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地区原煤及其燃烧产物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摘要】:
燃煤型环境污染是我国乃至世界性的环境公害,已成为科技工作者瞩目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在利用煤炭资源的同时,有关部门加大了燃煤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加大了燃煤环境污染危害的研究。但是仍显不足,特别是燃煤环境污染危害研究方面。多环芳烃是指分子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如萘、蒽、芘和苯并[a]芘等。对PAHs污染源调查研究表明,原煤的开采、储存、运输及其加工利用过程是造成PAHs污染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因为多环芳烃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性,国内外对环境介质中PAHs的关注越来越多。通过对淮南地区主采煤层煤中多环芳烃的组成、含量、分布与赋存规律、来源的系统研究,来探讨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赋存规律及成因机制,对燃煤中多环芳烃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并为燃煤环境有机污染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索氏提取法抽提,采用硅胶和氧化铝柱层析法净化、富集,旋转蒸发仪和循环水真空泵浓缩定容,气象色谱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对淮南矿区主采煤层原煤中的16种PAHs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通过研究发现:(1)样品中都可检出PAHs,其含量均超过相应的标准,且检测出的多环芳烃种类较多,都超过10种以上,最多的达到13种;(2)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点不同,所测煤层样品中的3环、4环和5环PAHs含量普遍高于2环和6环,占所测得PAHs总量的60%~70%。(3)煤中碳含量、氧碳摩尔比、氢碳摩尔比、煤中挥发分及煤中灰分对原煤中PAHs含量有重要影响,且有的影响成一定的规律性。(4)煤的挥发分含量、煤固定碳含量、煤灰分含量及煤发热量等内在因素在煤燃烧过程中影响PAHs的排放。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以下建议:在淮南地区煤的产、储、运及加工利用过程中应引起重视,以减少原煤中PAHs对坏境的影响;希望以后能在煤燃烧方式、燃烧温度、炉内风量、空气流动性、煤样在炉内停留时间、燃烧气氛、Ca/S比以及床料等外在因素对燃煤过程中PAHs的排放特性的研究和燃煤过程中PAHs的可能生成机理这两方面做一些工作。
|
|
|
|
1 |
刘惠永,张爱云,姚强,徐旭常;燃煤过程中多环芳烃污染物生成排放的影响因子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年06期 |
2 |
窦晗;常彪;魏志成;邱炜珣;刘书臻;刘源;刘文新;陶澍;;国内民用燃煤烟气中多环芳烃排放因子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11期 |
3 |
王连生,徐良基,李小娟;多环芳烃在盐溶液中盐析常数和活度系数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0年07期 |
4 |
张大平,陈曦,戴乾圜;多环芳烃~(13)C─NMR化学位移的理论摸拟[J];光谱实验室;1995年03期 |
5 |
彭勣,鲁生业,宋瑞琨;硝基多环芳烃致突变性构效关系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1996年04期 |
6 |
刘瑞莲;马西林;丁中华;赵振华;全文熠;田德海;;大同市空气中多环芳烃的分析[J];环境科学进展;1996年04期 |
7 |
朱利中,松下秀鹤;空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7年05期 |
8 |
赵云英,马永安;天然环境中多环芳烃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1998年02期 |
9 |
贾瑞宝,陈家全,周维芳;固相圆盘萃取(SPE-disk)技术富集水中多环芳烃的方法研究[J];山东化工;1998年05期 |
10 |
吴莹,张经,唐运千;南海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英文)[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11 |
孙韧,朱坦;天津局部大气颗粒物上多环芳烃分布状态[J];环境科学研究;2000年04期 |
12 |
秦照萍,沈公羽;杭州市交通道口大气飘尘中多环芳烃的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0年06期 |
13 |
朱琴,李良超,钟飞,杨军;多环芳烃的性质与拓扑指数关系的研究Ⅳ多环芳烃的致癌性与二阶分子连接性指数的相关性[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14 |
聂麦茜,张志杰,孙先锋,雷萍;特效黄杆菌对蒽菲芘的降解性能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1年05期 |
15 |
张建立,潘懋,钟佐燊,汤鸣皋;山东淄博煤矿区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初步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年02期 |
16 |
秦松
,贾庆国
,杨红心;攀钢焦炉逸散物中多环芳烃定性分析[J];四川冶金;2002年03期 |
17 |
杨建刚,刘翔,余刚,龙涛,佘鹏,刘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多环芳烃的溶解特性[J];环境科学;2003年06期 |
18 |
藤冈裕二,张国富;用阴离子化学电离质谱法分析多环芳烃和煤焦油[J];燃料与化工;2005年03期 |
19 |
赵文岩,韩萌,戴树桂;离子液体1-甲基-3-己基咪唑六氟磷酸用于水中多环芳烃萃取的研究[J];环境化学;2005年04期 |
20 |
宋冠群,林金明;环境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前处理技术[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