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性气氛下淮南煤灰行为特征的研究
【摘要】:深入研究淮南煤中矿物组成、矿物粒度分布规律、还原性气氛下灰的行为特征和熔融机理,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淮南煤在气化过程中与灰相关的各种技术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淮南煤的清洁、高效、经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利用计算机控制扫描电镜(CC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研究了淮南矿区煤样的矿物组成、煤灰的晶体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以及矿物颗粒分布规律;在还原性气氛下,考查了利用助熔剂和配煤降低淮南煤灰熔融温度,改善粘温特性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煤中矿物组成、晶体矿物组成与煤灰熔融温度的关系;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RD、CCSEM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探讨了助熔剂和配煤对淮南煤灰的矿物组成变化规律和煤灰熔融过程的影响机理;利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计算了还原性气氛下,随温度变化,煤灰液相生成量和矿物组成变化趋势、对高温下煤灰行为特征和煤灰熔融温度进行了预测。主要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1.淮南煤中矿物组成和粒度组成分布规律
(1)淮南煤中矿物主要由高岭石、蒙脱石、石英、黄铁矿、方解石、白云石、未知组成和其它微量矿物所组成。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和石英含量占矿物含量的60%以上,高岭石含量愈高的淮南煤,其煤灰熔融温度也呈现愈高的趋势。淮南煤与G3、B1和H煤三种外地煤(煤灰熔融温度小于1350℃)所含主要矿物组成种类基本相似,但含量差别很大,主要区别是淮南煤中高岭石和其它粘土矿物含量高。粘土矿物、黄铁矿、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对于煤灰熔融温度高低起决定性作用。
(2)淮南煤中高岭石、石英矿物的粒度呈现双峰分布的规律,直接导致煤中矿物颗粒分布也呈双峰分布的趋势,矿物颗粒直径分别在10μm和100μm左右时达到最大值。蒙脱石、方解石和黄铁矿颗粒的分布呈现单峰分布的规律,黄铁矿在煤中主要以100μm大颗粒形式存在。矿物颗粒的大小和分布对煤气化过程中灰的化学行为、熔融特性和飞灰粘附特性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助熔剂与配煤对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
(1) ADC、ADF、ADN三种助熔剂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淮南煤灰熔融温度,三种助熔剂对淮南煤灰的助熔效果的排列顺序为ADN>ADF>ADC。ADC对HN115和HN119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趋势相似,随助熔剂加量增加,煤灰熔融温度呈现先上升,迅速下降和上升的变化趋势,说明了ADC助熔剂助熔反应的复杂性。ADN助熔剂对淮南四种煤的助熔效果十分明显。ADN助熔剂的灰基添加量为4.55%时,可以使KL1煤灰熔融温度降到1380℃,满足Texaco液态排渣操作温度的要求,助熔效果相比其它淮南煤更为显著。随ADF添加量增加,四种淮南煤灰熔融温度均呈线性下降趋势。
(2) H、G3、B1煤与淮南煤配合可以使淮南煤灰流动温度降低至1380℃以下,满足Texaco气化炉运行要求。三种煤对淮南煤配煤助熔效果排序为:B1>H>G3。随配煤比例的增加,除B1与HN106配煤灰流动温度呈现非线性变化趋势外,配煤后煤灰的流动温度的变化呈现线性下降的变化趋势。
(3)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原理,分别建立了助熔剂添加量、配煤比例与淮南煤灰熔融温度关系数学模型。
3.助熔剂与配煤对煤灰粘温特性影响
(1)淮南HN119与KL1煤灰粘度对温度变化的反应较敏感,随温度的降低,粘度迅速升高,属于“结晶渣”类型,不适合在液态排渣气化炉中使用。在相同温度下,B1和G3煤灰的粘度比淮南煤灰的粘度要低的多,B1煤的灰渣型为“近玻璃体”类型,G3煤为典型的“玻璃体渣”类型,较为适合在液态排渣气化炉中使用。
