陶瓷的组织更加均匀;而随着Mo含量的增加,金属陶瓷的组织存在着变细的趋势。研究表明,(Ti,Mo,W)(C,N)-Ni-Co金属陶瓷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硬度值(HRA)达到91.5以上,抗弯强度达到1350MPa以上。(3)就材料的硬度而言,实验结果与价电子结构计算结果是相符的;(4)高温热冲击实验表明:和普通的金属陶瓷相比,纳米改性金属陶瓷的抗热冲击性能较好;随着热冲击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表面的孔洞数量和尺寸都有明显的增加;裂纹在扩展过程中存在弯曲、偏转及桥接现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蒋淑英;李世春;;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价电子结构计算及界面反应预测[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8期
2 郭瑞霞;;Ni-Al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J];山西冶金;2011年04期
3 廖荣宝;朱云;刘瑞;崔玉民;;应用VSEPR理论解释Hg等单质的特殊物理性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平;韩杰才;孟松鹤;张幸红;梁军;;两种模型计算(ZrTi)B_2固溶体的价电子结构[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张建武;罗震;;焊剂130中MgO价电子结构分析与熔点计算研究[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杨守文;汪宏年;姚东华;胡平;;TI地层多分量感应测井资料的快速迭代反演算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杜建良;周学禹;徐立山;李兆远;赵颖;;V、Ti微合金钢连铸工艺优化[A];2011年全国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研讨会文集[C];2011年
5 胡明;高晓明;孙嘉奕;伏彦龙;杨军;汪晓萍;翁立军;;多弧离子镀低温沉积Ti薄膜的结构和力学性能[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书琴;蓝小飞;童少平;马淳安;;Ti(Ⅳ)催化臭氧化降解苯乙酮和丙烯酸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杜建良;周学禹;徐立山;李兆远;赵颖;;V、Ti微合金钢连铸工艺优化[A];河北省2011年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吴强;郭景;;空天结构材料Ti合金在航天领域的应用[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陈刚;符春林;刘辉江;彭晓东;蔡苇;邓小玲;冉少念;;Ti掺杂对铌酸锶超高温压电陶瓷介电、铁电性能的影响[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10 唐群国;陈晶田;刘丽萍;贺晓峰;;Ti(C,N)基金属陶瓷在海水润滑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宝国;置氢Ti–6Al–4V合金室温变形行为及改性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瞿峻;Ti(C,N)基金属陶瓷增强技术及其组织和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叶大萌;Ti(C,N)基金属陶瓷与钢的钎焊连接及其界面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蒋淑英;Al/Fe、Al/Ni、Al/Ti液/固界面扩散溶解层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山圣峰;Ti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陈连生;含Nb、Ti细晶双相钢的热轧工艺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华平壤;抗光折变局域掺杂Ti:Mg:Er:LiNbO_3波导放大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宋杰;时效及ECAP处理无镍Ti基记忆合金相变与力学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许育东;高性能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刀具切削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10 穆云超;Ti/C_(0.36)N_(0.64)为原料合成Ti(C,N)及相关化合物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涛;Ti(C,N)基金属陶瓷的界面价电子结构与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张东升;通过价电子结构对比分析Ti、Zr、Sc对纯Al的细化机理[D];郑州大学;2011年
3 辛伟;合金平面价电子结构及其铁碳合金二元合金元素原子的定态[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义;稀土和几种典型半导体材料的价电子结构和物性[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马仁涛;基于“团簇+连接原子”结构模型的β-Ti固体合金成分设计其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马含悦;316L不锈钢热老化现象的电子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7 胡中华;Mg3AllCelSb合金相析出行为及其价电子结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刘慧;Al-Li-Cu合金的价电子结构及合金的强化作用[D];广西大学;2003年
9 王剑锋;过渡金属Sc,Ti掺杂硼团簇结构与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韩永剑;Al-Zn-Mg合金电子理论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TI将重点转移到高端手机应用处理业务[N];中国电子报;2008年
2 晓勇 编译;对症用药[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李映 整理;Rich Templeton:TI把更多资源贴近中国客户[N];中国电子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红梅;恒强牵手美国TI:从“芯”开始[N];中国纺织报;2011年
5 纵强;小议战场△TI[N];解放军报;2009年
6 ;德州仪器(TI)无线终端业务部全球战略市场营销总监AvnerGoren:多核处理器是未来平台特点[N];中国电子报;2009年
7 伊凡壹;TI推出两款高效率PWM电源控制器[N];电子报;2011年
8 田文英(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法学系);宝洁诉“Tide”域名抢注案的法律思考[N];法制日报;2002年
9 沈彤;硅谷-It,s going![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10 ;TI推出全新CC430技术平台[N];人民邮电;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