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巷道前方含水体的瞬变电磁响应及探测技术研究

胡雄武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向深部发展,巷道掘进呈现出多灾源地质特征,水害作为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已经严重影响到煤矿安全生产。当前,瞬变电磁技术已成为巷道掘进超前水害探查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受仪器设备、数据采集方式、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等限制,其测试效果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因此积极开展巷道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巷道掘进瞬变电磁超前探水技术进行研究,其中:(1)通过对巷道瞬变电磁探测常规理论及解释方法的总结分析,推导了多匝方形小回线源瞬变场的阶跃响应公式,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了其准确性;(2)通过对Maxwell方程组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对其中瞬变场源的设置进行改进,基于VC++.Net编制了3D FDTD程序,并结合巷道掘进地质条件,选择巷道前方立方体、板状体及柱状体含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不同模型条件下瞬变场的全空间扩散规律及回线中心异常场响应特征;(3)通过对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研究,改进并形成了一整套巷道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技术。其中通过对仪器主机功能及参数、回线装置形式及阻尼状态进行优化与匹配,提高了实测瞬变场数据的采集精度,特别是增强了早、中延时段数据采集质量的可靠性。结合巷道测试条件,对现有三断面观测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四断面超前探测布置方式,增强对现场数据的观测力度。考虑仪器实际探测时存在电流关断时间,在充分分析关断时间对瞬变场源激励频谱和瞬变场的影响范围基础上,推导全空间条件下全程视电阻率计算方法,并通过对扇形观测条件下,不同角度测点在巷道前方形成的烟圈交汇特征分析,提出视电阻率扩散叠加解释方法;(4)针对掘进工作面干扰因素中锚杆干扰进行实验探讨,通过对井下两根锚杆的测试,获得了锚杆的干扰范围及不同范围的干扰程度,一定程度上为现场数据采集与校正提供依据。通过构建井下水仓模型,对巷道前方25m处100m3水仓水量及其瞬变场响应的动态观测,获得巷道前方弱含水体的瞬变场响应特点。理论数据、物理实验及现场探查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形成的瞬变电磁超前探水系统对瞬变场数据采集具有优越性,其超前探测的电性成像效果良好。 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取得了对巷道瞬变电磁超前探水的诸多认识,所形成的瞬变电磁测试技术系统在现场探测中实用性强。由于瞬变电磁探测系统较为复杂,受时间限制,今后还需要在探测基础理论、含水体弱信号提取、现场干扰因素校正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掘进探水效果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巷道掘进的安全生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豆会平,魏启;脉冲瞬变电磁仪的发展状况及对策[J];石油仪器;2000年04期
2 薛国强,宋建平,李貅;以反射系数为特征量的瞬变电磁电性界面的成像(英文)[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2年04期
3 薛国强,李斌宇,郭振全,赵学兵,刘志成;用线性规划法求取瞬变电磁成像特征参数[J];石油仪器;2005年04期
4 周建雄,张建奇,张运霞,牛向东,韩自豪;瞬变电磁勘探在平煤七矿防治水工程中的应用[J];中州煤炭;2005年01期
5 石显新,闫述,陈明生;瞬变电磁勘探中的低阻层屏蔽问题[J];煤炭学报;2005年02期
6 杜木民;李玉宝;;井下瞬变电磁探水技术初探[J];河北煤炭;2006年03期
7 王举;李朝成;杨忠习;孙成现;李慧杰;杨娜;;瞬变电磁勘查方法在依力矿区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S2期
8 曹军;于景邨;张华;李富;汤金云;;小波变换在瞬变电磁勘探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7年01期
9 张木林;刘永生;王育;;时间域瞬变电磁方法应用的几点认识[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年02期
10 陈利;水春;陈斌;;瞬变电磁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7年05期
11 汤金云;于景邨;王扬州;刘建;;矿井瞬变电磁人文噪声干扰及处理技术研究[J];煤矿开采;2008年02期
12 陈忠仁;陈芳靖;王惠;;一种高性能瞬变电磁接收机的研制[J];工矿自动化;2008年03期
13 陈载林;黄临平;林孝城;张国峰;;瞬变电磁装置初步研究[J];科技广场;2008年07期
14 郭志强;翁爱华;;铁路工程勘察中大定源瞬变电磁方法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S1期
15 李智文;;矿井瞬变电磁探测噪音特点及处理方法[J];河北煤炭;2010年01期
16 史渊;肖恒训;;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在煤矿水患探测中的应用[J];采矿技术;2010年S1期
17 闫赛;郭恒庆;刘树才;苏林;刘燚;;小波变换在瞬变电磁数据去噪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6期
