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猪TLR4基因多态性及与其断奶仔猪免疫指标的关联分析

朱卫华  
【摘要】:本研究以皖南黑猪、安庆六白猪、圩猪、霍寿黑猪四个安徽地方品种及一个外来品种长白猪为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筛查TLR4基因第三外显子部分片段的单链核苷酸多态性(SNP),并通过SPSS软件分析所检测到的SNP在安庆六白猪、圩猪、霍寿黑猪、大白猪四个品种中的多态性与断奶仔猪部分免疫指标的相关性,从而为寻找与猪抗病性状相关的有效遗传标记奠定基础,为安徽地方猪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经研究发现:(1)检测皖南黑猪,安庆六白猪,圩猪,霍寿黑猪,长白猪5个群体的TLR4基因多态性,发现了位于TLR4基因外显子3上的3个SNPs,分别是G417A,C318A,C1027A。(2)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C318A位点,在皖南黑猪、圩猪、安庆六白猪均检测到CC、CA两种基因型,在皖南黑猪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0.95%、19.05%,在圩猪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0.00%、30.00%,在安庆六白猪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50%、17.50%。其中CC基因型为该3个群体中优势基因型,AA基因型均未检测到。该位点在3个群体中PIC值分别为0.1575、0.2225、0.1469,均处于低度多态;且经过χ2适合性检验,3个群体的χ2值均小于5.991,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该位点在霍寿黑猪和长白猪群体中均未检测到突变。G417A位点,在皖南黑猪、圩猪、安庆六白猪检测到GG、GA两种基因型,其中在皖南黑猪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0.95%、19.05%;在圩猪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0.00%、30.00%;在安庆六白猪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50%、17.50%,GG基因型为该3个群体中优势基因型,AA基因型均未检测到。该位点在3个群体中PIC值分别为0.1575、0.2225、0.1469,均处于低度多态;且经过χ2适合性检验,3个群体的χ2值均小于5.991,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该位点在霍寿黑猪和长白猪群体中均未检测到突变。C1027A位点,在五个猪群中均检测到CC、CA、AA三种基因型,其中在皖南黑猪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3.81%、52.38%、23.81%;在圩猪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00%、35.00%、 25.00%;在安庆六白猪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7.50%、45.00%、27.50%;在霍寿黑猪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98%、65.12%、27.91%;在长白猪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09%、27.27%、13.64%。该位点在5个群体中的PIC值分别为0.3750、0.3693、0.3750、0.3683、0.3180,均处于中度多态;且经过χ2适合性检验,5个群体的χ2值均小于5.991,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3)血液免疫指标在群体间的差异分析:木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了对安庆六白猪,圩猪,霍寿黑猪,大白猪四个猪种断奶仔猪的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五个免疫指标,结果显示各免疫指标水平在不同猪种问差异较大,除IL-6水平及IL-10水平在圩猪和大白猪中差异不显著、IL-12水平在霍寿黑猪和大白猪中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免疫指标品种间的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4)与免疫指标的关联分析:本试验分别分析了C1027A位点和G417A位点多态性与安庆六白猪,圩猪,霍寿黑猪,大白猪四个猪种断奶仔猪的五个免疫指标(IL-6、IL-10、CIL-12、IFN-γ、 TNF-α)的相关性,仅发现在C1027A位点上,圩猪中AA型TNF-α-水平显著(P0.05)高于CC型和CA型;大白猪中CC型IL-10水平显著(P0.05)高于CA型。研究结果提示,TLR4基因C1027A位点有可能作为一个有效靶位点应用于安徽地方猪种安庆六白猪,圩猪,霍寿黑猪及大白猪的抗病育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艳;胡辉;朱文奇;陈雯雯;单艳菊;陈宽维;李慧芳;;12个地方品种鸡TLR4基因多态性分析[J];中国家禽;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翔;潘旭东;那娜;王琨;马爱军;王源;王丽;周润泽;赵国梅;;TLR4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及血管床选择性的关系[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2 丁继光;吴金国;付荣泉;孙庆丰;洪亮;;TLR4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性ARDS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周建国;张金萍;陈超;;新生儿TLR4基因多态性与G-菌感染的相关性[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4 陈丽珊;郭秋莎;夏冰;;CD14及TLR4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5 李岚;夏冰;李春;郭秋莎;周锋;王琪;;CD14、TLR4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摘要][A];2007年贵州省消化内镜诊疗及消化系疾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翔;TLR4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及血管床选择性的关系[D];青岛大学;2014年
2 朱卫华;猪TLR4基因多态性及与其断奶仔猪免疫指标的关联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3 郑东春;TLR4基因多态性及其和环境危险因素交互作用与冠心病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