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前方含水体的瞬变电磁响应及探测技术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向深部发展,巷道掘进呈现出多灾源地质特征,水害作为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已经严重影响到煤矿安全生产。当前,瞬变电磁技术已成为巷道掘进超前水害探查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受仪器设备、数据采集方式、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等限制,其测试效果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因此积极开展巷道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巷道掘进瞬变电磁超前探水技术进行研究,其中:(1)通过对巷道瞬变电磁探测常规理论及解释方法的总结分析,推导了多匝方形小回线源瞬变场的阶跃响应公式,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了其准确性;(2)通过对Maxwell方程组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对其中瞬变场源的设置进行改进,基于VC++.Net编制了3D FDTD程序,并结合巷道掘进地质条件,选择巷道前方立方体、板状体及柱状体含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不同模型条件下瞬变场的全空间扩散规律及回线中心异常场响应特征;(3)通过对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研究,改进并形成了一整套巷道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技术。其中通过对仪器主机功能及参数、回线装置形式及阻尼状态进行优化与匹配,提高了实测瞬变场数据的采集精度,特别是增强了早、中延时段数据采集质量的可靠性。结合巷道测试条件,对现有三断面观测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四断面超前探测布置方式,增强对现场数据的观测力度。考虑仪器实际探测时存在电流关断时间,在充分分析关断时间对瞬变场源激励频谱和瞬变场的影响范围基础上,推导全空间条件下全程视电阻率计算方法,并通过对扇形观测条件下,不同角度测点在巷道前方形成的烟圈交汇特征分析,提出视电阻率扩散叠加解释方法;(4)针对掘进工作面干扰因素中锚杆干扰进行实验探讨,通过对井下两根锚杆的测试,获得了锚杆的干扰范围及不同范围的干扰程度,一定程度上为现场数据采集与校正提供依据。通过构建井下水仓模型,对巷道前方25m处100m3水仓水量及其瞬变场响应的动态观测,获得巷道前方弱含水体的瞬变场响应特点。理论数据、物理实验及现场探查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形成的瞬变电磁超前探水系统对瞬变场数据采集具有优越性,其超前探测的电性成像效果良好。
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取得了对巷道瞬变电磁超前探水的诸多认识,所形成的瞬变电磁测试技术系统在现场探测中实用性强。由于瞬变电磁探测系统较为复杂,受时间限制,今后还需要在探测基础理论、含水体弱信号提取、现场干扰因素校正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掘进探水效果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巷道掘进的安全生产。
|
|
|
|
1 |
豆会平,魏启;脉冲瞬变电磁仪的发展状况及对策[J];石油仪器;2000年04期 |
2 |
薛国强,宋建平,李貅;以反射系数为特征量的瞬变电磁电性界面的成像(英文)[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2年04期 |
3 |
薛国强,李斌宇,郭振全,赵学兵,刘志成;用线性规划法求取瞬变电磁成像特征参数[J];石油仪器;2005年04期 |
4 |
周建雄,张建奇,张运霞,牛向东,韩自豪;瞬变电磁勘探在平煤七矿防治水工程中的应用[J];中州煤炭;2005年01期 |
5 |
石显新,闫述,陈明生;瞬变电磁勘探中的低阻层屏蔽问题[J];煤炭学报;2005年02期 |
6 |
杜木民;李玉宝;;井下瞬变电磁探水技术初探[J];河北煤炭;2006年03期 |
7 |
王举;李朝成;杨忠习;孙成现;李慧杰;杨娜;;瞬变电磁勘查方法在依力矿区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S2期 |
8 |
曹军;于景邨;张华;李富;汤金云;;小波变换在瞬变电磁勘探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7年01期 |
9 |
张木林;刘永生;王育;;时间域瞬变电磁方法应用的几点认识[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年02期 |
10 |
陈利;水春;陈斌;;瞬变电磁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7年05期 |
11 |
汤金云;于景邨;王扬州;刘建;;矿井瞬变电磁人文噪声干扰及处理技术研究[J];煤矿开采;2008年02期 |
12 |
陈忠仁;陈芳靖;王惠;;一种高性能瞬变电磁接收机的研制[J];工矿自动化;2008年03期 |
13 |
陈载林;黄临平;林孝城;张国峰;;瞬变电磁装置初步研究[J];科技广场;2008年07期 |
14 |
郭志强;翁爱华;;铁路工程勘察中大定源瞬变电磁方法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S1期 |
15 |
李智文;;矿井瞬变电磁探测噪音特点及处理方法[J];河北煤炭;2010年01期 |
16 |
史渊;肖恒训;;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在煤矿水患探测中的应用[J];采矿技术;2010年S1期 |
17 |
闫赛;郭恒庆;刘树才;苏林;刘燚;;小波变换在瞬变电磁数据去噪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6期 |
18 |
蔡运胜;杨学明;;时间域瞬变电磁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与利用[J];物探与化探;2011年01期 |
19 |
李新云;李新宽;赵华;;瞬变电磁仪在煤矿巷道探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
20 |
于泰鹏;张首波;;采空区瞬变电磁探测方法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2011年01期 |
|
|
|
|
|
1 |
戚志鹏;李貅;;瞬变电磁脉冲压缩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2 |
李貅;戚志鹏;刘银爱;汝亮;吴琼;马炳镇;;航空瞬变电磁合成孔径快速成像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3 |
郭文波;李貅;薛国强;刘银爱;;瞬变电磁相关合成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4 |
史渊;肖恒训;;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在煤矿水患探测中的应用[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5 |
苏茂鑫;李术才;李貅;张庆松;薛翊国;邱道宏;;瞬变电磁三维成像技术在地质预报中的应用[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
6 |
陈卫营;薛国强;李海;周楠楠;闫述;李梅芳;;电性源瞬变电磁近场区响应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7 |
孙怀凤;李术才;李貅;戚志鹏;苏茂鑫;薛翊国;;隧道瞬变电磁三维探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8 |
丁世荣;;地下阶跃磁偶极源激发下球形地质体的瞬变电磁响应[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
9 |
林君;于生宝;嵇艳鞠;王忠;李慧;王艳;;瞬变电磁探测系统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10 |
杜木民;李玉宝;;井下瞬变电磁探水技术初探[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