(2)添加助熔剂和配煤都能有效降低淮南煤灰渣粘度。添加灰基8.7%ADN助熔剂时,可以使HN119煤灰在1380℃时粘度达到20Pa·s,其渣型由“结晶渣”转变为“近玻璃体渣”类型。60%KL1与40%B1煤相配,粘度达到25Pa·s时对应温度比KL1原煤降低250℃,且渣型也由“结晶渣”转变为“近玻璃体渣”类型。
(3)三组粘度经验公式被用于预测配煤和添加助熔剂后淮南煤灰的粘温特性,并通过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讨论了经验公式的适用性。
4.高温煤灰化学行为和熔融机理研究
(1) XRD与FTIR分析结果表明,还原性气氛下,当温度高于1350℃时,淮南煤灰主要含有莫来石和非晶态物质,升温过程中莫来石的形成是淮南煤灰熔融温度高的主要原因。
(2)配煤可以有效降低淮南煤的熔融温度,配入低灰熔融温度煤后,高温下莫来石衍射峰强度下降,同时形成钙长石、铁橄榄石和铁尖晶石,它们与石英等矿物之间易发生低温共熔作用,形成低熔点的共晶体使得煤灰熔融温度降低。添加助熔剂ADC、ADF和ADN后,在高温、还原性气氛下,有效破坏了铝硅酸盐的结构,抑制了高温下莫来石的生成,同时钠长石、钙长石、铁橄榄石的含量逐渐增多,与煤灰中石英等矿物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形成低熔点的共晶体,从而降低熔融温度。
5.利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预测煤灰熔融过程
(1) FactSage热力学软件可以预测还原性气氛下高温煤灰行为和煤灰熔融温度。对淮南原煤灰及淮南HN115(FT=1400℃)、HN106煤(FT>1600℃)添加ADC助熔剂后,进行了液相生成量计算,得出液相生成量为75-80%时,对应的温度与实测煤灰流动温度(FT)接近,可以很好的预测煤灰流动温度。
(2)利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计算的高温煤灰矿物的转化过程与XRD分析的结果相一致。FactSage热力学软件结合XRD分析测试技术,可以用于很好的预测矿物之间的反应、以及矿物的转变和熔渣的形成。可以用来定量预测在气化过程熔渣的形成过程。
总之,本研究为高灰熔融性淮南煤在煤气化过程中的清洁、高效、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依据,对于解决煤炭利用过程中与灰有关的各种问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
|
|
|
1 |
于戈文;许志琴;焦玉杰;;煤气化工艺过程模拟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2期 |
2 |
陈晓玲;配煤线性规划模型的研究[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3年02期 |
3 |
韩继均,刘宝莲,王文改;关于炼焦配煤的探讨[J];煤气与热力;1993年02期 |
4 |
刘红军,谭得健,孙伟;配煤过程监控和管理网络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1996年07期 |
5 |
;动力配煤专家谈[J];中国煤炭;1997年06期 |
6 |
徐博,齐龙武;均质配煤 提高产品质量[J];煤质技术;2000年06期 |
7 |
梁鸿飞,曹纪刚,代建华,郑贵堂;配煤四车定位防混煤系统的应用[J];燃料与化工;2004年04期 |
8 |
戴广萍,姚会芹,赵志平;持续改进谋发展 技术创新增效益[J];天津冶金;2004年04期 |
9 |
薛永强;孙群;李寒旭;;两种煤配煤降低淮南煤高灰熔融性温度的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0 |
王树秋;为装卸和配煤用的贮仓设计[J];煤炭工程;1985年08期 |
11 |
张旺;安太堡露天煤矿配煤和采煤、选煤的相互影响[J];露天采煤技术;1996年01期 |
12 |
史明志;专家谈动力配煤技术[J];洁净煤技术;1997年03期 |
13 |
段海霞,刘霞,刘东彪;介休洗煤厂配煤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14 |
吕立辉;中央型选煤厂配煤入洗改造[J];煤质技术;2005年02期 |
15 |
樊亚娟,张双全,朱文魁,唐志红;添加剂作用下配煤法制备活性炭的试验研究[J];炭素技术;2005年04期 |
16 |
郝博;刘德军;王再义;;废塑料配煤炼焦工艺技术研究[J];鞍钢技术;2010年04期 |
17 |
许传智;高炉用焦炭组成结构的变化与配煤的关系[J];武钢技术;1994年05期 |
18 |
徐洪彬,刘玉金;立窑配煤站扬尘的治理[J];水泥;1996年03期 |
19 |
刘湘和;降低配煤成本途径的探讨[J];包钢科技;1998年03期 |
20 |
H.Bertling,W.Rohde,陈世读;巨型炼焦反应器和两种产品的炼焦工艺[J];燃料与化工;199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