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二次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机理研究

李迎富  
【摘要】:摘要 应用相似材料模拟、数值模拟、力学分析、突变分岔理论、混沌理论等,系统地研究了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巷内支护及巷旁支护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了围岩的破坏、失稳判据,揭示了围岩的变形破坏机理。 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和数值模拟,分析了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应力、位移及变形破坏特征;研究了锚杆支护参数变化对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稳定性影响。 工作面端头关键块的稳定直接影响到其下位支护围岩小结构的稳定,保持其稳定有利于减小二次沿空留巷围岩变形和增加充填体的稳定性。基于上覆岩层活动规律,构建了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工作面端头关键块的“S—R”结构力学模型,确定了工作面端头关键块的稳定性判据。在关键块稳定的前提下,对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的充填体受力状况进行了分析,推导出巷旁支护阻力的计算式,合理确定了保持工作面端头关键块稳定所需的充填体宽度。 由于二次沿空留巷为上、下区段的两个工作面服务,巷道服务时间较长,且充填体长期承受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充填体可能会进入流变状态,充填体的流变将会直接影响到二次沿空留巷围岩的稳定性。应用突变分岔理论,研究了充填体的非线性蠕变力学特征,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拟合,确定了充填体非线性蠕变的混沌判据,揭示了充填体非线性蠕变破坏机理。 充填体在变形破坏过程中既具有流变特性,也具有损伤特性,前者反映了时间效应,后者反映充填材料内部的各种缺陷的发展。基于Lemaitre应变等价性假说,推导出充填体的损伤本构关系,确定了充填体的损伤失稳判据。 影响充填体稳定性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都具有很大的变异性,且巷道服务时间长,因此要求充填体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应用支护结构可靠性理论,计算出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充填体的可靠性指标。 二次沿空留巷技术成败的关键是充填体能否适应沿空留巷顶板岩层活动规律和有效地控制直接顶。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直接顶的力学模型,推导出沿空留巷直接顶的稳定性判据。应用位移变分法,分析了沿空留巷直接顶下沉与充填体宽度、煤帮塑性区、煤帮侧向支护阻力、巷道宽度、巷内支护阻力及巷旁支护阻力等因素的关系。 在二次沿空留巷整个过程中,一次沿空留巷煤帮经受巷道掘进及两次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保持其稳定有利于减小直接顶的下沉量和增加关键块的稳定性。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确定了一次沿空留巷煤帮的稳定性判据,并推导出煤帮侧向支护阻力和锚杆间排距的计算式,为煤帮锚杆间排距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Lemaitre应变等价性假说、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和极限平衡理论,预测了一次沿空留巷煤帮的片帮深度,为煤帮锚杆长度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次沿空留巷围岩属于大变形围岩,对初始条件的变化具有很强的敏感性,难以通过传统的直接观测方法来进行判断。采用功率谱分析法研究了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应力的混沌动力学特征,研究认为:充填体宽度较小时围岩应力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呈现混沌运动状态。随着充填体宽度增加,功率谱的尖峰增加,不规则运动比例逐渐减少。利用Lyapunov指数法分析了充填体宽度、锚杆预紧力、锚杆支护强度对二次沿空留巷不同阶段围岩混沌性影响,合理确定了二次沿空留巷充填体宽度、锚杆预紧力、锚杆支护强度、锚杆直径等参数。 基于二次沿空留巷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和不同阶段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将二次沿空留巷围岩控制视为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了“充分利用基本顶关键块稳定结构、动态控制、始终保持巷旁充填体稳定、匹配协调、主动加固、弱化扰动、整体围岩强化、全过程控制”的二次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原则,形成了“沿空留巷支护优化、巷内锚杆强化、充填体强化、自移式主动强力控顶支架辅助加强、巷道围岩结构强化”的支护控制技术。 上述部分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淮南谢一矿512(5)工作面机巷,为高瓦斯难抽采煤层工作面建立“Y”型通风系统而采用二次沿空留巷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德仁,张鲁渝,陈士良,聂恒富;沿空留巷围岩应力测定和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82年03期
2 韩本道;彭传业;;沿空留巷的矿压显现与控制[J];煤炭科学技术;1983年09期
3 王生民;;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在章村矿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6期
4 刘志营;;荣华矿10~#C下层右三路实现软岩沿空留巷的做法[J];民营科技;2007年01期
5 辛东京;祁明峰;;不规则工作面沿空留巷分区开采技术实践[J];煤炭技术;2008年02期
6 常传强;赵胜勇;洪金岭;郭利;;综采工作面上平巷沿空留巷巷帮充填技术[J];煤炭技术;2010年01期
7 张文志;;沿空留巷高强度锚杆支护技术[J];煤矿支护;2006年02期
8 王爱龙;;沿空留巷人造假墙优化通风系统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2011年10期
9 李翔宇;邓永明;李升;赵义通;赵新华;韩守江;;沿空留巷过薄煤带技术实践[J];中州煤炭;2011年09期
10 张贵山;沿空留巷护巷材料的选择[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84年00期