18 蔡运胜;杨学明;;时间域瞬变电磁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与利用[J];物探与化探;2011年01期
19 李新云;李新宽;赵华;;瞬变电磁仪在煤矿巷道探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20 于泰鹏;张首波;;采空区瞬变电磁探测方法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志鹏;李貅;;瞬变电磁脉冲压缩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貅;戚志鹏;刘银爱;汝亮;吴琼;马炳镇;;航空瞬变电磁合成孔径快速成像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郭文波;李貅;薛国强;刘银爱;;瞬变电磁相关合成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史渊;肖恒训;;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在煤矿水患探测中的应用[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苏茂鑫;李术才;李貅;张庆松;薛翊国;邱道宏;;瞬变电磁三维成像技术在地质预报中的应用[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6 陈卫营;薛国强;李海;周楠楠;闫述;李梅芳;;电性源瞬变电磁近场区响应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怀凤;李术才;李貅;戚志鹏;苏茂鑫;薛翊国;;隧道瞬变电磁三维探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丁世荣;;地下阶跃磁偶极源激发下球形地质体的瞬变电磁响应[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林君;于生宝;嵇艳鞠;王忠;李慧;王艳;;瞬变电磁探测系统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杜木民;李玉宝;;井下瞬变电磁探水技术初探[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曙东;直升机瞬变电磁系统响应计算与地回线标定[D];吉林大学;2012年
2 梁庆华;矿井全空间小线圈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周逢道;海洋瞬变电磁探测发射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戚志鹏;瞬变电磁三维合成孔径延拓成像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万玲;地下水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合反演方法及探测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谭代明;隧道超前探水全空间瞬变电磁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嵇艳鞠;浅层高分辨率全程瞬变电磁系统中全程二次场提取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姜志海;巷道掘进工作面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机理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9 邓晓红;定回线源瞬变电磁三维异常特征反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李慧;海洋瞬变响应理论计算及浅海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建刚;瞬变电磁勘察煤田采空区的可行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2 刘向红;本安型瞬变电磁仪及其探测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保凯;便携式瞬变电磁接收机的研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张迅;分布式瞬变电磁接收机的研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汝亮;瞬变电磁多用途处理解释系统研制[D];长安大学;2010年
6 李斌;瞬变电磁软件设计与开发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7 梁盛军;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在煤矿井下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7年
8 彭学文;双层钢管瞬变电磁检测技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9 李楠楠;瞬变电磁测井井下系统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10 袁芬艳;深海拖曳式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洪涛牛秋福;瞬变电磁技术破解矿井透水难题[N];中国企业报;2007年
2 张宏新李志勇;白庄矿瞬变电磁勘探填补国内空白[N];经理日报;2007年
3 梁文君 王洪涛 牛秋福;瞬变电磁技术破解煤矿井下防探水难题[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总局物探院完成三个瞬变电磁勘探项目[N];中煤地质报;2010年
5 文物;保水采煤,鱼与熊掌兼得[N];中国煤炭报;2010年
6 张素琴;瞬变电磁仪助山西212队竞争市场项目[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冰;戮力同心 砥砺前行[N];中煤地质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