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低温钢纤维混凝土梁抗折疲劳特性的试验研究

丁达伟  
【摘要】:钢纤维混凝土由于其具有的优良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冲击强度、抗疲劳强度以及较好的延性及控制裂缝的能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本文在国内外有关钢纤维混凝土疲劳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了低温钢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和低温下钢纤维混凝土梁抗折疲劳寿命、抗折疲劳变形特性以及损伤特性。试验发现低温养护钢纤维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低于标准养护下的抗压强度,低温养护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高于标准养护下的抗折强度,但低温养护下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都随着温度的下降有所提高。低温养护钢纤维混凝土梁抗折疲劳破坏过程可以大致分为疲劳裂纹的潜伏阶段、萌生及稳定扩展阶段、失稳破坏阶段三个不同阶段。低温下钢纤维混凝土梁在高应力水平下的抗折疲劳寿命低于低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并且抗折疲劳寿命能较好的满足双对数疲劳方程。通过试验数据回归分析得到了-7℃低温养护下钢纤维混凝土梁抗折疲劳lgS-lgN方程为lgS=0.07659-0.0563lgN;-12℃低温养护下钢纤维混凝土梁抗折疲劳lgS-lgN方程为lgS=0.15517-0.09083lgN。本试验拟合出的低温养护下钢纤维混凝土梁抗折疲劳的双对数疲劳方程可用于疲劳寿命的粗略预估。由于试验数据的离散性,对抗折疲劳寿命进行了威布尔分布检验,发现低温养护钢纤维混凝土梁抗折疲劳寿命较好服从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服从两参数威布尔分布的P-S-N曲线方程。低温钢纤维混凝土梁在抗折疲劳变形过程中残余应变的发展经历了潜伏期、稳定发展期和迅速发展期。根据实测数据回归得到了低温钢纤维混凝土梁抗折疲劳变形的第二阶段残余应变率和加载应力的关系方程,-7℃养护下的方程为:lg(?)_(sec)=3.445×10~(-7)+6.102×10~(5)lgS;-12℃养护下的方程为:lg(?)_(sec)=2.181×10~(-7)+3.211×10~(-5)lgS。低温钢纤维混凝土梁在高应力下的抗折疲劳弹性模量衰减速率大于低应力下的衰减速率。低温钢纤维混凝土梁疲劳损伤演化过程可划分为损伤潜伏阶段,损伤稳定扩展阶段和损伤失稳扩展或破坏阶段等三个不同阶段。在较高应力水平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损伤发展速率明显高于低应力水平下的损伤发展速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矩形桥墩介紹[J];铁道标准设计;1964年04期
2 张鹏;莫测先;李冰;;纤维塑料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3 汝海峰;张茜;梁春祥;;CFRP加固混凝土梁剥离破坏分析[J];四川建筑;2009年01期
4 崔智东;;高强箍筋混凝土T形截面梁斜裂缝宽度试验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07期
5 王作虎;杜修力;詹界东;邓宗才;;FRP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研究进展[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0年01期
6 薛辉;;无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短期刚度研究[J];人民长江;2011年01期
7 张俊;赵泽俊;邓朗妮;康侃;贾松林;;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王先玮;范文东;韩庆;;混凝土T型梁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河南建材;2011年03期
9 高亮;;浅议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试验[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10 王振华;;道碴桥面低高度鋼筋混凝土梁的設計与使用[J];铁道标准设计;1964年03期
11 刁廷礼;煤矸石及煤矸石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和结构性能[J];工业建筑;1983年03期
12 成香莉,肖祯雁,周淼;FRP加固混凝土梁研究与应用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05年18期
13 张鹏,薛伟辰,唐小林,郑文静,韦树英;纤维塑料筋混凝土梁延性分析的能量表示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14 刘泽军;丁亚红;曾宪桃;;谈粘贴玻璃钢板加固混凝土梁中玻璃钢板尺寸[J];山西建筑;2005年24期
15 屠桦;杜立忠;;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工程中的应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6年01期
16 许艳芳;刘盼松;;腰筋的作用[J];建筑工人;2006年01期
17 曾攀;沙吾列提·拜开依;叶列平;黄继荣;;预应力CFRP布加固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分析[J];广东建材;2006年03期
18 曾彦;杨吉新;;高标号混凝土徐变系数理论与试验比较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2期
19 黄国勋;雷平;;混凝土叠合原理在现浇梁施工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06年04期
20 杨晓华;陈海涛;;混凝土梁中Ⅰ-Ⅱ复合型裂纹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朋;贾宝新;毛永志;;RS-500在碱-集料反应整治中的作用[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上册)[C];2003年
2 孙毅;李密密;崔娜;吴丹;蒋秀根;;钢筋骨架支承下混凝土梁受损破坏行为数值模拟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彦霞;刘胜锋;周东;;随机裂缝对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卢俊杰;王利民;代祥俊;贺光宗;刘灿昌;张东焕;孙明远;;CFRP板与混凝土梁的材料性能[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薛东杰;郜海莲;张淼;柴能斌;李岳春;;GFRP接合方式对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影响的数值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娜;罗毅;;FRP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A];复合材料力学的现代进展与工程应用——全国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家伟;张秀凤;;钢筋混凝土T型截面简支梁加固方法的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8 张伟彪;姚立宁;何军拥;林智荣;韩文博;;玄武岩纤维格栅增强混凝土动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陆洲导;朱伯龙;;用有限元法分析预测混凝土梁的耐火性能[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10 方一匡;颜聰;彭成安;邱浩然;;輕質骨材混凝土梁在彎矩與扭矩組合載重下之承力行爲[A];2004“第七届全国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巧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微结构及BFRP筋纤维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易富民;CFRP加固带缝混凝土梁的断裂特性[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郝庆多;GFRP/钢绞线复合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Ousmane MARIKO;[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霍宝荣;BFRP-混凝土结构理论与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6 李沛;钢筋锈蚀对混凝土梁构件力学行为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王伟;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模型及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钧;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安新正;腐蚀环境下再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10 李毅;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混凝土梁组合节点的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龙飞;基于表观特征信息的混凝土梁结构状态评估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侯晓燕;损伤后混凝土梁抗火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3 柳亚男;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受损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
4 王振伟;废弃玻璃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5 李响;PVA纤维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6 王磊;再生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及可靠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巩存蕊;高温作用下混凝土梁温度场与热损伤的试验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3年
8 米雅妹;混凝土梁开裂后的变形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9 覃源;细观结构对混凝土梁静动承载力影响的三点弯数值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东;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丹译;美国发明经济持久的混凝土梁预制设计技术[N];中国建材报;2009年
2 雷自学 长安大学副教授、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成员;旧桥加固改造技术[N];中国交通报;2009年
3 记者梁晓莹、通讯员杨波旭;鄂东大桥经验将飞全国[N];湖北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媛;高飘如虹,冰城高架桥的完美跨越[N];哈尔滨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张峰 赵彦彬;张伯伦大使到我安哥拉工地调研[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6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制场 工业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N];人民铁道;2010年
7 记者 张苗;“80后”撑起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设一片天[N];哈密日报(汉);2010年
8 韩涛;单滑履中卸烘干生料磨滚圈的更换[N];中国建材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