11 任德惠;沿空留巷矿压显现及技术措施[J];煤炭工程;1987年02期
12 严正方;;沿空留巷使用可缩性金属支架的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1990年05期
13 钟亚平;徐振利;;风力充填沿空留巷及其二次利用效果[J];煤矿开采;1991年02期
14 冯立彦;沿空留巷在富强煤矿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4年07期
15 付宝杰;徐金海;陈荣华;;沿空留巷中充填体的强度控制[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6 董旭升;;正阳煤矿沿空留巷联合支护技术[J];煤炭技术;2006年04期
17 梁金宝;;沿空留巷解决水采通风问题的设想[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6年04期
18 王国臣;;“沿空留巷”在采煤工作面下巷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07年01期
19 吴文哲;;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在沿空留巷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6期
20 梁文学;;大安山煤矿轴13顺槽沿空留巷锚杆支护技术研究[J];煤炭工程;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群;刘树宏;李辰龙;李欣;;困难条件下锚网索支护沿空留巷Y形通风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广云;;凤凰山矿154307工作面沿空留巷充填体参数及工艺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3 唐建新;邓月华;涂兴东;胡海;;锚网索联合支护沿空留巷顶板离层分析[A];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C];2010年
4 李学彬;曲广龙;黄万鹏;张国炎;陆侃;王军;;高支承压力区沿空留巷充填体强化支护的数值模拟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叶建军;;沿空留巷穿层钻孔技术实践[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6 郑富洋;;探讨解决沿空留巷注浆施工的几个突出问题[A];第四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9年
7 胡春岭;王伟;林雪礼;;17层煤巷沿空留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煤矿先进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智勇;徐锟;;无煤柱开采技术应用[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9 薛俊华;;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9年
10 李晋平;;综放大断面沿空留巷三维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迎富;二次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2 阚甲广;典型顶板条件沿空留巷围岩结构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文志杰;无煤柱沿空留巷控制力学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红胜;沿空巷道窄帮蠕变特性及其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张绪言;大采高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6 秦昊;巷道围岩失稳机制及冲击矿压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7 肖同强;深部构造应力作用下厚煤层巷道围岩稳定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王宏伟;长壁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机理及防冲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博;沿空留巷矸石巷旁充填体支护性能实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2 靳俊恒;沿空留巷弧形板结构分析及围岩控制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3 张智强;双突矿井中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4 崔晚;本煤层沿空留巷递进保护区域防突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孙乐乐;大倾角中厚煤层软弱顶底板沿空留巷[D];重庆大学;2012年
6 付勇;缓倾斜中厚煤层沿空留巷合理支护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张丽娜;封闭模铸沿空留巷隔离墙的材料优化设计及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8 朱永鹏;不同围岩条件下沿空留巷技术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亓佳利;薄煤层坚硬石灰岩顶板条件下沿空留巷技术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明珠;凤凰山矿沿空留巷Y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漏风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良 贾世方;沿空留巷减少煤柱损失[N];科技日报;2008年
2 汪平方;大煤下沿空留巷让煤炭“颗粒归仓”[N];中国矿业报;2011年
3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屯兰矿 朱国平;巷旁充填沿空留巷Y型通风无煤柱开采技术在屯兰矿试验成功[N];山西科技报;2010年
4 牛昌军 李萌 王东勤 邢克强 谷富泽 王会强;拼搏进取二十载 创新争先著华章[N];中国煤炭报;2009年
5 姜媛;为煤矿构筑一道好“梁”[N];中国矿业报;2011年
6 陈化田 记者 吴岳福;双矿集团实现采掘“双过半”[N];黑龙江日报;2009年
7 ;企业做强做大的核心[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8 通讯员赵海 记者罗雄鹰;两年回收弃采煤200万吨[N];中国煤炭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耿梦济 通讯员 孙学海;仗科技之剑 做开路先锋[N];中国煤炭报;2009年
10 刘和平 张英峰 王宝华;崛起之路领军人[N];中国企业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