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煤层巨厚坚硬顶板超前深孔爆破强制放顶技术研究

谭诚  
【摘要】:薄煤层巨厚坚硬顶板由于其岩石抵抗破坏的极限强度大,在煤层开采后在采空区可形成大面积悬顶,短期内不易自然垮落。其初次垮落步距是普通坚硬顶板的2-3倍,周期来压步距是普通坚硬顶板的3--4倍。一旦垮落将各给采面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并且由于煤层厚度满足不了综采机的最小采高,往往需要综采机钻头切割顶板或底板,而当工作面岩石较硬时,综采机钻头无法切割顶板岩石。 因此如何既能减小薄煤层巨厚坚硬顶板垮落步距,又能满足综采机的工作条件,成为薄煤层巨厚坚硬顶板工作面安全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对薄煤层巨厚坚硬顶板条件下超前深孔松动爆破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本文首先对比了岩石在静载荷与动载荷的作用下,岩石的应力应变的不同变化隋况,以及加载速度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同时详细讨论了爆破冲击波、应力波对岩石的动态破坏特征,和爆生气体对岩石的准静态破坏特征。以及炮孔围岩中裂隙的发展和生成规律,爆生裂缝的扩展条件、长度、速度等参数。 其次对坚硬顶板垮落步距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弹塑性理论的岩梁和岩板模型,并分别推导出了岩梁和岩板模型的初次垮落步距和周期垮落步距,得到了简化的计算方法,并确定了坚硬顶板应采用岩板模型较为合理,但是由于薄煤层巨厚坚硬顶板不符合薄板理论,所以应采用岩梁模型计算的结论。同时利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对薄煤层巨厚顶板进行了数值分析,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防止薄煤层巨厚坚硬顶板突然垮落的方法。 最后从理论上对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炮孔直径、深度、间距和炮泥封堵长度、装药量等爆破参数。通过朱庄煤矿Ⅱ646工作面的超前深孔松动爆破的现场实践,确定了适合现场实际的爆破参数,在取得了较好的爆破效果和经济利益基础上,对今后同类型综采工作面的超前强制放顶提供了参考。 图59表9参52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Γ·А·катов;А·Ажурило;吕喜娟;;坚硬顶板煤层开采的矿压显现[J];陕西煤炭;1987年02期
2 任宝;坚硬顶板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特征[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年03期
3 ;三部煤炭科教影片[J];煤炭科学技术;1978年05期
4 靳钟铭 ,张惠轩;《坚硬顶板下特厚易燃煤层采煤方法的试验和研究》通过鉴定[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88年01期
5 吴兴荣,翟明华,顾士亮;三河尖煤矿坚硬顶板控制措施[J];煤炭科学技术;1994年12期
6 叶明亮,宿成建;薄煤层坚硬顶板采场围岩体三维应力状态的ADINA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7 李飞云,于建英;房柱式开采坚硬顶板条件下悬顶放顶技术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年06期
8 张煜潇;;长壁普采坚硬顶板切顶强度研究[J];山西煤炭;2006年02期
9 孙建军;徐刚;;深孔爆破弱化坚硬顶板技术的应用[J];煤矿开采;2008年03期
10 杜承惠;;坚硬难冒顶板的支架设计[J];煤矿机电;1988年05期
11 叶明亮;坚硬顶板采场围岩应力场的研究[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9年01期
12 李方立,王成,段长寿;超前深孔预爆破处理坚硬顶板的应用[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1年03期
13 张有喜,尹达君;坚硬顶板条件下5m一次采全高工艺的实践[J];煤矿安全;2003年07期
14 陈红喜,史红宇,祁永恒;坚硬顶板综放采场矿压的相似模拟研究[J];煤矿开采;2004年03期
15 孟庆财;;坚硬顶板的控制与事故预防[J];煤炭技术;2006年05期
16 胡守平;李纯宝;;坚硬顶板塌陷机理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08年06期
17 刘洪泉;孙宪忠;;坚硬顶板的初次放顶方法[J];煤矿机电;2009年05期
18 ;TZ650型强力支架试验情况[J];煤矿机械;1981年03期
19 杨世英;;坚硬顶板下综采[J];煤炭科学技术;1990年02期
20 李其仁;赵军;赵文宏;;我矿采场坚硬顶板破断规律及控制[J];煤炭科学技术;199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正兴;;晋城矿区下组煤十五号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坚硬顶板处理技术研究[A];第五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0年
2 刘乐枝;杨积海;李朝辉;;厚煤层坚硬顶板初放技术探讨[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3 王峰;;坚硬顶板下近距离煤层布置研究与实践[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4 邓维元;;综采工作面坚硬顶板合理悬顶长度研究[A];第四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9年
5 叶波;武海滨;廖光辉;;坚硬顶板工作面初压管理的研究[A];山东省煤炭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尹达君;;大同煤田侏罗纪5m煤层坚硬顶板条件下一次采全高工艺[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靳钟铭;张惠轩;;顶板大面积来压机理研究[A];第四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4年
8 石平五;王金安;;爆破处理坚硬顶板的数值分析[A];矿山坚硬岩体控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9 华安增;赵立新;;松动煤层控制坚硬顶板[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10 金智新;;大同矿区两硬条件下大采高(5m)综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乾;深埋煤层采动过程顶板聚压与煤柱受力的关联性及其断层结构影响[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刘书贤;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移动规律模拟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5年
3 张伟;倒“S”型复杂煤层开采方法优化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伍永平;大倾角煤层开采“R-S-F”系统动力学控制基础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5 张百胜;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6 景继东;巨厚砾岩顶板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7 涂敏;煤层气卸压开采的采动岩体力学分析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8 张丽萍;低渗透煤层气开采的热—流—固耦合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徐德金;高承压含水层上煤层开采底板断裂活化致灾机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10 魏刚;红菱煤矿上保护层开采防突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诚;煤层巨厚坚硬顶板超前深孔爆破强制放顶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2 崔磊;寺河矿二号井15号煤层坚硬顶板采场矿压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高宏;古书院矿15#煤坚硬顶板“三带”分布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4 王开;普采工作面坚硬顶板控制及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5 关瑞斌;坚硬顶板水压力作用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孝义;七岭煤矿坚硬顶板条件下巷道支护及合理煤柱留设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7 息金波;采场顶板大面积垮落的飓风灾害的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8 徐响华;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8年
9 梁大海;坚硬顶板注水软化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10 孟波;芦岭煤矿10煤层顶板特征及回采覆岩破坏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解析《煤矿安全规程》修订条款(下)[N];中国煤炭报;2006年
2 司马忠和;《煤矿安全规程》 修订后即将实施[N];经理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李卫中 通讯员 张爱青;“沃土”育出科技果[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4 ;关于修改《煤矿安全规程》第六十八条和第一百五十八条的决定[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解析《煤矿安全规程》修订条款(中)[N];中国煤炭报;2006年
6 通讯员 王卫华 李继峰;百善矿科技创新“废”煤成金[N];安徽日报;2006年
7 李爱珍;高新技术打造传统支柱产业新脊梁[N];山西日报;2007年
8 记者 姚喜岱 张长山 李仑;洪洞“12·5”煤矿爆炸酿大祸[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9 巩增华郝文进 郭永旺 赵建国;以科技手段实现安全生产[N];消费日报;2008年
10 张定球;半罗山矿实现“一降三提”[N];中国煤炭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